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湖新语】铭记抗战历史,砥砺复兴征程

1945年8月15日,《大公报》头版“日本投降矣”五个超大铅字如惊雷破空,宣告了中华民族抵御外侮的伟大胜利。80年岁月流转,卢沟桥的弹痕依然清晰,太行山的烽烟化作丰碑,提醒我们,历史从不曾远去,和平始终来之不易。

从九一八事变到卢沟桥事变,中国人民经历了艰苦卓绝的斗争。杨靖宇将军胃中仅存的棉絮草根,赵一曼留给幼子的绝笔信,狼牙山五壮士纵身一跃的决绝,都是民族气节的永恒见证。

80年后的今天,日本右翼势力仍在歪曲历史,比如,教科书淡化侵略罪行,政客参拜靖国神社,强征“慰安妇”的铁证被刻意掩盖。但历史不会因谎言而改写,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的哭墙镌刻着受难同胞姓名,“731部队”遗址诉说着反人类暴行。那些至今仍在等待道歉的慰安妇幸存者,她们的血泪伤痛不容忘却。

站在新的历史方位,中国军队传承抗战精神,从“钢少气多”到“钢多气更盈”。辽宁舰劈波斩浪,歼-20翱翔长空,东风导弹筑起盾牌。任何分裂行径都将在14亿人民筑就的钢铁长城前碰得头破血流。这不仅是军事力量的展示,更是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坚定决心。

抗战精神蕴含着“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担当,闪耀着“宁死不屈”的气节,激荡着“百折不挠”的信念。从汶川地震时“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众志成城,到抗洪救灾中“逆行者”的挺身而出,这种精神始终在血脉中奔涌。我们要以史为鉴,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深刻教训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共同创造人类更加美好的未来。

历史长河奔涌向前,但有些记忆永远鲜活。那些在抗战中牺牲的先烈,那些在和平年代守护家园的卫士,他们的精神如同璀璨星辰,照亮我们前行的道路。让我们以史为鉴、面向未来,让抗战精神在新时代焕发更耀眼的光芒,共同守护这用无数生命换来的山河无恙、家国安宁。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8-22

标签:历史   砥砺   新语   征程   铭记   卢沟桥   精神   气节   事变   太行山   同胞   外侮   钢铁长城   和平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