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光科技这家公司,在半导体圈子里头算是个老玩家,主要做存储芯片,比如DRAM和NAND闪存。过去几年,它跟中国市场的关系闹得挺僵,起因就是中美科技摩擦升级。
2023年春天,中国网信办突然宣布对美光的产品启动网络安全审查,这事儿一出,外媒就炸锅了,说这是中国对美国芯片企业的正式反击。
审查结果出来后,美光在中国关键领域的销售直接受限,营收也挨了刀。
先说说背景,美光总部在美国爱达荷州,全球营收里中国市场占的比例不小,2022年数据看,大概有10%到14%的收入来自这儿,折合下来好几十亿美元。
美光的产品主要卖给手机、电脑和服务器厂家,在中国有不少客户,包括一些大企业。但问题出在美国那边推动的科技封锁上,从2018年起,美国就把一些中国芯片公司列入实体清单,限制技术出口。
美光高层也没闲着,积极游说华盛顿,试图让中国竞争对手如长江存储和长鑫存储吃瘪。
这些中国企业这几年在存储芯片上追得挺猛,价格低性能还不赖,直接抢了美光的市场份额。美光一边在中国挣钱,一边在后头使绊子,这事儿让不少人觉得它双标。
2023年3月31日,中国网信办正式发文,说要对美光在华销售的产品进行网络安全审查,重点查查这些芯片会不会对国家关键信息基础设施供应链造成风险。
这不是随便说说,审查依据的是中国的新法规,比如《网络安全审查办法》。外媒当时就分析,这可能是对美国封锁的回应,因为前几个月美国刚加强了对华芯片出口管制。
审查过程持续了差不多两个月,期间美光提交了资料,但最终结果不乐观。5月21日,网信办公布,美光产品存在较严重的网络安全问题隐患,没通过审查。
关键信息基础设施运营者从此不能再采购美光的东西。这里的关键基础设施包括电信、金融、能源这些领域,虽然不是全禁,但影响不小。
审查结果一公布,美光股价当天就跌了3%左右。美光官方回应说,会评估这个结论,继续跟中国当局沟通,但没承认什么具体问题。
分析师估算,这事儿对美光整体营收的影响在低个位到高个位百分比,主要是因为中国客户转向其他供应商,比如三星或SK海力士。
路透社报道说,美光在中国的营收本来就依赖消费电子,但关键领域禁令一出,那些大单子没了。南华早报也提到,美光在西安有工厂,继续运营,但销售渠道缩水了。
话说回来,这事儿不是孤立的,中国之前就减购美光芯片,审查前几年采购量已经在降,显示出本土化趋势越来越强。
事件爆发后,美光也没闲着。它加大在美国本土的投资,2023年10月宣布在纽约建史上最大的芯片厂,花200亿美元,还拿了政府的补贴。
这厂主要产DRAM,目标是减少对海外依赖。但中国禁令的阴影还在,美光2023财年营收大跌49%,全年只有155亿美元。2024年情况好转,受益于AI需求,营收回升到251亿美元,增长了61%。
中国市场占比从14%降到12%,但绝对值从2023年的2.18亿美元增到3.05亿美元,涨了39%。这说明禁令没完全堵死路,美光还在卖给非关键领域的客户,比如手机厂家。
转到2025年,后续更扎心。8月11日,美光开始新一轮裁员,这次重点在中国大陆,影响超过300人,主要在上海、深圳和西安的嵌入式研发、测试和支持团队。
TrendForce报道说,这是因为美光决定退出全球移动NAND市场。移动NAND主要用在手机和平板上,市场疲软,增长慢,美光觉得不划算。
南华早报采访员工,说裁员是突然通知的,涉及数百岗位。美光官方确认,这是全球调整的一部分,不会影响其他NAND业务,比如数据中心用的。
但明眼人都看得出,这跟地缘摩擦脱不了干系。中国禁令让美光在中国移动存储市场的日子难过,本土企业如长江存储已经占了先机,价格战打得美光利润薄。
外媒怎么看?Bloomberg说,美光退出移动NAND是战略退缩,损失了潜在市场,但能集中资源在高利润领域如AI芯片。
Reuters指出,这波裁员加剧了中美芯片战的紧张氛围,中国企业趁机扩张。Digitimes分析,三星和SK海力士可能捡漏,抢占移动NAND份额。
话说,美光不是第一个吃亏的,美国其他芯片公司如英特尔和高通也面临类似压力。
中国在半导体上自给率提升,2024年本土芯片产量增长了40%,这让外资企业头疼。美光高层之前游说美国政府打压中国对手,现在反过来自己被卡脖子,挺讽刺的。
从更大层面看,这事儿反映出全球供应链的重塑。美国推脱钩,中国搞本土化,结果是双输多。美国企业丢市场,中国短期内技术赶超有压力,但长期看,本土企业受益。
拿长江存储来说,审查后它市场份额涨了,美光丢的单子不少流到那儿。
分析师估算,美光中国禁令导致的营收损失累计上亿美元,2025年退出移动NAND又添新伤。美光股价从2023年的低点回升,但波动大,投资者担心地缘风险。
再深挖点,美光这波操作暴露了半导体行业的脆弱性。存储芯片是周期性行业,需求一波动就遭罪。2023年智能手机销量下滑,美光库存堆积,禁令雪上加霜。
2024年AI热起来,高带宽内存需求爆棚,美光搭上车,但中国市场受限,它没法全吃红利。
Citi分析师说,美光在中国基本被切断高带宽内存供应,虽然整体风险低,但长远看,失去中国客户是硬伤。外媒如WSJ还提,美光之前涉知识产权纠纷,在中国败诉,这加重了负面印象。
总的来说,美光事件从2023年审查到2025年裁员,断供恶果逐步显现。公司营收虽回暖,但中国市场萎缩,业务调整频繁。
外媒一致认为,这是中国反击的起点,如果摩擦继续,更多美国企业可能步后尘。中国强调国家安全,美国喊知识产权,谁对谁错不好说,但企业夹在中间最惨。
美光高层当初游说打压别人,现在自家后院起火,教训深刻。半导体这块蛋糕大,但分法越来越讲究平衡。要是继续对抗,全球创新都得慢下来。
更新时间:2025-08-21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