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向不对努力白费:领先宇树科技25年的日本机器人倒在了黎明前​

技术先驱 辉煌起步

日本机器人产业起步真早,上世纪80年代就开始发力,本田公司从1986年就投入研究双足行走技术,目标是造出能和人共存的机器。早期他们搞出E系列原型,比如1987年的E1,能以0.25米每秒的速度直线走,但平衡性一般。

到了1991年E4,能上10度坡,1993年P1增加上肢,能摆胳膊。一步步迭代,到1996年P2重210公斤,高1.82米,能避障碍。

1997年P3缩小到1.6米,重130公斤,更灵活。1999年集中资源,2000年10月31日正式推出ASIMO,身高1.2米,重54公斤,26个自由度关节,行走速度1.6公里每小时,用镍氢电池供电,能跑30分钟。

这款ASIMO一亮相,就成了明星。2002年它去纽约证券交易所按铃铛,2003年访问伦敦科学博物馆,还全球巡展,西班牙、阿联酋、俄罗斯、南非、澳大利亚都去过。2003到2004年在北美教育巡游,博物馆和大学到处演示。

2004年升级,速度到3公里每小时。2005年参加动画电影首映,走红毯。2011年版本重48公斤,速度9公里每小时,能用日语英语交流,手指57个自由度。东芝也跟进,搞蛇形机器人,用于灾区探测。日本企业主导标准,本田投入上亿美元,工程师调试关节协调性,影响全球。

当时中国机器人领域还晚,日本领先25年左右。宇树科技2016年8月26日才在杭州成立,王兴兴创办,从2013到2016年他开发XDog四足机器人。宇树起步小团队,2017年10月发布第一款机器狗Laikago,低成本高性能,开创先河。

2016年王兴兴毕业后创业,定下“用科技推动世界进步”愿景。7年多从1人3人发展到大公司,受邀2021牛年春晚。

相比,日本从1973年早稻田大学WABOT开始,1970年森昌弘提恐怖谷理论,1980年代本田投身研发,受铁臂阿童木启发。2000年ASIMO推向巅峰,预编程动作库,预测运动控制。日本产业以技术精度闻名,但成本高,单台维护费贵。

日本机器人占全球工业需求小部分,人形只0.3%,焊接搬运占74%。本田累计投入12亿美元,回报少。ASIMO遗产如动态平衡技术,滋养产业。

但潜在问题已现,商业路径忽略市场需求。日本经济高速增长期,劳动力短缺推自动化,60年代后半期产业界需求大。机器人联合会成立,推动发展。日本成“机器人王国”,2003年出库8万台,2015年全球销售飙升。但方向上,过度追求拟人化,增加传感器模拟踝关节到57个,确保平衡,却抬高门槛。

宇树从消费级入手,2017年后迭代快,价格亲民。全球借鉴ASIMO,但日本优势渐失。2014年ASIMO和奥巴马互动,踢足球。2018年本田转向实用,但早期领先已成历史。日本文化强调技术美学,设计复杂,导致后期问题。日本产业起步辉煌,奠基全球标准,但忽略实际应用,转折已埋下。

方向偏差 转折衰落

没想到,日本机器人产业高峰后就遇瓶颈,本田ASIMO2018年7月停止开发,2022年3月最后亮相,31日正式退役,结束22年生涯。开发中坚持类人形态,复杂结构成本飙升,每台维护数十万美元,超出市场。

2016年AlphaGo胜李世石,用深度学习,日本还手动写代码,数千行加新动作。波士顿动力2017年Atlas后空翻,仅强化学习几小时,传感器12个,平衡稳定。ASIMO用57个传感器,行动慢。

日本垂直整合,自产电机芯片,迭代慢3到5倍。ASIMO停产前用专用CCD,行业转CMOS成本低。高层审视财务,投入12亿美元,回报微薄。软银Pepper2014年推,情感交互,但实用差,2021年停产,只2.7万台。商场试用,给无关答案,被撤。东芝蛇形在福岛核电站钻缝隙,集数据,人形ASIMO行动限,卡瓦砾。

日本痴迷拟人,技术复杂化。ASIMO演示倒咖啡精确,但维护难。波士顿Spot成本ASIMO1/10,巡检销量好。中国宇树模块化,2017年后快速迭代,四足领先。2024年宇树G1人形,高1.27米,重35公斤,能拍手扭腰,算法升级。日本AI转型滞后,全球聚焦深度学习,日本重机械。2018年本田调整,护理机器人,但失先机。

全球浪潮 启示未来

话说回来,全球机器人转向AI驱动,2024年中国工业安装29万台,增长5%,占全球54%,日本4.3万台,降7%。中国密度超日本,每万员工295台,升全球第三。

日本第五,419台。中国产值强劲,2023年工业产量42.95万套,2024年1-11月48.39万套,市场销售额从2020年476亿元到2023年超千亿。服务机器人1051万套,增34.3%。美国2023年排第三,欧洲缩减。

特斯拉Optimus神经网络,自主决策,替流水线工人。波士顿Spot低成本,巡检增长。医疗2023年康复销量增128%,中国第五代护理自动翻身,用药提醒,2028年市场超百亿。日本2018年布局,但实用不足,错先机。工业物流AI视觉占服务55%。酒店机器人增31%,大模型对话自然。

宇树2025年2月H1和G1预售,G1 9.9万,H1 65万,下架优化,但潜力大。从2016成立,2017零售四足,2023亚运,2025蛇年春晚,专利超200。2025年5月获近10亿融资,美团顺为投资。

日本经历示警,脱离实际易淘汰。ASIMO平衡传承,但需算法生态。中国连续12年最大市场,营收增27.8%,密度全球第三。创新驱动,技术共享,产业链协同,大中小联动。东部区位优势,超2/3企业,供应链高效。黄仁勋说,中国AI人才多,机会无限,制造基石强。

全球2024机器人市场251亿刀,2025-2034年规模大。亚太日本占15.4%,但中国51%。日本投资汽车,增11%,但总装40%。中国逆势增长,出口86.4%,份额反超外资。

启示是,把握关键期,专利19万,占全球2/3。推动应用深度,产学研平台,核心零部件投入。机器人不抢饭碗,日本40年数据示,提升就业薪资,减工作时,提高生产率。中国借鉴,应对就业影响。

未来机器人嵌入社会,农业电力救援应用。中国蓬勃,深圳先发,34家上市,优必选逐际乐聚。把握机遇,避免日本偏差,推动进步。这场浪潮,重塑制造,人机共生。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9-07

标签:科技   日本   机器人   方向   努力   黎明   本田   中国   全球   波士顿   人形   技术   产业   东芝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