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大的访问团,国王携家族三百多名成员访问中国,在中国生活至今

在中国山东省德州市城区北部的北营村,有一座特别的陵墓——苏禄国东王墓。这里安葬着一位来自古代菲律宾苏禄群岛的国王,以及他的王妃和两位王子。这座墓是中国境内仅有的两座外国君主陵墓之一,另一座是位于南京的渤泥国王墓。

它不仅是历史遗迹,更是中菲两国友谊跨越六百年的见证。如今,东王的后裔依然生活在中国,繁衍至今已有21代,成为两国文化交流的独特象征。

苏禄国与明朝的交往背景

苏禄国是古代菲律宾苏禄群岛上的一个伊斯兰教酋长国,实行苏丹制,政教合一。国家的主要权力由三家王侯掌握,分别是东王、西王和峒王,其中东王地位最高。苏禄人的祖先最早是亚洲大陆的移民,早在唐宋时期,中国与这一地区的民间往来就已经很频繁了。到了元代,苏禄国开始正式向中原王朝朝贡,逐步形成了稳定的外交关系。

明朝初年,尤其是朱棣当政时期,中国与东南亚国家的联系更加密切。朱棣派郑和七下西洋,不仅宣扬国威,也促进了与邻国的经济文化交流。当时的东亚朝贡体系达到巅峰,向明朝朝贡的国家多达65个,外交活动异常活跃。

苏禄国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于明永乐十五年(1417年)派出了以东王巴都葛叭答刺为首的大型使团访问中国。这次访问不仅是两国交往的高光时刻,也为后来的历史留下了深远影响。

访问团的规模与行程细节

这次访问团的规模在当时堪称空前,由东王巴都葛叭答刺率领,包括西王、峒王及其眷属、官员和侍从,总人数超过340人,是苏禄国历史上最大的一次外交行动。使团从苏禄群岛出发,沿海上航线经过文莱、马六甲、柬埔寨和越南等地,历经三个多月的航行,最终抵达福建泉州。泉州是当时重要的港口,商贸繁荣,使团在此稍作休整后,改走陆路北上。

他们沿京杭大运河南下北上,途经苏州、杭州等地,最终在八月中旬抵达北京。明成祖朱棣对使团的到来极为重视,在北京城内举行了盛大的欢迎仪式。

东王向朱棣献上了珍珠、宝石和玳瑁等珍贵贡品,朱棣则回赠丝绸、瓷器和金银器,显示了明朝的富庶。在接下来的27天里,使团参加了多场宫廷活动,还游览了北京的城墙和长城,对中国的建筑和文化留下了深刻印象。

东王病逝与陵墓的修建

九月初,使团启程返回苏禄,沿大运河南下。然而,当船行至山东德州以北的安陵时,东王突发疾病,病情迅速恶化,最终不幸去世。消息传到北京,朱棣十分惋惜,立即派礼部郎中陈世启前往德州主持葬礼。

葬礼按照明朝亲王的礼制进行,墓地选在德州城北,建成圆形墓冢,高4米,直径16米。墓前立碑,朱棣亲自题写“苏禄国恭定王墓”七字,墓道两侧还安置了石翁仲和石兽,显得庄严肃穆。

葬礼结束后,朱棣下令东王的长子都马含继承王位,随西王和峒王返回苏禄。而东王的妃子葛木宁、次子温哈刺、三子安都鲁及10名侍从则留在德州守墓三年。

明朝政府为他们提供了238亩祭田,免除赋税,每人每月发放一石俸粮,并供应布匹等物资。东王妃和王子在德州北营村定居下来,围绕墓地生活,逐渐融入当地。

后裔在中国的定居与繁衍

东王去世后,苏禄国与明朝的朝贡关系并未中断,双方继续保持友好往来。然而,16世纪后,欧洲殖民者的入侵改变了苏禄国的命运。

1578年,西班牙入侵苏禄,强迫其接受宗主权,苏禄人民奋力抵抗,但国力逐渐衰弱。1638年,西班牙攻占苏禄首府,虽然1646年苏禄人一度驱逐侵略者,但国土大幅缩减,仅剩苏禄群岛一角。

清朝建立后,苏禄国仍继续朝贡。1730年,苏禄国王途经德州祭拜东王墓时,其后裔安汝奇、温崇凯提出入籍请求,清廷批准,赐予温、安二姓,他们正式成为中国籍民。此时,留华后裔已从最初的10人增加到193人。

1754年,苏禄苏丹麻喊味安柔律派使臣请求并入中国,以对抗西班牙威胁,但乾隆帝以“远隔重洋”为由婉拒,仅表示苏禄已在清朝统御范围内,未实际接纳。

19世纪后,西班牙加强对苏禄的控制,1878年苏禄沦为西班牙保护国。1898年美西战争后,苏禄转归美国管辖。1915年,苏禄苏丹基朗二世放弃世俗权力,苏禄正式并入菲律宾,苏禄国灭亡。

而在中国,东王后裔在德州北营村繁衍生息,至今已有21代,温姓13户68人,安姓53户216人。他们保持伊斯兰教信仰,生活习俗与当地逐渐融合。

清朝至现代的后裔生活

清朝时期,东王后裔中有人通过科举融入社会,例如温宪考中举人,官至凤阳知府,显示了家族的才干。到了20世纪,运河决口等自然灾害导致部分后裔外迁,散布全国各地。但每年祭典时,许多人仍会回到北营村祭祖,村里热闹非凡。

如今,北营村已有700多人口,东王后裔占一部分,其余是外迁来的居民。村子紧邻德州市区,土地被征用后,村民转为城市户口,享受市区待遇。

北营村的生活方式也在变化。以外姓人带动,许多后裔开始养奶牛为生。比如安里凡老人家养了3头奶牛,每天产奶120多斤,收入可观。但近年来,市场竞争加剧,袋装鲜奶流行,他们的生意受到冲击,不少人开始考虑其他谋生方式。

尽管如此,作为穆斯林,他们仍坚守信仰,定期礼拜,饮食严格遵循清真规定,由清真寺指定人员宰杀牲畜。

尽管相隔六百多年,东王后裔与菲律宾的联系从未完全中断。1995年,菲律宾苏禄国东王后裔苏丹王皇太子一行四人来到北营村,与温、安两姓后裔共同祭拜祖先,共享团圆饭。

皇太子回国后寄来苏禄国王室家谱,并邀请北营村后裔赴菲交流。近年来,菲律宾名人多次拜访东王墓,村里的“苏禄国东王纪念碑”便是菲律宾相关协会捐资修建的,显示了双方持续的文化纽带。

苏禄国东王墓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自上世纪八十年代起,国家投入资金修复墓地,复原石雕,重建祠庙。1997年,德州市政府扩建了王妃和王子墓,修缮围墙,优化绿化。

如今的墓园古朴肃穆,松柏环绕,成为中菲友谊的重要象征。它不仅是一座历史遗迹,更承载了两国交往的深远意义,为现代中菲关系的发展提供了历史启示。

苏禄国东王率团访华及其后裔在华定居的故事,是一段跨越六世纪的传奇。从1417年的盛大访问,到东王墓的修建,再到后裔融入中国社会,这段历史见证了中菲之间的深厚情谊。

东王墓不仅是文化的交汇点,也是友谊的桥梁,激励着两国人民延续这份历史情缘。这段往事,既是佳话,也是活生生的历史延续。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5-01

标签:历史   中国   访问团   国王   成员   家族   德州   后裔   菲律宾   明朝   中国   使团   西王   西班牙   王后   历史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