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伏将至,医生提醒高血糖患者:天气炎热,谨记“三做三不做”


本文1946字 阅读4分钟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为了方便大家阅读理解,部分故事情节存在虚构成分,意在科普健康知识,如有身体不适请线下就医。


三伏天一到,门诊里的高血糖患者明显多了。不是血糖突然飙升,就是合并了其他并发症。很多人都觉得自己吃得挺清淡,药也没落下,怎么血糖还是控制不住?其实,问题往往出在**“热”**上。

高温天气对血糖的影响远比你想象得要大。气温每升高1℃,血糖波动的风险就会增加3%~4%。尤其是中老年患者,一不注意,很容易出现脱水、低血糖、中暑甚至酮症酸中毒等严重问题。

医生提醒,高血糖患者在三伏天必须谨记“三做三不做”。做对了,血糖稳,身体轻松;做错了,可能会直接进急诊。

一、一定要做的三件事,关键时刻能救命

1. 每天测量血糖不少于两次

天气热,出汗多,身体代谢加快,胰岛素的作用时间会变短,这时血糖波动会更剧烈。只靠感觉是无法判断血糖水平的。

建议每天早晚各测一次血糖。如有注射胰岛素,还应增加一次睡前监测。若发现血糖在短时间内大幅波动,必须立刻调整用药方案。

2. 每天喝水要达到1500~2000毫升

三伏天出汗比平时多得多,脱水会让血液黏稠度升高,胰岛素运输效率下降,血糖也会随之升高。更严重的情况是,脱水可能诱发酮症酸中毒。

不要等口渴才喝水。每小时喝100~200毫升温水是最稳妥的方式。不建议喝含糖饮料或冰水,这些都可能造成血糖波动。

3. 每天活动时间选择清晨或傍晚

运动能帮助控制血糖,但三伏天并不适合随时运动。中午温度最高时核心体温升高过快,会导致低血糖或热射病

建议选择早上6~8点或傍晚6点后,进行快走、拉伸或太极等低强度运动。室内锻炼也可以,但要保持通风,避免憋汗憋气。

二、这三件事千万别做,一旦犯错,血糖立刻失控

1. 不要擅自减少或停用降糖药

很多人觉得天气热,吃得少,血糖自然会降。于是自己把药量减了,甚至干脆不吃药。结果就是血糖突然飙升,甚至引发酮症酸中毒

医生强调,即便饮食减少,也不能擅自停药。用药调整必须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尤其是使用胰岛素的患者,更不能随意更改剂量。

2. 不要吃冷饮或冰水果解暑

很多人一到夏天就爱吃冰西瓜、冰淇淋、冷饮。虽然一时爽口,但含糖量高、温度低,会导致肠胃刺激和血糖骤升,还容易造成腹泻脱水。

西瓜是高GI水果,100克西瓜含糖约6~7克,一块普通西瓜就可能含糖20克以上。更别说冰淇淋和甜饮料,含糖量远超日常推荐。

3. 不要长时间待在高温环境中

高温会导致毛细血管扩张,胰岛素吸收速度加快,容易诱发低血糖。有些人睡午觉不开空调、不通风,醒来后头晕眼花,其实就是低血糖的表现。

建议白天温度高时,尽量待在通风、温度在26℃左右的室内。出门要戴帽子、遮阳伞,避免在烈日下暴晒超过20分钟。

三、高血糖人群夏季最常见的两个误区

误区一:吃得少,血糖就一定低

不少人夏天没胃口,干脆一顿不吃,结果出现头晕、心慌、出冷汗。其实这就是低血糖的典型表现。空腹时间过长,尤其是打了胰岛素的患者,血糖波动会更剧烈。

即使食欲差,也要保持每天三餐规律进食,可以少量多餐。选择粗粮、豆类、鸡蛋、少量优质脂肪,稳定血糖的同时还能提高饱腹感。

误区二:出汗多,说明血糖降得快

汗多并不代表血糖低。很多高血糖患者本身就自主神经功能异常,容易多汗、夜汗。如果误以为是血糖低,反而去吃糖,血糖就更高了。

判断是否低血糖,最准确的方法只有一个:测血糖。不要凭感觉判断,也不要盲目进食含糖食物。

四、三伏期间,这类人群必须重点监测

高血糖患者中,有三类人群在夏天尤其危险,必须提前预防:

老年患者:体温调节能力差,对高温不敏感,容易中暑或低血糖。

合并心脑血管疾病者:高温会加重心脏负担,容易诱发心绞痛、脑梗。

长期卧床或行动不便者:出汗少,易中暑或脱水,血糖波动更剧烈。

如果你属于这三类人群,建议每周至少一次医生电话随访或线上问诊,及时调整饮食、用药方案,避免突发情况。

五、医生提醒:夏天管住三件事,血糖自然稳得住

高血糖患者在三伏天,最重要的三个字是:水、糖、温。

水:每天喝够水,保持尿量清亮,每两小时一次。

糖:按时吃饭,监测血糖,避免饥饿和暴食。

温:远离高温,出门避开中午,室内保持通风。

这些看似简单的小动作,背后是我们临床中一次次教训换来的经验。三伏天不可怕,怕的是忽视变化,掉以轻心。


参考资料:
① 赵小燕. 夏季高温对糖尿病患者血糖影响分析[J]. 中外医疗, 2023, 42(20): 56-58.
DOI:10.16244/j.cnki.cn11-1357/r.2023.20.025

② 王春梅. 高温环境下糖尿病患者护理对策研究[J].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22, 38(12): 945-948.
DOI:10.3760/cma.j.cn115682-20211122-00775

③ 冯丽. 夏季糖尿病患者低血糖风险分析及预防措施[J]. 中国社区医师, 2024, 40(5): 123-124.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24.05.073

感谢每一位关注我们的你!有你在,我们会更好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7-18

标签:养生   炎热   患者   天气   医生   血糖   低血糖   胰岛素   伏天   高温   酮症   酸中毒   建议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