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冬,冬季的第一个节气,每年11月7号前后准时报到,标志着冬天正式拉开序幕。古人把立冬叫“冬始”,《月令七十二候集解》里写得明白:“冬,终也,万物收藏也。”意思是天地收敛了生机,鸟兽藏食、草木枯黄,连小河都悄悄冻上薄冰,就等着蓄力迎春呢。古人对立冬格外重视,会举行祭祀仪式祈求来年丰收,还会一家人围坐在一起 “暖冬”,而这种重视,最终也落在了 “吃” 上。

老辈人讲究“三九补一冬,来年无病痛”,立冬这天得吃点温补的,暖胃又暖心。南北方的立冬习俗差别挺大,南方人爱炖羊肉、喝鸡汤,或是吃汤圆寓意团圆;而北方人,几乎清一色认准了饺子。为啥立冬非得吃饺子?这里面藏着老祖宗的智慧:“立冬” 是秋冬之交,“交” 字和饺子的 “饺” 谐音,所以吃饺子有 “交子之时” 的寓意,象征着新旧交替、平安过渡。一家人围坐包饺子,也寓意辞旧迎新、团团圆圆。

立冬吃饺子,不光是图个寓意,更要吃应季食材。今天就给大家分享 5 种最适合立冬的 “时令饺子馅”,都是应季食材,做法不复杂,新手也能轻松拿捏,赶紧跟着做起来,吃饱喝足迎冬天~
食材:猪肉馅300g、韭菜200g、花椒1小把、姜1块、葱1根、香油2勺、生抽2勺、老抽1勺、盐适量

1、韭菜简单摘去老叶,清洗干净后控水;没时间晾干的话,用厨房用纸擦干表面水分,避免拌馅时出水。

2、花椒、姜片、葱段用温水泡 10 分钟制成料水;肉馅中加生抽、老抽、盐和姜末,搅拌均匀后,把料水分 3 次倒入,每次都充分搅拌至肉馅上劲。

3、韭菜切碎后,倒入熟油或香油拌匀,让油裹住韭菜形成 “油膜”,锁住水分。

4、最后把韭菜倒入肉馅中轻轻拌匀,就能包饺子下锅啦~

食材:猪肉馅300g、白菜半颗、姜末1勺、葱花2根、香油1勺、生抽2勺、盐适量

1、白菜洗净后切成碎末,加少许盐抓匀,静置 10 分钟杀出水分,然后用纱布包裹挤干多余汁水(这步是饺子馅不流水的关键)。

2、花椒用温水泡 10 分钟制成料水,肉馅中加生抽、老抽、盐、白糖和姜末,搅拌均匀后,分次倒入料水,搅至肉馅黏稠上劲。

3、把挤干水的白菜碎、葱花倒入肉馅中,淋上香油,拌匀即可包饺子。

食材:羊肉馅300g、胡萝卜1根、小茴香1小把、花椒1小把、葱姜末各1勺、白胡椒半勺、香油1勺、生抽1勺(千万别放料酒!)

1、羊肉剁成肉馅(自己剁的更有弹性),胡萝卜洗净切碎,大葱、姜切碎,小葱切葱花备用。

2、煮锅中加 1 小碗清水,放入花椒和小茴香,大火煮开后转小火熬 5 分钟,晾至温热后过滤掉香料,制成料水。

3、料水分 3-4 次加入羊肉馅中,每次都顺时针搅拌,让羊肉充分吸收水分,直到肉馅黏稠。

4、加生抽、老抽、白胡椒粉、姜末、盐和鸡精,搅拌均匀后,放入小葱碎和胡萝卜碎,继续顺时针搅匀。

5、大葱碎中淋 1 勺香油拌匀,倒入肉馅中再次搅匀(用香油拌葱能有效去膻增鲜),馅料就做好了。

食材:酸菜200g、猪肉馅300g、猪油1勺、花椒+八角+香叶少许、葱姜末各1勺、生抽2勺

1、酸白菜放入清水中浸泡 10 分钟,再用流动清水反复冲洗,去除多余酸味和杂质,然后切丝、挤干水分,再剁碎备用。

2、姜片、葱段 + 花椒用温水泡 10 分钟制成料水;炒锅中倒油,加入猪油、花椒、姜片、香叶、八角、葱段,炸至焦黄后捞出香料,制成料油。

3、猪肉馅中加生抽、老抽、盐、姜末,搅拌均匀后,把 6 勺料水分 3 次倒入,搅至肉馅上劲,再淋 2 勺料油拌匀。

4、最后倒入酸菜碎和小葱碎,搅拌至上劲,馅料就盘好了。

食材:猪肉馅300g、尖椒2根、鸡蛋1个、葱姜末各1勺、花椒+八角少许、生抽2勺

1、姜去皮切姜末,大葱切葱段,小葱切葱花(葱花加 1 勺香油腌制 10 分钟,增香);尖椒去蒂去籽洗净切碎,撒 1 勺盐杀出水分,10 分钟后用纱布挤干。

2、姜片、葱段 + 花椒用温水泡 10 分钟制成料水;炒锅中倒油,放入剩余葱段、姜片、花椒、香叶、八角,小火炸至焦黄,捞出香料留料油。

3、猪肉馅中加生抽、老抽、盐、姜末,搅拌均匀后,分 3 次倒入料水,顺时针搅至肉馅上劲,再加入 1 个鸡蛋清,继续搅匀。

4、淋 2 勺料油拌匀,倒入挤干水的尖椒碎和腌好的葱花,最后顺时针搅拌均匀,馅料就做好了。

北方人的冬天是饺子给的底气。立冬过后,白昼渐短,寒意渐浓,但一碗热腾腾的饺子,就能驱散所有寒凉。这个冬天,愿你三餐暖,四季安,饺子常伴,快乐常随~#立冬适合吃什么#
我是市井觅食记,与世界交手多年,依然光彩依旧,兴致盎然!每日更新社会新闻,分享市井生活和美食,关注我,不迷路。
更新时间:2025-11-07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