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经常翻来覆去睡不着,还特别容易陷入“越想睡越睡不着→烦躁焦虑→更清醒”的恶性循环,那你一定要试试这个0成本、无需借助任何工具、随时随地都能做的助眠法!
美景冥想
●想象你躺在院子的吊床上,厚实的棉布稳稳地托着你的后背,风一吹,吊床就跟着慢悠悠的晃啊晃。耳旁伴随着树叶沙沙作响的声音,阳光透过树叶缝隙洒在你的身上,暖暖的好舒服~
●想象你躺在一朵大大的白云里,云朵又软又蓬松,紧紧地包裹着你的身躯,你的身子也跟着软了下来~云朵在天上慢慢的飘,一点都不着急,和煦的微风不时拂过你的脸颊,舒适又安逸~
●想象你躺在一艘小船上,小船随着流水缓缓的晃动,阳光洒在波光粼粼的水面上,你惬意的闭着眼睛,感受着身旁哗啦的流水声,周围很安静,没有外界的干扰,就这样随着小船晃啊晃,心里的杂念也跟着流水悄悄飘远了。
美景冥想有效的原因
●转移了入睡焦虑的注意力:当我们专注于吊床摇晃的节奏、云朵的柔软触感、小船随水波轻晃的感觉时,大脑会从纠结睡眠的焦虑中抽离,不再过度关注为什么还睡不着,相当于给紧绷的神经松了绑;
●触发了身体的放松反应:我们的大脑和身体是联动的,当我们想象宁静、安全、舒适的场景时,大脑会默认我们处于无威胁的环境中,进而抑制交感神经兴奋,激活副交感神经(负责休息、消化的神经),让呼吸变平缓、心率变慢、肌肉放松,这种身心的双重放松,会让大脑慢慢从清醒模式切换到睡眠模式。
想让效果更好,注意这3个细节
如果想象不出来“吊床、云朵、小船”的画面,或者容易走神,注意下面3个小技巧,会让放松感更强烈:
●选择自己熟悉和喜欢的场景:如果你对之前的场景没有代入感,可以换成其他熟悉的生活化场景,比如想象自己在阳台的躺椅上晒太阳;在公园的大草坪上呼吸新鲜空气;在昏暗的房间听窗外淅沥沥的雨声……生活化的场景更容易触发放松感,效果会更好;
●加入多感官细节:不要只想画面,可以加上听觉、触觉、嗅觉。比如躺在吊床上时,能听到远处的鸟叫声、风拂过脸颊的轻柔感、四周若有若无的花香……多感官参与能让场景更真实,大脑更容易代入;
●配合缓慢呼吸:想象画面时,同步做4-7-8 呼吸法(用鼻子吸气 4 秒,憋气 7 秒,用嘴呼气 8 秒),呼吸的节奏会帮我们更快专注,也能进一步降低心率,让身体更松弛。
如果你经常“躺下后脑子停不下来、翻来覆去半小时以上还没睡着”,那这套「美景冥想法」非常适合你!
大家可以多尝试几次,找到最适合自己的舒适场景,相信很快就能察觉到身体放松、入睡变容易的美好变化~
更新时间:2025-10-22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