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廷玉液酒,一百八一杯!”
1996年,赵丽蓉老师在春晚节目上,将酒精勾兑酒卖到一百八一杯时,观众们除了笑骂“奸商”之外,更多的当个乐子。
然而,谁能想到,如今的白酒界,竟是无良商家用纯酒精勾兑、焦糖色素调色、生产日期随意更改……
甚至明明一瓶价值不足5块钱的酒,竟卖到1000元一瓶的高价。
更重要的是,那些消费者居然还抢着买,难道他们就喜欢当“冤大头?”
看着一盒一盒包装精美的白酒,给人第一感觉就是非常上档次,光从外观上来看,足见下了不少“功夫”。
而且这些设计者非常懂国人的心思,一般国人对于金黄、红色是极为看重并喜欢的。
所以,这些酒品上多数都采用了金黄+黑,金黄+红的色彩搭配,立马这个酒的“品位”就上来了。
再从外观上来说,礼盒式包装,更加衬托出了这个酒的“高贵”,不管是送礼还是节日庆祝,绝对“有面”。
而且再看看酒瓶上,赫然几个大字“十年窖藏”或者是“三十年陈酿”“窖龄XXXX年”等字样。
不管是懂酒的还是不懂酒的,大家都知道,白酒是年份越老越“有味”,也就是越“尊贵”。
经过这么一系列的“包装”,普普通通可能只有几块钱成本的白酒,摇身一变,竟变成了普通人喝不起的样子。
大肆在市面上销售。
可更多人不知道的是,这些代表着“身份”“金钱”和“地位”的酒竟然就是食用酒精、香精勾兑出来的。
这样可以从气味、口感上,能够大概做到以假乱真的地步。
那颜色怎么办?
颜色如果要更像一些的话,就需要用焦糖色素、甜蜜素等勾兑出琥珀色,看到这样的颜色,大家认为这个酒才是“上品”。
另外还有什么酱香味、醇香味、绵柔口感等等,则用到了香精调味,想要哪种勾兑哪种。
这些酒,最多的心思就是花在外包装上面了,而采用非常低质的材料来勾兑,对身体是极为有害的。
例如,食用酒精以及香精,成本非常低,通过它可以勾兑出“酒”的味道,但工业酒精或低质酒精可能含有甲醇等有害物质,对身体百害无一利。
而且做戏就要做全套,不光要从外观、口感、色泽上下功夫,当然还有生产日期、年份、产地.......
所以,这些人便又开始造假。
不光伪造生产日期,甚至将刚出厂的酒,日期直接改成“XX年窖藏”。
而且他们还特意将产地标注为泸州、茅台镇等知名酿酒名地。
当然,还有非常关键的,执行标准。
如标注“GB/T10781”,这个执行标准则是纯粮固态发酵。
有记者暗访业内人士,据他们介绍,通过这么“改头换面”,几块钱的酒卖出的价格竟然可以高达几十倍。
可想而知,这其中的利润有多大。
真正的纯粮酿造的白酒,应该是经过纯粮食发酵、蒸馏、窖藏等这几道必不可少的工艺,酿造而成,不光成本价格高,而且耗时长。
因此,这样的白酒价格自然就高一些。
当年连潘长江都差点在这直播带货白酒的事情上面栽了跟头,可见,假酒已经泛滥成灾了。
不光潘长江,还有多位明星在直播间售卖白酒,他们打着有“路子”或“厂家拿货”的幌子。
给自己合理低价找一个非常适合的理由。
并且通过专门的话术,营造一种“抢不到就亏大了”的感觉。
主播先是告诉直播间的粉丝们,我们就只有“XX件”,多了没有,抢不到也没有办法,所以能抢到的,祝贺你,赚了。
另外再加上“某某大师推荐”,有了名人效应,仿佛就有了保障一般。
原价四位数,现在只需要两位数。
“最后倒计时5个数,错过就再也没有这样的机会了.......”
通过这样的话术,给大家营造出一种非常紧张的感觉,让观众可以冲动消费。
并在直播间,用真的酒做测评,但发货的酒可与直播间测评酒不是同一种。
直播间都打着25年,30年酒的字样,让消费者信以为真。
而这次记者所曝光的名为“贵州大曲”的这款酒,它的生产商则是贵州省仁怀市帝坛酒业有限公司。
贴着正版的标签,却卖着超低的价格。
而这些直播间所针对的人群,大多数都是中老年人,比如说像退了休的老年人。
他们不知道这其中的套路有多深,还以为是自己占了大便宜,其实是纯纯的大冤种,被别人割了韭菜,还浑然不自知。
记者又探访了怀仁市茅渊酒厂,这个酒厂已经有很多年的历史和酿造经验,他们会用最次的串酒加次等的碎沙酒来勾兑和合成一年只能生产百吨的坤沙酒。
以次充好,以低价的成本卖出相当高的价格,这就是他们暴利的手段。
很多人都很疑惑,在直播间,这些主播卖假酒,难道他们就不怕投诉吗?
其实,在网上卖的东西,一来一去,路上就要好几天,而且很多人都觉得退货麻烦,再加上这些酒的价格比较便宜。
所以大多数人都怕麻烦而选择放弃维权。
但尽管有消费者投诉的话,这些主播也不会怕,因为想要退货,就要证明这个酒是假酒,就要去专门的部门去鉴定。
而这笔鉴定费用远远超过了买酒的价钱,所以也就没有人去鉴定。
还有很大的一个因素就是,一旦证明酒有问题,处罚金额远远低于利润,所以这也是为什么他们会铤而走险去做这种事的原因。
另外,这种勾兑的酒,对身体有着极强的危害性,尤其是对老年人,可偏偏他们的主要针对的目标就是老年人。
一是老年人防范意识太弱,很容易“上钩”;另一个就是,老年人都爱贪图点小便宜,所以老年人是“受灾”重区。
对于白酒界的这种乱象,建议应该加大处罚力度,这样可以减少造假的概率。
参考链接:
伪造生产日期,颜色全靠调!山寨陈年老酒溢价超40倍!记者调查→ 光明网
直播间里的“老酒”竟是假酒:酒精勾兑,溢价超40倍! 驻马店广视网
人民财评:直播间里有多少故弄玄虚的“酒故事” 人民网
更新时间:2025-07-03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