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万科集团的创始人王石,这个人确实是一位成功的商人,称得上一声“枭雄”也不为过。
万科在当年,确实是非常厉害的。
只是还有一个词叫做“英雄迟暮”,看了最近王石的近照,还是忍不住感叹一句,时间不饶人!
近日深圳市海归协会办了个内部交流会,王石以万科名誉主席的身份现身,跟一群海归副会长聊得热火朝天。
报道里提到,他没带多少架子,就那么低调地听着大家分享海外见闻,偶尔插句关于绿色发展的看法。
穿着件再寻常不过的格子衬衫,头发银白得像秋霜覆盖的山头,嘴四周的胡子也都白了,没什么唇色,整个人瘦得轮廓都变了样。
照片捕捉到的那一刻,他微微低头,脸颊的褶皱深了,体重估计掉到130斤出头,脱了相似的瘦。
熟悉他的人知道,这瘦不是病,而是他一贯的“自律狂魔”作风。
此时此刻对于王石历经大半辈子的大佬来说,钱啊权啊什么的,早成过眼云烟。
身体上他看起来老了,可眼神依然尖锐,哪怕沉淀多年,还有年轻时敢拼敢闯的劲头。
医生朋友私下说,王石的体检报告没大毛病,只是74岁了,代谢慢了,肌肉流失快,他自己也笑称“得靠多动才能追上时代”。
这瘦脱相的模样,让人忍不住回想他早年的模样。
那是1951年,王石出生在广西柳州一个军人家庭。
父亲王辉是老红军,跟王震将军出生入死过,解放后转业到铁路系统,当上柳州铁路局局长。
母亲石氏是锡伯族,参军时才遇上父亲,家里兄弟姐妹八个,王石排行老大,是头生男孩,从小就背着“传宗接代”的包袱。
可那年代,家底虽有军人家世撑腰,但日子也不宽裕。
祖上本是清朝高官,到父亲这辈,家产早散了光。
王石小时候在郑州长大,父母工作忙,他常跟着姐姐弟弟们挤在铁路宿舍里,过着半大不小的日子。
初中毕业那年,文革风头正劲,别人下乡插队,他靠父亲关系参军,当了空军汽车兵。
先在徐州,后调新疆吐鲁番盆地,五年运输兵生涯,风吹日晒,练就一身硬骨头。
那里沙漠戈壁,车子一坏就是命悬一线,王石后来回忆,那时候学会了“咬牙扛”,也埋下对自由的渴望。
复员后,王石不想一辈子窝在铁路局,他先在郑州水电段当工人,修锅炉,灰头土脸。
老师傅们看他吃苦,推荐他上大学——兰州铁道学院,给排水专业。
23岁的大男孩就考进了大学,他在宿舍里总捧着《政治经济学》啃。
毕业分到广州铁路局工程段,当技术员,管土建项目,白天工地奔波,晚上自学英语,周末还去补习班。
1978年左右他娶了第一任妻子王江穗,她出身干部家庭,父亲王宁是个大官儿,两人是老乡介绍的。
王江穗安静贤惠,在王石创业初期,帮他管家带孩子。
1980年王石考进广东省外经贸委,负责招商引资。
深圳特区刚起步,他第一次接触商业的脉搏:香港商人、进口设备、汇率波动。
三年后32岁的他辞职南下,揣着几千块钱到深圳倒腾玉米。
第一桶金来得快狠,靠倒卖火车皮和饲料中介,半年赚了300万。
后来又创办现代科教仪器展销中心,也就是万科的前身。
起初卖日本电器、手表、饮料,啥赚钱干啥,除了黄赌毒军火,全沾边。
邓小平视察国贸大厦那天,王石路过,看到人群涌动,心想:“大事情要来了。”就这样,万科起步了。
从展销中心到地产帝国,王石的路走得稳扎稳打。
1988年公司更名万科,发行股票,集资2800万。
第二年万科首度涉足地产,拍下深圳威登别墅地块,王石早早引入物业管理,借鉴索尼的服务理念,全国首创“五星级物业”。
1991年万科在深圳上市,王石任董事长兼总经理,他砍掉多元化,专注住宅,大刀阔斧转型专业化。
万科从深圳小厂,变成世界500强,开发量全国第一,绿色住宅先锋。
2003年他52岁登珠峰,创中国年龄纪录;2010年59岁再登,刷新纪录。
外界叫他“地产教父”,说他“预言家”,因为他总能嗅到风向:地产黄金期赚翻,2016年“断尾”退任前,就推ESG,碳中和早布局。
万科的“活下去”哲学,就是他一手写的。
可英雄也爱美人,王石的感情路,同样传奇曲折。
王江穗是他的第一任妻子,之后王石就遇上田朴珺,两人在飞机上结缘。
她比他小20岁,演过《甄嬛传》的 “敦亲王福晋”,聊起环保艺术,两人一拍即合。
田朴珺说王石是“男人中的男人,有思想,会选择”。
2013年王石公开恋情,晒红烧肉照,叫她“笨笨”,舆论炸锅,王江穗那边王石低调处理,2010年代初离婚,财产分割没公开,但王石持股本就不多(0.06%)。
2018年纽约颁奖礼,他首认田朴珺为妻:“谢谢我的妻子。”
2024年王石爆料,两人有3岁女儿,不是私生,是婚配的。
田朴珺否认离婚传闻,说“家庭幸福”,如今王石瘦归瘦,但眼神看田朴珺时,总多丝温柔。
英雄爱美人不也正常,这份爱也让他从“工作狂”变“生活家”。
不过除了这些之外,王石一直都喜欢户外活动,毫不夸张的说74岁了还在玩命。
赛艇是日常,早年在哈佛练单人帆船,剑桥学团队划桨。
现在他是亚洲赛艇联合会名誉主席,推动400多个俱乐部。
他还会玩滑翔伞,2000年西藏青浦,4500米起飞,被气流卷到6100米,心跳“哒哒”响,逃出生天后,他笑:“那是我最紧张的一次。”
登山不说了,两次珠峰,7+2洲峰全登。
2025年6月活动上他忆旧:“计划81岁第三次珠峰,不是物理高度,是心理高度。”
头发全白瘦到脱相,走路慢了半拍,但那眼神,鹰似的贼亮。
70多岁他还骑车、撸铁、潜水,新冠时10天转阴,自述“多喝水多动”。
他这个年纪,什么钱财和权力都是泡沫了,爱好,挑战还有妻儿对他是最重要的。
信息来源:
更新时间:2025-09-24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