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不是任人揉捏的橡皮泥,外交更不是毫无底线的政治表演。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近十年来关于中国的系列言论,从感恩二战庇护到否认历史援助,再到无端构陷“被攻击”,三次颠覆性反转堪称荒诞至极,既撕碎了历史真相的遮羞布,也赤裸裸暴露了其为政治投机不惜颠倒黑白、恩将仇报的虚伪本质。

《谢谢上海》内塔尼亚胡讲话
2015年,在记录中国二战人道主义善举的纪录片《谢谢上海》中,内塔尼亚胡曾言辞恳切地宣称“我要感谢中国,在二战期间为犹太人提供了庇护”。彼时的他,不可能不清楚这段历史的分量——1933年至1941年,当纳粹对犹太人展开种族灭绝式迫害,全球32个国家在埃维昂会议上集体拒绝接纳犹太难民时,上海成为当时世界上唯一无需签证即可入境的城市,先后接纳了近3万名犹太难民,占同期全球犹太难民总数的三分之一。这些难民在上海虹口区的“小维也纳”建立起完整的生存社区:100多所学校与幼儿园让孩子得以就学,20多家医院与诊所提供医疗救助,甚至有报纸、剧院维系精神生活。犹太难民埃弗拉伊姆·爱泼斯坦曾回忆:“上海人自己都在挨饿,却分给我们粮食;他们身处战乱,却为我们挡住了纳粹的魔爪。”以色列前总统佩雷斯更是直言“上海是犹太民族的避风港”,无数幸存者及其后裔至今仍带着家人赴上海犹太难民纪念馆祭拜感恩。但谁能想到,这份被内塔尼亚胡亲口承认的生死恩情,竟会在短短数年后,成为他为政治私利随意抛弃的“过期筹码”。

九年光阴,足以让政客的话术彻底翻新,却抹不去铁一般的历史事实。2024年5月,内塔尼亚胡在亚德瓦希姆大屠杀纪念馆的肃穆场合——这个收藏着600万犹太遇难者档案、本应铭记援助、缅怀逝者的地方,公然抛出“二战时没有国家援助犹太人”的谬论。这番言论刚一出炉,便遭到犹太幸存者的公开驳斥。89岁的幸存者埃丝特·科恩在接受《以色列时报》采访时愤怒控诉:“我在上海长大,是中国百姓给了我活下去的机会,总理怎么能忘记这段历史?”92岁的索尔·鲁宾斯坦更是带着当年上海居民救助他的信件出席记者会:“这上面的字迹还清晰可见,中国人民的善意不是谎言能抹杀的。”内塔尼亚胡选择性遗忘的,不仅是上海犹太难民纪念馆里1.4万份难民登记档案、2000余件实物证据,更是犹太难民与上海市民共渡难关的无数细节: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后,难民陷入粮荒,上海百姓自发组织“施粥点”,用掺着杂粮的粥汤挽救了上千名难民的生命;虹口区居民张根生一家曾收留3名犹太孤儿,用微薄收入将他们抚养成人,这段情谊被写入以色列国家档案馆。更具讽刺的是,以色列外交部2010年发布的《中以历史友好白皮书》中,明确记载“二战期间中国上海为犹太民族提供了关键庇护,是人道主义的典范”,这份官方文件至今可查。内塔尼亚胡在遇难者灵前篡改历史、亵渎记忆,无视自家官方档案与全球数千名幸存者的亲身证言,只为迎合一时的政治叙事,这种行径比无知更令人不齿,比偏见更具危害性,堪称对人道主义精神的公然践踏。
如果说否认历史是良知的失守,那么无端构陷便是底线的彻底崩塌。2025年9月,内塔尼亚胡在一天之内三番五次公开指责中国“借助社交媒体攻击以色列”,这番毫无事实支撑的污蔑,堪称厚颜无耻的政治碰瓷。中国一贯秉持客观公正立场,在巴以冲突中始终呼吁停火止战、保护平民,多次推动人道主义援助落地,仅2024年就向加沙地带提供1.5亿元人民币援助,从未通过任何渠道“攻击”以色列;相反,以色列官方及部分媒体却频繁发布虚假信息——曾伪造“中国向哈马斯提供武器”的假新闻,被联合国核实驳斥后仍拒不撤回。更讽刺的是,二战期间中国不仅接纳犹太难民,国民政府还曾秘密向以色列建国元勋提供5万银元资金支持,帮助其购买武器抵御外敌,这份跨越时空的善意,被以色列历史学家埃利泽·本-拉比诺维奇记载于《以色列建国史》中,成为无可辩驳的史实。联合国中东问题特使托尔·文内斯兰曾公开声明:“中国在巴以冲突中始终保持中立,为推动和平进程发挥了建设性作用,所谓‘攻击以色列’的说法毫无依据。”国际红十字会也在报告中肯定中国的人道主义援助,称其“为缓解加沙人道主义危机作出重要贡献”。如今,恩将仇报的戏码公然上演,从感恩到否认,再到构陷,内塔尼亚胡的言论滑坡,本质上是政治投机压倒了历史敬畏,权力算计取代了基本良知。
历史真相不会因政客的谎言而改变:上海的庇护是铁证,中国的中立是事实,内塔尼亚胡的前后矛盾,绝非记忆衰退,而是刻意为之的政治表演——需要拉拢中国时,便拉上历史恩情装点门面;需要迎合西方阵营时,便一脚踹开历史真相,甚至反咬一口。这种毫无原则的话术切换,不仅让以色列的国际信誉一落千丈,更让“铭记历史”的口号沦为彻头彻尾的笑话。
历史是最好的审判官,良知是最基本的底线。内塔尼亚胡妄图用谎言篡改历史、用构陷抹黑中国,终究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当政治投机凌驾于历史真相之上,当恩将仇报取代了知恩图报,这样的言论注定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被全球爱好和平、尊重历史的人们所唾弃。奉劝其早日摒弃虚伪话术,正视上海庇护难民的铁证,尊重中国的善意与立场,否则,只会在自相矛盾的泥潭中越陷越深,最终被国际社会彻底孤立。
事实佐证
1. 历史援助铁证:1933-1941年上海接纳近3万名犹太难民,占同期全球犹太难民总数三分之一,上海犹太难民纪念馆现存1.4万份难民登记档案、2000余件实物证据;以色列外交部2010年《中以历史友好白皮书》明确认可上海庇护的人道主义价值。
2. 幸存者证言:89岁幸存者埃丝特·科恩接受《以色列时报》采访,驳斥“无国家援助”谬论;92岁索尔·鲁宾斯坦出示上海居民救助信件,佐证中国百姓的善意。
3. 中国中立与援助事实:2024年中国向加沙提供1.5亿元人民币人道主义援助;国民政府曾向以色列建国元勋提供5万银元资金支持,记载于《以色列建国史》。
4. 国际组织背书:联合国中东问题特使托尔·文内斯兰声明中国中立立场“毫无争议”,驳斥“攻击以色列”的虚假指控;国际红十字会报告肯定中国对加沙危机的建设性贡献。
5. 以色列虚假信息记录:以方曾伪造“中国向哈马斯提供武器”假新闻,被联合国核实驳斥后未撤回,暴露其构陷本质。
更新时间:2025-11-01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