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国会酝酿全面禁止中美科研合作,近八百名科学家联署反对

世界顶级科学期刊《科学》6号报道,一项旨在阻断中美科研合作的立法提案正在美国国会引发激烈争议。该提案如获通过,将禁止任何与中国研究人员有合作关系的美国科学家获得联邦资助,涵盖联合研究、共同发表论文甚至指导中国学生等几乎所有学术交流形式。近八百名学者已联名反对这一措施,高等教育机构也敦促国会删除相关条款。目前该提案作为国防授权法案的一部分正在两院协商,预计年底前将有最终决定。

这项名为《保障美国资金和专业知识免受敌对研究利用法案》的提案由密歇根州共和党众议员约翰·穆勒纳尔主导。穆勒纳尔现任众议院中国特别委员会主席,该委员会过去两年发布了多份报告,指控美国学术机构与中国部门存在有害合作。根据该法案文本,任何与"敌对外国实体"有关联的美国科学家将失去联邦资助资格,这一类别包括中国等四国。更引发争议的是,该法案具有追溯效力,过去五年内的任何合作都可能导致科学家未来无法获得政府经费。

众议院在9月的投票中已将该提案纳入年度国防授权法案。参议院上月通过的版本虽未包含完全相同的条款,但也增加了若干科研安全限制措施。目前两院正在协商统一版本,这一过程将决定该提案的最终形态。国防授权法案是每年必须通过的重要立法,涉及国防部数千亿美元预算和政策方向,很少遭到总统否决。

学术界发出强烈反对声音

美国科学界对这一立法动向表达了严重关切。近八百名科学家在10月29日联署的公开信中警告,这种一刀切的禁令将严重损害美国科学竞争力。斯坦福大学物理学家史蒂文·基维尔森是这封信的组织者之一。他表示,与中国同行的合作对他的凝聚态物理研究至关重要,而且对美国科学构成净收益。他最近与他人合著的一篇发表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的量子自旋液体研究论文,依赖于中国合作者提供的计算资源,其中一些合作者还曾是他的学生。

基维尔森强调,他的基础研究在可预见的未来不会有军事用途。他指出,即使将来可能出现某些应用,时间跨度也会如此之长,以至于认为需要保密的想法显得荒谬。他计划本月晚些时候前往北京参加一个关于物质量子态的国际会议,届时将了解到一些正在进行的前沿实验。基维尔森承认,阻止对中美科学交流施加更严格限制就像与风车作战,但他认为科学家必须尽一切努力捍卫学术自由。

美国大学协会和美国公立及赠地大学协会在致国防授权法案会议委员的信中表示,拟议措施远远超出了保护国家安全所需的范围。这两个代表数百所研究型大学的组织警告说,该法案将涵盖美国大学与国外机构合作开展的每一项研究协议、每一个留学项目、每一个语言项目、每一次专业会议以及每一个校园设施。他们强调,虽然理解禁止某些类型合作以确保国家安全的必要性,但如此宽泛的禁令将造成难以估量的损害。

亚裔美国学者论坛在类似信函中指出,该法案对"关联关系"缺乏明确定义,可能导致执行中的任意性和偏见。该组织援引了特朗普政府时期"中国倡议"的前车之鉴——该计划旨在防止经济间谍活动,却导致数百名华裔美国科学家因涉嫌未披露与中国的联系而成为调查目标,其中多数案件最终被撤销或以无罪结案。耶鲁大学细胞生物学家、该论坛理事会成员林海帆表示,这将加速破坏科学合作中至关重要的民间互信,如果没有这种积极能量,美中两国将日益对立,最终成为彼此的敌人。林海帆本人曾因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要求披露其在上海科技大学的兼职职位而被停用两年,最终证明清白。

众议院科学委员会首席民主党议员佐伊·洛夫格伦批评说,穆勒纳尔的方案无视了国会此前为防止知识产权窃取所采取的措施。她指出,现有措施通常针对与关键军事技术相关的特定领域,或者要求披露关联关系而不是全面禁止资助。洛夫格伦在9月投票前表示,该法案无视甚至完全违背了已经通过的法律。

国家安全关切与科学开放之间的张力

支持该提案的人士认为,美国必须采取更严格措施保护科研成果不被潜在对手利用。穆勒纳尔领导的委员会9月发布的报告显示,过去十年中有8800篇联邦资助研究论文的合著者来自中国。报告指控这些合作可能使中国获取敏感技术。国会调查还发现,2023至2025年间有超过七百篇由国防部资助的论文涉及与中国相关机构的合作。

然而该法案的反对者认为,这些数据忽视了一个重要趋势。穆勒纳尔委员会自己的报告也显示,2024年涉及中国合著者的联邦资助论文数量不到2018年峰值的一半。一位高等教育游说人士指出,这表明学术机构在审查潜在敏感合作方面确实做得越来越好。穆勒纳尔可能希望这个数字降为零,但数据显示现行机制正在发挥作用。

大学管理者还指出,学术机构已经意识到某些合作可能对国家安全构成威胁,并采取了相应措施。许多研究型大学建立了专门的科研安全办公室,审查国际合作项目,特别是涉及敏感技术领域的合作。联邦机构也加强了对资助项目的监督,要求研究人员披露外国资金来源和合作关系。这些措施在保护国家安全与维护科学开放之间寻求平衡。

除了全面禁令外,国防授权法案的两院版本还包含其他科研安全条款。众议院版本禁止学术科学家在联邦经费到期后三年内为受关注的外国实体工作。美国大学协会和美国公立及赠地大学协会认为这项规定既不切实际也不公平,因为大学没有法律权力追踪前雇员,更无法核实他们所报告信息的真实性。参议院版本则规定,如果任何一名雇员与受关注的外国实体有联系,整个机构将失去获得国防部资助的资格。目前这项禁令仅适用于个人,扩大到机构层面将产生巨大影响。

科研倡导者要求立法者删除或修改这些条款。他们认为,应该针对具体威胁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而不是实施可能伤及无辜的宽泛禁令。例如,可以加强对涉及关键技术领域合作的审查,要求更详细的信息披露,或者建立更有效的风险评估机制,而不是简单地禁止所有与特定国家研究人员的互动。

会议委员会的最终决定难以预测。一些观察人士担心,即使删除了最具争议性的全面禁令,立法者仍可能迫于政治压力通过其他新的科研安全条款,以表明他们对中国并非"软弱"。在当前政治氛围下,涉及中国的任何议题都高度敏感,很少有议员愿意被指责为不够强硬。

这场争议反映了美国在应对中国科技挑战时面临的根本困境。一方面,确保国家安全和保护关键技术不被潜在对手获取是合理关切;另一方面,科学进步历来依赖国际合作和人才交流,过度限制可能削弱美国自身的创新能力。如何在这两个目标之间找到适当平衡,将是未来数年美国科技政策面临的核心挑战。

对于许多在美工作的科学家而言,这不仅是政策争论,更关系到他们的职业生涯和研究能力。如果该法案以目前形式通过,数以千计的研究人员可能面临失去联邦资助的风险,这将对美国科研生态系统造成深远影响。正如基维尔森所言,科学家必须发声,因为这个问题对科学的未来至关重要。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1-12

标签:科技   美国国会   联署   中美   科学家   科研   美国   法案   中国   穆勒   科学   提案   措施   禁令   联邦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