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家村位于陕西省韩城市城区东北方向,泌水河谷地之阳高岸上形似“葫芦”的风水宝地。主要有党、贾两族,320户人家1400余人,始建于元至顺二年(1331年),距今已有近700年的历史。
党家村历史悠久,民风淳朴,因村中有123座四合院和11座祠堂、25个哨楼,及庙宇、戏台、文星阁、看家楼、泌阳堡、节孝碑等古建筑,被国内外专家誉为“东方人类古代传统文明居住村寨的活化石”,“世界民居之瑰宝”。
元朝至顺二年(1331年),党族始祖党恕轩因关中大旱,从本省原朝邑县逃荒至韩城县西庄东南泌水河畔的白庙,租种寺田谋生,后在小坡崖上方打土窑洞居住,娶邻村樊氏女为妻,生有四子,除四子君明赴甘肃河洲“屯田”未归外,其余三子分门立祠,村庄雏形形成。
明朝永乐十二年(1414年),党恕轩长孙党真中举。明宣德元年(1426年),党真建议将村庄下迁至泌水河谷北岸,界定长门、二门、三门居住区域,村落从窑居向屋居转变,完成早期村庄定型。
明嘉靖四年(1525年),贾族始祖贾伯通的五世孙贾璋以甥舅之亲定居党家村。明成化年间,党、贾两姓联姻,合伙经商,生意兴隆。
清朝顺治年间,党家村党族二门第十一世祖党德佩前往河南南阳瓦店做生意,创立恒兴桂商号,后成为瓦店商业盟主,开创党家村200余年商业繁荣局面。
嘉庆、道光、咸丰三朝是党家村经济黄金时代,号称“日进白银千两”,进入修建四合院高潮时期,并筑起祠堂、庙宇、文星阁等配套建筑。
咸丰元年(1851年),在举人党遵胜、贡生党之学倡议下,筹建泌阳堡,咸丰六年(1856年)建成,村寨合一格局形成。
民国1918年,靖国军中的杂牌军秦保善营攻入党家村,焚毁宅院,杀死村民,掳走村民,抢劫财物。从民国初年至1978年,党家村建设新增建筑不多,部分建筑被拆毁、破坏。1948年,韩城第二次解放。
党家村古建筑群位于韩城市西庄镇,选址于水和塬之间的坡地上,北依高塬,南近泌水,呈凹状地貌,负阴抱阳,既让村庄布局紧凑,又背风向阳、土壤肥沃、取水方便且无水涝之忧。
村寨合一,村子建在台地上,寨子建在东北方向的塬头上。村中有两条主巷道和23条小巷道,东西走向的大巷为主巷道,将村子分割成台阶样的三级结构,南北走向的小巷将上、下巷切割,形成许多丁字巷,连接着123座四合院。
建筑大多建于明清时期,多为青砖灰瓦,整体色调古朴,给人以庄重、沉稳之感。四合院及其他建筑方方正正,体现出中国北方民居建筑典型的美学思想,有古朴、恢弘、壮美之感。
遵循风水理念,“巷不对巷”“门不对门”,并在村口设水口。四合院大门多在东南角,坐北朝南,面朝西北,以补东南地缺,聚西北之气,防止阴阳之气外泄。
- 四合院:一般占地260平方米左右,由厅房、左右厢房、门房围成,布局合理,功能明确。厅房高大宽敞,用于供祖和设宴;门房和厢房为起居之室。四合院院门分墙门和走马门楼两类,走马门楼高大气派,门外有上马石、拴马桩等。
- 文星阁:始建于清雍正三年(1725年),共六层六角形,塔高37.5米,各层内部供奉牌位,外观各层有砖雕牌匾,体现了党家村人对文化的追求和“修身治家”的生活理想。
- 节孝碑楼:为仿木砖雕结构,楼顶悬山两面坡式,檐上筒瓦包沟、五脊六兽,脊为透雕,横脊中部有圆雕小阁楼。檐下斗拱擎着檩条,斗拱下面横额“巾帼芳型”,额框透雕精美,额下雕刻总体呈栏杆形状,每两个立柱间为一画面。
党家村木雕主要体现在走马门楼的门楣、枋木等部位,有透花饰以枫拱和垂花等,工艺精湛,造型精美。门枕石有方形、鼓式等石雕,狮子门墩等雕刻形体生动,神态逼真,体现了高超的雕刻技艺。
门楼两侧的砖雕峙头内容丰富,有琴棋书画等;门内照墙主题多样,如“鹿鹤同春”等;厅房歇檐两侧山墙上的家训砖雕,多为道德修养内容,文化气氛浓厚。
党家村处处可见大大的“福”字,基本上都是仿照壁所刻的“福”字,这个“福”字形状是由一支抬头鹤和一只低头鹤组成,鹤代表长寿,有福有寿,福寿双全,福寿万年。到访党家村的游客多喜欢在这个“福”字照壁上摸一摸,拍照留念,也沾点灵气、福气。
党家村受儒家文化影响深远,从建筑装饰到村民的生活理念,处处体现着儒家传统人文思想,如“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等观念,院中家训砖雕也多为道德修养之类的内容,对多代人起到了教化作用。
党家村一直以来注重耕读传家,在追求经济发展的同时,也重视文化教育,明清两代进士举人5名,秀才44名,几乎半数家户取得功名,体现了对知识和文化的尊重。
党家村古建筑群作为山陕古民居的典型杰出代表,于2008年3月28日被国家文物局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2016年12月9日被评定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2019年7月28日,入选首批全国
更新时间:2025-04-17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