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雪枫纪念馆位于河南省南阳市,核心展览《彭雪枫将军生平事迹》展出历史图片700余幅、实物及文献100余件,并运用场景复原与多媒体技术,全面展示彭雪枫将军为了民族解放勇往直前、舍生取义的光辉一生。

彭雪枫是中国工农红军和新四军杰出的指挥员、军事家,也是抗战时期新四军牺牲的高级将领之一。彭雪枫纪念馆以三个主题展厅与一座瞻仰大厅作为核心展陈空间,完整呈现彭雪枫从出生、求学、投身革命到英勇殉国的人生轨迹。步入展厅,一幅幅大型场景画和珍贵的历史照片生动再现了彭雪枫从一名热血青年成长为坚定的共产主义战士的过程。其中,一张“红星奖章”的图片格外引人注目。那是1932年9月,正值第四次反“围剿”斗争前夕,红二师师长郭炳生妄图率第五团叛变投敌。危急关头,身为政委的彭雪枫临危不乱,亲率15名战士连续强行军5个昼夜,最终在崇仁县境内追上五团,并当即向指战员揭露了郭炳生的阴谋,成功阻止了叛变,保全了革命力量。为表彰彭雪枫以果敢坚决的行动挽救了部队,毛泽东同志亲自授予其“红星奖章”,夸他是“赵子龙式的虎胆英雄”。

彭雪枫一生有情无私、胸怀坦荡,其克己奉公、廉洁自律的作风,不仅体现在近乎苛刻的自我要求中,也贯穿于对亲属的严格约束上——即便是对新婚妻子亦不例外。“风雨结连理 战火砺真情”展区,通过温馨的历史照片与泛黄的书信文献,生动还原了彭雪枫与林颖在战火中孕育的革命爱情。1941年9月,经淮北根据地领导介绍,彭雪枫与林颖开始书信往来,后在半城结为夫妻。自此,直至彭雪枫1944年壮烈殉国,两人一直聚少离多,书信成为他们传情达意、互勉共进的重要凭证。在信中,彭雪枫始终勉励林颖加强党性修养、廉洁奉公、绝不搞特殊化。他写道:“我们忠诚坦白之对于爱,一如我们忠诚坦白之对于党!”“我所要求的是这样的有信心有眼光有志气的终身良伴,而绝不是依念于‘温情’的梦中而‘无所事事’的小姐或者‘太太’!”并直言期望:“对于你,我盼望在今后的生活上更艰苦些、更刻苦些,更少在物质上讲求些,更有力地截击你那小资产阶级的享受欲的萌芽的生长!”

彭雪枫任新四军第四师师长时的留影

彭雪枫驻晋办事处日记
彭雪枫对党忠诚,时刻严格律己,廉洁从政,从不搞特殊化。他常以“廉洁奉公、艰苦朴素光荣,贪图享受可耻”自警警人,并强调“我们共产党人要为千百万人民谋幸福,而不是计较个人的享受。”“铁肩担大义 沥血铸长城”展区,他在西北统战时的日记中记载着经手的经费和款项,笔笔清晰。离开太原时,连5分钱的公款都交了账。在豫皖苏根据地时期,部队常常缴获贵重战利品,彭雪枫严守纪律,除按规定上缴外,其余悉数移交相关单位统一处理,未曾截留分毫。他牺牲时的遗物只有两套旧军装、一双草鞋、一双布鞋、一个帆布包和一个搪瓷缸,以及那床补了又补已经发白的被子,全身上下没有一分钱。

展厅中,有两枚彭雪枫盖过的印章,上面分别刻着“书有未曾经我读”“有书大家看”的字样。在淮北半城期间,他常于古庙挑灯夜读,对陈毅所赠《战争论》精读批注,仅上册即批注129处、2800余字,内容涵盖战略分析、实战反思与理论辩驳,体现其批判思维与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彭雪枫对同志们的读书学习也非常重视,特意请人刻了几枚印章,新书一到,会盖上“书有未曾经我读”,看过以后,又会加盖“有书大家看”,鼓励相互传阅。
(本文刊载于《中国纪检监察》杂志2025年第22期,作者:张睿堂 蒋珊珊)
更新时间:2025-11-24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