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具体信息来源已赘述在文章结尾。
文/编辑 乐乐
“117块钱!“我求他给我买单!”
9月3日深夜,重庆江北区一家名为"大妹儿串串"的小店内。
老板娘举着手机,手气得不停发抖。
本该是阅兵日过后生意最火爆的夜晚。
两男一女却趁着店里人多眼杂,吃完8瓶啤酒和23根串串后溜之大吉。
更让人气愤的是,当警察通过人脸识别找到其中一名男子时。
对方的回应简直颠覆认知。
一会儿说"没喝8瓶酒",一会儿甩锅"找团购券的女生去"。
最后只转110元还理直气壮,剩下7元竟说"凭啥给"!
随着三人身份的曝光。
重庆的脸都要被他们给“丢尽了”!
2025年9月3日晚上,人们还沉浸在白天阅兵式的兴奋中
重庆街头热闹非凡,“大妹儿串串”店内生意正旺。
这时,店里来了三位年轻食客。
两男一女,看起来都不过二十出头。
他们熟练地在手机上兑换了一份团购套餐,又额外点了几瓶酒水。
朱女士回忆起当时的情景,声音还带着几分激动。
她记得很清楚,自己当时特意提醒:
"套餐里不含酒水,额外点的话要单独算钱哈。"
对方当时点头答应得好好的。
谁知道这番大方的表现,竟然全是为了让朱女士放松警惕!
等朱女士忙完手头工作,回过头才发现那桌客人已人去桌空。
只留下八只空酒瓶和一堆签子。
她心里“咯噔”一下,立刻意识到可能遇上了逃单的。
她赶紧让服务员查看监控,屏幕上的画面让她瞬间血压飙升。
晚上8点17分,穿白色连衣裙的女生先起身,假装去门口接电话,慢慢挪出店门。
一分钟后,穿黑色T恤的男生跟着站起来,顺手把椅凳往桌下塞了塞。
装作只是去洗手间的样子,脚步轻快地出了门。
最后剩下的戴眼镜男生,盯着手机屏幕磨蹭了半分钟。
确认店里没人注意他,才拿起放在桌边的充电宝,头也不回地溜了。
"这明显是有预谋的!"
朱女士气得把围裙往柜台上一摔,抓起手机就追了出去。
串串店门口是条老街区,岔路多路灯还暗。
她沿着监控里看到的方向跑了两条街,喊了好几声"帅哥美女等一下"。
回应她的只有街坊邻居探出头的好奇目光。
"当时脑子一片空白,就想着这钱不能就这么算了。"
朱女士说,自己开这家店三年,起早贪黑采购、穿串、熬锅底。
"他们但凡说句有困难,这顿饭我请了都没关系,可这是欺负人啊!"
回到店里,朱女士越想越气。
无奈之下,她只能选择了报警。
警方效率很高,很快锁定了其中一名男性顾客的身份信息。
可联系上该男子后,他的回应却令所有人都大跌眼镜。
"一开始他还挺客气,说自己不知道团购用了还要买额外的单。"
朱女士说。
在警察的协调下,男子同意添加她的微信,让她把账单发过去。
可当她将117元的消费明细拍照发送后,对方的态度突然来了个180度大转弯。
微信聊天记录显示,男子先是回复:
"账单不对,我们没喝8瓶啤酒,最多6瓶。"
朱女士赶紧把监控里拍有空酒瓶的截图发过去。
对方又开始甩锅:
"券不是我团的,是跟我一起的女生买的,你找她要钱去。"
当朱女士提出让他提供女生的联系方式时,更离谱的对话出现了。
"凭啥给你电话?"
"你自己不会联系吗?系统上查不到她的信息?"
朱女士耐着性子解释:
"平台不会给商家顾客的私人信息,我要是能联系到她,就不会找你了。"
对方却不依不饶:
"那你也不该先报警啊,警察给我打电话的时候,我还以为是诈骗呢!"
更让朱女士哭笑不得的是,男子居然怀疑她"冒充警察"。
"现在骗子这么多,谁知道你们是不是一伙的?"
为了证明自己的身份,她把营业执照、店铺门头照都发给了对方。
甚至同意视频通话让他看店里的环境,可男子还是不松口。
无奈之下,民警只好再次用座机联系男子。
明确告知他逃单行为可能面临的法律后果后。
他竟还在电话里跟民警辩解:
"我承认可能没买单,但117块太多了,串串说不定数错了。"
直到民警提醒他"监控里每根签子都能数清楚",他才勉强同意付款。
却又在支付方式上出了幺蛾子。
朱女士的店平时用扫码枪扫顾客的付款码收款,没有打印纸质收款码。
男子却坚持"只扫商家码,不转账"。
还阴阳怪气地说:"连收款码都没有,你这店正规吗?"
就这样,从晚上9点到10点半。
近一个半小时的沟通里,朱女士说自己"几乎是求着对方买单"。
最后男子终于松口,通过微信转了110元。
还附带一句:"剩下7块就算了,我也没那么多零钱。"
看着手机上的转账通知,朱女士只觉得又好气又好笑。
"7块钱不多,但这态度太气人了!
我当时就回复他7块我送你了,希望你以后别再做这种丢人的事。"
此事经朱女士拍成视频上传网络后,引来无数网友惊叹。
网友反应几乎一边倒地支持老板娘,谴责逃单行为。
有网友调侃道:
“110块钱,三个人逃单,这三个货也是够便宜的”。
还有网友建议:
“直接查他上班的公司,报上去,看他丢不丢人”。
事实上,朱女士的遭遇绝非个例。
就在今年8月,山西还发生过一起类似的事件。
8月10日下午,一家五口走进餐馆山西晋城的一家饭馆。
看似普通的家庭聚餐,却即将上演一场令人瞠目结舌的逃单戏码。
这家人点了一桌地道的山西菜。
总计311.8元的消费,在当地堪称平价实惠。
然而,用餐结束后,他们的行为却与“朴实”毫不相干。
从监控画面看,领头的粉衣女子担任了“总指挥”的角色。
她先是两次到收银台询问消费金额和优惠券使用方式,制造马上要结账的假象。
在她的“掩护”下,两位老人率先离开包间。
两名年轻男子紧随其后。
最后,粉衣女子本人一边假装扫码付款,一边向门口挪动。
待全家人在店外汇合后,他们突然加速小跑,迅速消失在街角。
发现逃单后,饭店的店主第一时间选择了报警。
但由于此事属于民事纠纷,且金额较小,警方未能立案处理。
为了提醒更多同行,店主便将一家人逃单的监控剪辑出来发到了网上。
视频迅速引爆网络,短短时间就获得上万评论。
网友一边倒地谴责这种不诚信行为。
视频发布次日,粉衣女子便主动联系了饭店老板。
她通过微信转来了311.8元餐费,并诚恳道歉,请求删除视频。
她的解释是:“当时有服务员告知已完成付款,我们才走的。”
但对于这个解释,众多网友并不买账。
大家认为,在监控铁证面前,这种说法苍白无力。
那分批撤离、出门就跑的行为,很难用“误会”来解释。
驱使她回头结账的,恐怕不是迟来的愧疚,而是怕“社会性死亡”。
怕自己和家人在朋友圈、熟人面前丢尽脸面。
最终店家接受了道歉,将视频设置为私密状态。
他豁达地表示:“钱追回来了,人家也主动道歉,这事儿就过去了。”
只能说朱女士和山西老板还是幸运的,起码要回了钱。
多少小本经营商家面对这类“老赖”只能忍气吞声。
其实在现实生活中,很多商家都愿意体谅消费者的难处。
忘带钱包可以下次补,临时有事可以先记账。
真正让人无法接受的,是那种明知故犯、还理直气壮的态度。
就像网友说的:"你可以没钱,但不能没品;你可以窘迫,但不能失信。"
丢什么都别丢了做人的底线。
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
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更新时间:2025-09-07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