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伟达再次被查,不到24小时,美方称中国调查的时机不当!

文/珠玑说

(本文所有内容皆有官方可靠信源,具体资料赘述文章结尾)

突袭调查!英伟达因违反反垄断法被中国立案,罚款悬念升级。2020年收购迈络思时承诺的公平供货未兑现,被指捆绑销售、歧视客户。黄仁勋今年三次访华示好,却因H20芯片安全审查和国产替代加速落空。这次还能靠装笑脸过关吗?

英伟达突遭反垄断调查!黄仁勋三次访华为何仍失灵?

最近,科技圈炸开了锅!美国芯片巨头英伟达突然被中国市场监管总局立案调查,理由是涉嫌违反反垄断法。消息一出,全球震动,尤其是在中美贸易谈判正酣的节骨眼上,这一举动瞬间成为国际舆论的焦点。

反垄断调查背后的博弈

这已经不是英伟达第一次被中国盯上了。早在去年12月,中国就曾以同样的理由对其展开调查。当时,外界普遍认为这是对美国限制中国芯片产业的“反制”。

而这次调查,正值中美在马德里举行贸易谈判,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更是直言“时机不当”。但中国显然不吃这一套,监管部门的态度很明确:法律面前,没有“时机”可言。

根据中国反垄断法,一旦坐实垄断行为,英伟达可能面临上一年度销售额1%-10%的罚款。以2025财年为例,英伟达全球营收高达1305亿美元,其中中国市场占13%,也就是约169.65亿美元。这意味着,罚款金额可能在1.7亿到17亿美元之间。对于英伟达来说,这可不是一笔小数目。

H20芯片的安全隐患

除了反垄断,英伟达的H20芯片也成了“烫手山芋”。今年7月,中国网信办突然约谈英伟达,要求其解释H20芯片是否存在“漏洞后门”和“远程控制”风险。

虽然英伟达极力否认,但美国议员曾公开呼吁出口芯片必须配备“追踪定位”功能,这让H20的安全性打上了问号。

想象一下,如果中国的关键基础设施——比如金融系统、电力网络——使用的H20芯片被植入后门,后果不堪设想。数据可能被窃取,系统可能被瘫痪,这已经不是单纯的商业问题,而是上升到了国家安全层面。

更讽刺的是,英伟达为了迎合中国市场,专门推出了H20这款“特供版”芯片。但如今,这款芯片却成了悬在英伟达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中国企业已经开始行动,阿里云宣布三年内替换60%的英伟达芯片,百度、腾讯等巨头也在加速国产替代进程。

黄仁勋的“魅力攻势”为何失灵?

英伟达CEO黄仁勋今年已经三次访华,甚至穿着唐装参加链博会,用中文演讲示好。他称赞中国供应链是“奇迹”,还多次提到华为、小米的进步。

但这些“魅力攻势”似乎并没有打动中国监管部门。问题出在哪儿?根本原因在于,英伟达的商业利益与美国政府的对华政策存在不可调和的矛盾。

一方面,英伟达想在中国市场赚钱;另一方面,美国政府又要求其配合技术封锁。这种“脚踏两条船”的做法,最终只会两头落空。中国对英伟达的态度,其实传递了一个重要信号:在关键技术领域,中国不会依赖任何“外国救世主”。

近年来,国产AI芯片取得了长足进步,寒武纪、海光信息等企业的产品已经能够满足部分需求。虽然在高端芯片上仍有差距,但中国正在通过政策支持和市场培育,逐步构建自主可控的产业链。

中美科技战的未来走向

这次调查,只是中美科技战的一个缩影。美国对中国芯片产业的打压从未停止,最近又将23家中企列入出口管制清单。而中国的反制措施也越来越精准:既用法律手段维护市场秩序,又通过技术创新打破垄断。

对于英伟达来说,摆在面前的只有两条路:要么彻底遵守中国法律,放弃“技术霸权”思维;要么失去中国这个重要市场。而对于中国来说,这场博弈的终极目标只有一个:掌握核心技术,不受制于人。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英伟达或许只是一个“牺牲品”。但它的遭遇,却给所有跨国企业敲响了警钟:在中国市场,赚钱可以,但必须守规矩。否则,再大的“巨头”也可能摔跟头。

参考来源:

法国国际广播电台——涉嫌违反了反垄断法 中国进一步调查英伟达 2025-09-15

联合早报——美财长贝森特:未来几周或有新一轮中美谈判 2025-09-15

世界新闻网——中国对Nvidia反垄断调查 贝森特:时机不当 2025-09-15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9-17

标签:财经   英伟   美方   中国   不当   时机   小时   芯片   中美   美国   中国市场   美国政府   反垄断法   反制   巨头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