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位美国历史学家看待我们前三十年的水利工程,居然也是基础论

新中国前三十年是一个打基础的时期,没有那个时期打下的牢固基础,就没有后来的蓬勃发展,这个认识应该没有问题。


否定前三十年的人,不承认这个基础论,否定前三十年打基础的客观事实,他们把前三十否定的一干二净,前三十年不但没打基础,而且是破坏了基础,倒退了若干年。


否定前三十年的做法尽管非常荒唐,但仍然有人坚持这样的论调,而且数量还不少,他们对前三十年总是恶声恶气,眼里看不到一点光明,除了吃不饱,就是十五岁还光屁股。


既然是打基础,难免困苦,创业艰难,都可理解,见谁打基础的时候就生活富足一应俱全了?那除非是富二代,前三十年是富二代时期吗?否定前三十年的不这么想,他们认为那时就应该过上富裕的生活,可能把自己当成富二代了,想过那样的生活。


关于“基础论”,美国威斯康星州大学有个历史学家莫里斯·迈斯纳写了一本书:《毛泽东的中国与后毛泽东的中国》,他在书中写了这么一段话:“在毛泽东时代还兴修了大量规模宏大的水利工程设施,如果没有这些设施,那么就不大可能出现这几年来的农业生产和生产率的发展高潮。”这不就是“基础论”嘛。


莫里斯·迈斯纳的这本书,美国《图书馆杂志》这样评价它:“几乎没有放过人民中国的任何重要问题或任何重要的历史时期,而且其观点新颖、评价公正,并常常闪现出令人吃惊的真知灼见。”


莫里斯·迈斯纳的“基础论”就是这样的真知灼见,但愿那些执拗地否定前三十年“基础论”的人,能够从中获得哪怕一点点教益,头脑开哪怕一点点窍。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5-06

标签:历史   历史学家   美国   水利工程   基础   中国   真知灼见   时期   设施   评价   教益   生产率   光明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