说起美国领土突然膨胀这么大一笔,很多人第一反应就是特朗普那家伙又在搞什么幺蛾子。没错,这事儿的核心就是他老盯着格陵兰岛不放。格陵兰这地方,面积足足216万平方公里,搁在北美东北部,冰天雪地,人口才5万多点。要是真并入美国,美国现在的领土面积从983万平方公里直接蹿到1199万,轻松甩开中国那960万,成为全球第二大国家,只比俄罗斯差那么一截。这听起来像科幻小说,但特朗普从2019年就开始念叨这事儿,到2025年他二度上台后,更是变本加厉。
先从头说起。格陵兰不是什么新鲜玩意儿,它从1721年就被丹麦人盯上,当成殖民地管到现在。1953年正式变成丹麦的海外省,1979年给了点自治权,2008年又通过公投加强自治,内政自己说了算,但外交国防还得看丹麦脸色。经济上呢,靠渔业、旅游和矿产过日子,但气候太恶劣,农业基本没戏,失业率高,丹麦每年砸进去5亿欧元补贴,2009年人均援助就1.1万美元。这日子过得还凑合,为什么还闹独立?简单,格陵兰人觉得和丹麦不是平等关系,总想摆脱殖民味儿。2008年那次公投,75%的人支持自治,独立呼声一直有,但没那么急。
特朗普呢,这人从第一任期就爱出风头。2019年8月,他突然在推特上放话,说美国得买下格陵兰,因为国家安全和经济需要。丹麦当时首相直接怼回去,说这是愚人节玩笑,不合时宜。特朗普气得取消访丹行程,这事儿就黄了。大家都当笑话看,以为他脑洞大开。可谁知,2024年11月他又赢了大选,2025年1月20日就职后,立马重拾旧梦。1月26日,他在白宫记者会上直言不讳,说美国绝对需要控制格陵兰,保障世界安全和自由。3月5日,又在演讲里放狠话,说美国会“一种方式或另一种方式”拿到控制权。这话听着就带威胁味儿,丹麦和格陵兰人当然不乐意。
为什么特朗普这么执着?说白了,格陵兰战略位置太关键了。它80%在北极圈里,扼住北冰洋和大西洋的要道。美国要是拿下,就能卡住俄罗斯海军的脖子。俄罗斯潜艇想从北极溜进大西洋,靠近美国东海岸,就得绕远路。冷战时候,美国已经在格陵兰的图勒空军基地驻军,雷达盯着导弹轨迹。现在北极冰融化,航道开通,资源竞争白热化,美国怕落后。俄罗斯和中国都在北极布局,中国还建了研究站,美国自然眼红。
再有,资源这块儿更诱人。格陵兰地下藏着金、铂、钼、钽这些稀有金属,尤其是稀土,储量超3800万吨,占全球三分之一。稀土是高科技的命根子,电动车电池、导弹制导、手机芯片都离不开。美国现在80%的稀土靠中国进口,中美关系这么僵,特朗普急着脱钩。拿下格陵兰,就能建自己的供应链,Tanbreez矿区就是香饽饽,那儿稀土品位高,开发潜力大。要是独立后并入美国,美国科技产业就稳了。
但事儿没那么简单。2025年3月11日,格陵兰突然提前大选,本来计划是2026年,但特朗普的言论搅和得大家坐不住。选举焦点就是独立速度和外部势力干预。结果呢,反对党Demokraatit党大胜,得票29.9%,拿下10席,成了议会最大党。这党是中间偏右的,亲商业,支持渐进独立,不想急吼吼地甩开丹麦,更反对特朗普的收购。领袖詹斯-弗雷德里克·尼尔森直言,格陵兰属于格陵兰人,美国别插手。原执政党Inuit Ataqatigiit掉到第三,Naleraq党第二,支持加速独立,但也没提公投。投票率80%,创纪录高,说明大家真上心了。
这选举对特朗普是当头一棒。他本以为格陵兰经济弱,丹麦补贴一断,就能低价买走。可格陵兰人投票表态,宁可慢慢来,也不卖身。尼尔森上台后,3月13日就拒绝美国控制,强调本地决定未来。丹麦也硬气,首相梅特·弗雷德里克森在哥本哈根表态,主权不容侵犯。4月3日,英国议会图书馆报告说,特朗普政府虽感兴趣,但现实选项少,谈判难成。
历史上,美国扩张领土不是头一回了。1803年路易斯安那购地,付法国1500万美元,面积翻倍。1845年,得克萨斯从墨西哥独立后并入,美国打赢美墨战争,赔墨西哥1500万。1867年,阿拉斯加从俄国买来,720万平方公里,才720万美元,便宜得像白捡。特朗普这套逻辑类似,想复制老路子。但时代变了,现在国际法讲究主权平等,联合国宪章不许用武力吞地。丹麦是北约盟友,美国要是强来,盟友关系崩盘,后果自负。
再说格陵兰自己。人口少,5.6万多,主要因纽特人,文化独特,不想被大国吞并。独立派占多数,但分歧大。Demokraatit想先稳经济,开发矿业、渔业,建基础设施,再谈独立。Naleraq更激进,但也没说卖给美国。财政上,独立后补贴没了,得自力更生。稀土开发需要外资,但本地人怕环境破坏,冰盖融化本来就快,再挖矿,生态崩了怎么办?加拿大也盯着北极,怕美国独大。
特朗普的野心不止格陵兰。他还提过要回巴拿马运河,暗示加拿大也能并入。这叫“天定命运”复活,美国扩张主义。但现实中,国会得批准,预算得过关,公众意见也得顾及。民调显示,美国人支持率不高,很多人觉得这事儿荒唐,花纳税人钱买冰岛有啥用?民主党批评特朗普帝国主义,共和党内也分歧。
到2025年9月,事儿还没定局。5月6日,北极研究所报告说,美国的善意投资被误解,格陵兰抗议外国控制。7月9日,青年国际政策研究所强调,军事位置比矿产重要。8月8日,彭博社说,特朗普盟友推稀土对抗中国,但丹麦在欧盟峰会呼吁支持。9月,格陵兰议会通过资源管理法案,尼尔森在论坛上重申自决。到现在,没独立公投,美国外交卡壳。
这事儿本质上是大国博弈缩影。美国想补北极短板,俄罗斯和中国不甘示弱。格陵兰夹中间,玩平衡。独立了,财政压力大,可能求美国援助,但不会轻易卖国。丹麦聪明,宁可卖了赚补偿,也不等独立后没份儿。但特朗普作风强硬,谈判桌上爱抬价,容易崩。长远看,气候变化让北极热起来,资源价值翻倍,美国拿下概率不小,但得一步步来。
想想看,美国真多了216万平方公里,地图重画,世界排名变了。中国第二变第三,地缘格局抖三抖。但这不光是面积事儿,还牵扯全球供应链。稀土稳了,美国电动车、军工就强势。中国得找新市场,北极航道谁控制,谁吃肉。格陵兰人呢,希望多点实惠,别成棋子。
总的来说,特朗普的算盘打得响,但落地难。历史证明,美国扩张靠机遇和谈判,不是蛮干。2025年选举给特朗普泼冷水,格陵兰人要自己的路。未来几年,估计还有拉锯,但领土暴增这事儿,短期内悬。
更新时间:2025-09-13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