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娃已进ICU!警惕:RSV进入高发季,专攻小月龄宝宝…

呼吸道合胞病毒

“从9月下旬开始,科室接诊的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患儿就逐渐增多,一岁以下重症病例占比高,最小的患儿才一个月大。”

儿童医院副院长、儿内一科主任田恬在此提醒广大家长:当前呼吸道合胞病毒(RSV)已进入流行季,婴幼儿群体需重点加强防护,尤其早产儿、有基础疾病的宝宝更要警惕!


西安国际医学中心医院

,赞98




1岁内婴儿,

下呼吸道感染住院首要病原!


作为一种常见且传染性极强的呼吸道病毒,RSV对婴幼儿的威胁尤为突出。数据显示,它不仅是全球范围内5岁以下儿童呼吸道感染的重要病原,更是引起1岁以下婴儿因下呼吸道感染(如肺炎、毛细支气管炎)住院的首要病原体。



从流行规律来看,我国南北方呈现不同特点:北方地区流行季集中在冬春季,即每年10月至次年4月;南方地区则多在冬季或潮湿雨季出现感染高峰。田恬解释,婴幼儿免疫系统尚未发育健全,呼吸道管腔窄短,感染RSV后更易引发严重症状,“尤其是早产儿、患有先天性心脏病或其他基础疾病的婴儿,发展为重症的风险显著高于普通儿童”。更令人担忧的是,据统计,每50例5岁以下儿童全因死亡病例中,就有1例由RSV感染所致。




反复感染或影响终身健康,

重症可能关联哮喘……


门诊中多数患儿为轻症,但家长也不能掉以轻心。

社交平台上有位宝妈表示,自己9个月大的宝宝,刚开始只是偶尔咳嗽几声、低热,第二天就出现咳嗽加重,喘憋明显,最终被诊断为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导致的重症肺炎,住进了ICU。



田恬强调,RSV感染存在两大易被忽视的特点:一是可反复感染,由于感染后无法产生永久免疫力,孩子可能在流行季多次中招;二是危害具有 “长期性”,即便患儿出院,感染的影响也可能持续。

大量临床研究证实,婴幼儿时期若发生严重的RSV感染,会增加儿童期乃至成年后反复喘息、哮喘发作的风险。“一次重症感染,可能为孩子长期呼吸健康埋下隐患,这也是我们反复强调预防的重要原因。” 田恬说。




暂无特效药与上市疫苗,

预防+及时就医,是关键!


目前我国尚未有针对RSV的特效抗病毒药物,也无正式上市的疫苗,因此预防措施成为抵御病毒的核心手段。

据了解,国内已批准尼塞韦单抗用于RSV流行季新生儿和婴儿的预防,可降低下呼吸道感染风险。“建议在流行季来临前(多为每年10月前)为孩子注射,若流行季内未感染,也可补打。” 田恬介绍,适用人群包括新生儿、婴儿,以及部分2岁以内有过敏、先天性心脏病、神经肌肉病等基础疾病的儿童。家长可带孩子前往我院新生儿科或儿童内一科咨询,经医生评估后预约注射。



此外,田恬提醒家长需学会识别感染信号:RSV感染初期症状与普通感冒、其他呼吸道病毒感染相似,患儿常出现发热、咳嗽、流鼻涕,严重时会出现呼吸困难、呼吸急促等下呼吸道感染症状。“若孩子出现高热不退、剧烈咳痰、呼吸费力(如鼻翼扇动、三凹征)等情况,务必第一时间就医,切勿延误治疗。”

同时,家庭成员的防护也不可或缺。日常需注意勤洗手、戴口罩,避免带孩子去人群密集、通风差的场所,减少交叉感染风险。



科普课堂

呼吸道合胞病毒是什么?


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是一种非常常见的呼吸道病毒,尤其对婴幼儿和老年人威胁较大。下面这个表格,能帮您快速抓住核心信息。



如上,呼吸道合胞病毒“欺软怕硬” 特性需格外警惕——它专攻免疫力较弱的婴幼儿、老年人等群体,且传染性强、反复感染风险高。

“6 个月以内的宝宝是感染后出现重症的最高危人群,家长一定要做好防护,科学应对,为孩子筑牢健康防线。”田恬建议,在合胞病毒流行期,家人和婴儿应适当减少去人员密集的场合,并注意室内通风,家庭成员外出后要注意手卫生,避免将病毒带回家。



本文指导专家:

儿童医院副院长、儿内一科主任田恬


文图:少华、潇文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9-30

标签:育儿   月龄   宝宝   呼吸道   病毒   婴幼儿   重症   婴儿   儿童医院   家长   风险   儿童   孩子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