铭记九一八,砥砺中华魂

当2025年9月18日的警报声再次在神州大地上空响起,我们的思绪不由自主地回到1931年那个风雨如晦的夜晚。沈阳北郊柳条湖的一声爆炸,撕开了日本帝国主义蓄意侵华的罪恶序幕,“九一八事变”这一中华民族历史上的深重伤痕,在时光的长河中愈发清晰地警示着我们:勿忘国耻,方能行稳致远;爱我中华,更需砥砺前行。



一、历史之殇:山河破碎的屈辱记忆

1931年9月18日,日本关东军精心策划阴谋,炸毁南满铁路一段铁轨,反诬中国军队破坏,随即炮轰沈阳北大营,发动了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由于国民政府的“不抵抗”政策,短短四个多月,东北三省近百万平方公里的锦绣河山沦陷敌手,三千万同胞沦为亡国奴。



这不是一场孤立的侵略,而是日本帝国主义长期推行侵华政策的必然结果。从《田中奏折》的“欲征服中国,必先征服满蒙”,到关东军的步步紧逼,日本的侵略野心昭然若揭。“九一八事变”不仅是中国抗日战争的起点,更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中华民族从此踏上了长达十四年的浴血抗战征程。

二、抗争之魂:中华儿女的不屈脊梁

山河破碎之际,中华儿女从未放弃抵抗。东北各地迅速掀起抗日怒潮:杨靖宇将军率领东北抗日联军在白山黑水间与敌人周旋,用草根树皮充饥,战斗到最后一刻;马占山将军在江桥打响武装抗日第一枪,以简陋装备抵御强敌;无数普通民众组成抗日义勇军,用血肉之躯筑起保卫家园的屏障……


他们的抗争,是中华民族不屈精神的缩影。在极端艰苦的条件下,中国人民以“宁为战死鬼,不作亡国奴”的决绝,奏响了反抗侵略、捍卫尊严的英雄壮歌。这种精神,穿越历史烽烟,成为中华民族永续传承的精神财富。


三、铭记之责:以史为鉴的复兴征程

铭记“九一八”,不是为了沉溺于仇恨,而是为了从历史中汲取奋进的力量。今日之中国,早已不是百年前的积贫积弱之邦,我们拥有强大的国防力量、繁荣的经济体系、团结的民族意志,但历史的教训仍在时刻提醒我们:落后就要挨打,自强才能自立。


在民族复兴的新时代,“勿忘国耻,爱我中华”更应转化为脚踏实地的行动。于青年而言,是刻苦学习、练就本领,以知识和创新推动国家发展;于企业而言,是精益求精、实业报国,以核心技术突破铸就民族产业脊梁;于国家而言,是居安思危、锐意进取,在复杂的国际局势中捍卫国家主权与发展利益。



警报声落,余音长鸣。让我们将历史的记忆熔铸成前行的动力,在新时代的长征路上,续写中华民族的辉煌篇章,让“爱我中华”的誓言,在实现伟大复兴的征程中绽放出最耀眼的光芒。



源于豆包AI及网络

编辑:昆陽書苑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9-19

标签:历史   砥砺   铭记   中华魂   中华民族   关东军   日本   事变   征程   中华   中国   山河破碎   亡国奴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