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核掌门”,沦为高级别“间谍”,涉案18亿,他做了什么?

文|沈言论

文章由沈言论头条原创首发,请勿抄袭转载


善与恶,邪与正,往往都在一念之间,今天要讲的人物,他曾是中国核工业集团的“一把手”,被称作“核掌门”,他曾带领亏损13年的核工业扭亏为盈,把企业利润从0做到近五十亿。

可最终,他却因出卖国家核机密,收受18亿贿赂沦为新中国成立以来涉案金额最高的“核领域间谍”。

这个人叫康日新,一个从山西大同农村走出来的“寒门贵子”,白手起家到锒铛入狱,他是如何一步步走到今天,我们一同来看看。

1953年,康日新出生在大同一个三代务农的家庭,父母没文化,却把“读书改变命运”的念头刻进了骨子里,家里就算卖粮食、借债,也要供他上学。

到了1972年,时年19岁的康日新高中毕业,高考还没恢复,他被分到大同县水利局当水电工人。

但这小子不甘心:白天修水渠,晚上蹲在煤油灯下啃课本,1975年,他抓住“工农兵学员”机会,被推荐到上海交通大学学反应堆工程,这也是他人生的第一个转折点

1978年大学毕业后,康日新被分到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从助理工程师干起,因为肯吃苦、爱钻研,很快从技术员升到研究室副主任、党支部书记,90年代,他调任中国核工业总公司,先后任总经理助理、秦山第三核电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

要知道秦山三期是中法合作的重点项目,用的是加拿大重水堆技术,总装机140万千瓦,康日新带着团队啃下了这个“硬骨头”,2003年项目并网发电时,他成了核工业圈的“红人”。

有能力,还肯钻研,他一路连升,直到2003年9月,他正式成为中核集团“一把手”,而这一年,他50岁,正值事业巅峰。

当时的中核集团有多惨?连续亏了13年,全靠国家的扶持才没倒闭,康日新上任后,推行市场化改革,优化管理,2004年就扭亏为盈,赚了2.4亿,2008年,主营业务收入飙到366亿,利润47.6亿,连续五年拿国资委考核A级。

他本人也从“技术型干部”变成“改革先锋”,还拿了中央党校硕士、清华EMBA学位,妥妥的“学者型官员”。

可权力是把双刃剑,当上“核掌门”后,康日新的贪心开始膨胀,他身为中核集团“一把手”,手握核工业项目审批、资金分配的大权。

据调查,他先是迷上了炒股,想靠“钱生钱”发大财,结果亏得血本无归,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他的投资账户彻底崩盘,欠下一屁股债,为了填窟窿,他开始挪用公款炒股,越陷越深

但光挪公款不够,他的胃口越来越大,2005年前后,外国一家核能公司通过中间人找到他,开价“天价”要买中国核项目的机密资料。

康日新没扛住诱惑,把涉及国家重大核电项目的材料卖了出去,这些资料包括核材料参数、反应堆设计图纸等,直接让外国公司在国际竞标中占了便宜,我国却损失了几十亿的技术优势和战略资源。

更离谱的是,他还把“黑手”伸向了核工业项目的招投标,他利用职权,给特定企业“开绿灯”,收高额回扣,还安排亲戚子女进公司,占着高薪岗位,换个名目再收“好处费”。

据法院审理查明,2004到2009年间,他仅在企业经营、职务升迁、就业安排上,就收受了好几百万的贿赂,加上挪用公款、泄密造成的损失,涉案总金额高达18亿,这相当于当时中核集团全年利润的三倍还多。

康日新的办公室里挂着“为国奉献”的锦旗,可背地里,他把国家信任当“摇钱树”,他冠冕堂皇地在公开场合说“核工业是国之重器”,暗地里却又把核机密卖给外国公司。

直到2009年8月5日,新华社一则消息震动全国:“中核集团原总经理康日新涉嫌严重违纪,正接受组织调查。”

调查比想象中更快,中央纪委联合国家安全部门,直接突袭了他家和办公室,在别墅的隐秘保险柜里,查出了7000万人民币现金。

在多个银行账户里,冻结了数亿资产;还有房产证、名画、古董,哪一样都不是他那点工资能买得起的。

2010年1月,中央纪委通报:康日新利用职权为他人谋利,收受巨额贿赂,严重违纪违法,8月,他被开除党籍、公职,移交司法,10月,十七届五中全会撤销了他的中央委员职务。

2010年11月,北京市一中院开庭审理此案,经过法院查明,他受贿660万,主动交代部分事实并退赃,最终被判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财产全没收。

官方通报没提“间谍罪”,但有知情人士透露,他泄露核机密的行为因涉及国家机密未公开审理,无论如何,18亿的涉案金额、出卖国家利益的行径,已经足够让他成为“核领域最危险的叛徒”。

康日新案之后,中核集团也经历了大整顿,审批权收归国务院,重大项目实行“集体决策+公开招标”,内部审计力度空前。

而康日新的名字也成了“国企反腐”的反面教材,从寒门学子到核工业功臣,再到阶下囚,他的人生轨迹写满了“权力失控”的教训。

有人问:“他明明有能力、有机会成为国家的‘核脊梁’,为什么要自毁前程?”答案或许藏在那些被查扣的现金、字画里,藏在他挪用公款时的侥幸与贪婪里。

权力没有天然的“防腐剂”,当一个人把“为人民服务”换成“为自己牟利”,再高的位置也会变成悬崖。

其实康日新的堕落早有预兆:当他说出“核工业要市场化”时,或许忘了“市场”要建立在“底线”之上,当他享受“改革先锋”的光环时,或许忘了“先锋”更要守得住“初心”。

再大的权力,也需要“笼子”,再高的地位,也守不住“贪心”。

[免责声明]文章案例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案件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删除内容!


参考资料:

潜伏在中国高层的九大间谍大案,2019.11.18,津南政法

抖音百科——康日新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7-01

标签:历史   掌门   间谍   级别   我国   核工业   集团   中国   中央纪委   国家   机密   先锋   权力   项目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