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帆书 · 顾念
知乎有个热门提问:一个人长期呆在家到底有多可怕?
帖子下方,很多网友都分享了亲身经历:
三番五次找工作失利后,有些泄气,便宅家“闭关”;
沉迷游戏虚拟世界一段时间后,再“出关”却发现,连和家人正常的交流都出现障碍;
失恋后,一直呆在家里。脸不洗、饭不吃,经常一个人在沙发上“葛优躺”,整个人的心气被抽空;
……
发现了吗?
你越呆在一个地方不动,状态就越差。
原以为休整后的满血复活非但没有出现,反而连站起身的力量都凝固了。
能量是流动的,只有走出去和人、事、物产生链接,自身的力量才能获得滋养。
正如马克·扎克伯格说的那样:
“建立链接本身,就是创造价值。”
人生卡壳时,与其一个人在家抓耳挠腮,不如打开家门多出去,才是对人生最大的投资。
“银发超模”梅耶·马斯克50多岁时搬到了纽约,在几次大型走秀活动后,她签约一家超级模特经纪公司。
本以为,这次跳槽会让她的职业生涯更上一层楼。不曾想短短数月,梅耶·马斯克的工作便从时有时无直接归零。
梅耶·马斯克向公司相关人员询问,得到的回复是没有客户愿意找她。
起初,她总是呆在家里等待工作敲门。久而久之,等待过程中的无聊磨灭了她的心智,让她变得格外敏感易怒。
一天晚上,焦躁不安的梅耶出门遛狗,迎面碰上一位合作过的导演。
闲聊中,梅耶得知自己接不到工作并不是因为年老色衰,而是签约公司有意不给自己工作。
经过数次沟通协调,签约的模特公司依旧不给梅耶安排工作。
6个月后,她不再把工作局限在纽约,而是走出去转向费城、洛杉矶、新泽西州等其他城市寻找机会。
很快,梅耶便得到了很多商品目录、服装广告、美容选角的工作。
遇到问题,一味地呆在家里等待,并不能打破困境,只有迈出原有的舒适圈,人生才有重启的可能。
知乎有个热门话题:一个人长期不出门,会有什么样的变化?
博主@时光 聊起自己的经历:
刚开始挺开心,没有KPI的鞭策,也不用担心哪句话没说对得罪人。
日子久了,生活就像脱缰的野马。
作息变得不规律,状态开始变差;
后来演变成偶尔和家人聊天,要么磕磕巴巴,要么不知所云。
很认同投资人冯仑说的那句话:
“整天待在家里的人,永远碰不到天上掉馅饼的好事。”
只有多出去,才能汲取新能量,驱赶内心负能量。
如果你也时常心情低落,做事常常无法突破,多出门才是对人生最好的滋养。
最近在读《东京八平米》,对作者吉井忍的经历很是惊叹。
人到中年,吉井忍离婚了。
因为经济问题,她只能住“四畳半”式房子。
这种房子只有八平米,一张单人床和小桌子便占去了它2/3的空间。
一开始,她觉得自己的人生也变得逼仄,没想到走出去后,一切都让她变得豁然开朗。
在公共浴场,同老板娘闲聊中得知豆子还有另一种煮法;
在洗衣房里,听阿姨讲自己为了结束不幸婚姻,专门选择暴雨天逃离;
在喫茶店中,老板凌晨3点开始营业,竟然是为了上夜班的日薪族;
多出门,她才明白,自己的人生不止有八平米,外面的世界如此精彩,她不用住大房子,依旧可以扩张自己的生活。
吉井忍忍不住在书中写道:
“我们的生活越来越便利,很多事情按一键即可解决,与他人接触的机会反而变少了。
这虽然有助于减少沟通上的麻烦,但也失去了与人偶遇的乐趣。”
出门,不仅增添了吉井忍的乐趣,还开拓了她的眼界和格局,让她觉得整个人生都变得通透与晴朗。
哈佛大学心理学博士岳晓东曾讲过一个大学生的故事:
他长期呆在家,不出门也不参加社交,整个人变得阴郁迟钝。岳晓东和他聊天时,经常是两人正讨论着NBA篮球明星投篮技巧,他会突然讲起海湾战争。
长期的自我封闭,让他讲话不连贯,思维更是跳跃。
人的命运,是流动的。
只有走出去,动起来,命运的齿轮才能重新启动。
走出去,你会发现,困住你的从来不是生活,而是尚未迈开的脚步。
而你的每一次出门,都是在猎取人生新的可能。
全球青少年专家乔希·西普30多岁时,迷上一种叫德克萨斯扑克的线上赌博游戏。
他每天把自己锁在办公室四五个小时,表面上看是在工作,实际是在玩线上扑克。
乔希·西普腾不出时间和家人吃晚饭,更别提和朋友谈天说地。有时找不出借口拒绝,虽然身体和家人朋友待在一起,但他心里总想着赶紧回去打扑克。
一次,好友詹森来家里找他,并分享自己和太太通过几年的努力,终于怀上了他们第一个孩子。
当詹森激动地向他分享这份喜悦时,乔希·西普却忙着在电脑后面打扑克。既没有开口向詹森祝贺,也没有抬头看对方一眼。
待詹森在楼下关门的刹那,他才意识到自己深陷网络赌博的事实,以及这件事带给他的危害。
乔希·西普十分难过,他想要改变,却不知从何做起。
妻子得知后,建议他多出去找朋友谈谈心,分散乔希·西普对网络游戏的痴迷。
在妻子的督促下,乔希·西普开始和同龄人出去玩,去教堂做志愿者。
他们约定每周二聚会一次。
乔希·西普在聚会中把自己沉迷网络游戏的事告诉大家,朋友们非但没有教训他,还特意组织了一个“顾问团”,专门陪伴乔希·西普一起戒网瘾。
“顾问团”中有人每天向乔希·西普发督促短信,有人帮他安装屏蔽游戏软件,还有人帮他下载手机小黑屋,一打开游戏网络就会瘫痪。
很快,他的生活走回了正轨。
水彩画家陈巨源也有类似的经历。
早先是他学习西方艺术画的。
最初,陈巨源十分努力,常常闭门谢客,独自呆在画室一呆就是一整天。纵使如此,他的作品依旧难登大雅之堂。
迷茫中,友人提醒他:独木难成舟,何不出去看看?
陈巨源听后如醍醐灌顶,急忙收拾行礼,带上路费,外出采风。
旅途中,他一边参观名胜古迹,一边浏览地方画展,渐渐地在与他人画作对比中领悟到自己问题所在。
一次,陈巨源在一家粤菜馆结识了木心。
闲谈间,木心发现了陈巨源在艺术方面的才华,并对他的画作提出了很多建设性提议。
之后,在木心的指导下,陈巨源调整了自己构思,色调搭配。
最后,他在油画上不断实现质的突破,最终成为海派水彩大家。
俗话说得好:
人不出门身不贵,火不烧山地不肥。
一个人必须走出家门,和优秀的人交往,才能广结善缘。
只有亲身经历过,人生之路才能被拓宽。
走出去,遇不同的人,和不同的人互动,看似不会有什么立竿见影的大收获。
但那些看过的景,见过的人,遇到的事,却在悄无声息间修正你的思维,拓宽你的眼界。
很多看似无解的困局,也都会在更高的维度下迎刃而解。
很喜欢一句话:
“世界是个巨型盲盒,前提是你得先拆封自己。”
把自己封闭在盒子里,人越来越小,困难越变越大。
与其把自己钉在家里苦熬,不如打开家门走出去。
观察别人怎么处理问题,留意他人怎么生活,你才明白,翻新自己人生的契机该怎么抓取。
多出去建立支点,即使人生偶尔偏航,生活也会为你重新规划路线。
往后的日子,越是不顺越要出去走走、看看。
点个❤,愿我们都能拓展人生的半径,抓住更多命运的转折点。
作者 | 顾念
排版 | 阿灿
图片 | 图虫创意
#樊登读书##人生感悟#
更新时间:2025-09-11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