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和大家分享几张图片吧,对应三个“新高”——新高的上证指数,新高的四大行,新高的融资余额。
第一,上证指数,已经突破了10月8日的高点了。
大家都还记得,10月8日被大家戏称为墓碑线,那天,上证指数的最高点是3674点,而今天上证的最高点3645点,收盘在3640点左右,看似,距离10月8日的最高点还有距离。
但是,我之前和大家说过,上证指数,现在是一个“失真”的指数,因为去年新国九条颁布后,A股上市公司,特别是蓝筹股,加大了分红比例,因此,包含了分红收益的“上证收益”指数,才是真正公允的刻度尺——今年,上证收益涨幅10.8%,而上证指数涨幅仅8.59%,跑赢了2.2%,换句话说,拿着上证,光是分红的收益,就已经跑赢债券了。
下图,我拉了个图,看得出来吧,新国九条之后,上证收益相对于上证指数的超额(灰色部分),明显走阔,这就是制度引导的力量。
而看点位的话,上证收益指数今天收盘在4138点,而10月8日的最高点是4083点——换句话说,市场(上证指数),其实已经突破了10月8日的高点,即使是最高点进去的,只要拿到现在,也解套了。
今天躺床上看了一篇高盛的报告(原文我回头会贴xing球里),下图,其提到:“剔除金融业,2025年,国内上市公司用于分红和股票回购的现金支出,将占其总现金开支的29%,达到创纪录的3.6万亿,与此同时,用于资本性支出(Capex)的现金比例则预计降至49%,为近年最低,这表明企业正将战略重心从扩产再投资,转向提升股东回报。”
这就是我们持续提示大家,重视“红利投资大时代”的底层逻辑之一:监管对股东回报的引导和重视,以及基本面弱势的背景下,企业本身扩产意愿的下降,都导致,高分红,成为资本市场的“主流审美”,最后,就是愿意高分红的企业,和资金的偏好,形成共振,推动股价稳步向上。
......
第二,四大行,正在新高中。
这两天,大家做投资,会发现,要跑赢上证指数,是很难的,其中一个原因,就是银行股又在反弹——最近农行很猛,超越工行,成为A股的总市值第一了(算上港股的流通股,工行还是第一)。
消息面上,月初,平安又加仓邮储的港股,持股比例突破15%。
在四大行继续上涨的同时,我给大家拉了个图,是2014年以来,工农中建四大行的pb变化,以及同期,10年国债的收益率走势(黑色线),下图。
我们至少能得出两个结论。
1、2022年之前,银行股的走势和利率走势,基本是同向的,也就是利率向上,银行股价也向上,这也比较好理解,因为利率走高,对应银行资产端收益率的提升,且利率走高对应经济基本面的上行,也使得银行不良压力下降;而2022年之后,利率走势和银行股走势彻底背离,也就是利率越来越低,银行股股价越来越高,这背后,就是我们反复提到的,低利率环境下,险资等加仓导致的资金驱动,是银行股本轮行情的核心助推力。
2、从pb的角度看,2022年的时候,四大行的pb全部跌破0.5,换句话说,当时你可以用银行净资产一半的价格,把银行买下来,回过头看,那是一笔惊人的高性价比买卖;而当下,农行的pb已经超过0.9,其他四家行,都在0.7-0.8之间,已经大幅修复。
我之前在《聊3个很重要的数据》里说过:“即使企业利润不增长了,只要他的ROE,还在5%-8%以上,那么,他们的股权,也不赖,典型的,比如银行和龙头白酒公司。”
但是,比如农行这种pb快速修复到0.9以上的,也实在夹杂了太多的投机资金,我个人是不会参与的,因为安全边际不够了——可以看到,上个月,表韭量化,把A股银行的仓位,全部挪到了港股银行。
......
第三,融资余额突破2万亿。
之前,关于融资余额,我们给大家做过一个图,就是融资余额本身的变化,以及融资余额/A股总市值的变化,因为,加上分母之后,才不会显得太刻舟求剑,毕竟15年的2万亿,和25年的2万亿,不可同日而语。
那个图,传播的比较多,最近我看不少卖方,也在借鉴这个思路,更新这个比例,今天看到财新的文章里,也在提这个思路了。
我把图再更新一下,下图,结论是,市场已经躁动,但还没疯狂。
......
多聊几句市场的热点哈。
1、权益,又一个百亿的行业ETF诞生了。
今年ETF的规模增量,主要还是在港股,一个很明显的特征,就是A股宽基ETF持续净流出,而港股通品种在内的跨境ETF持续净流入,大量港股相关的ETF,最近三个月的规模,都“膨胀”的很厉害,市场资金的偏好很明显。
而A股的行业ETF,今年的亮点,或者说增长点,要少一点,爆点的方向,无非是两个,一个是机器人,比如华夏的562500,今年增长超过了100亿;另外一个是泛AI的方向——机器人和AI,都是A股的标的,比港股更多,因此,还能吸引增量资金进来。
泛AI的ETF里,今年也有个“百亿基”,博时的科创AI ETF,588790,去年底成立的,我们之前聊过很多次,算是从零起步,本周二的时候,份额首次突破了100亿份,下图,也就用了7个多月的时间,算是年内的现象级产品之一了。
关键是今年跑了26个点,也算是给投资者赚到钱了,等到8月下旬,基金的半年报出来后,有了机构投资者的比例等数据,我把几个今年规模增长比较多的ETF产品,一起帮大家盘一次。
2、债券,本周有过一次调仓。
本周,表韭纯纯的债,主理人做了一次调仓,调仓理由如下,主要是把之前在1.75%加的10年国债,在下破1.7%之后,获利了结一部分,长债的仓位,回到中性。
其中,减仓的一部分仓位,加到了3-5指数,另外一部分,加到了,在7月份回调过程中,“区间收益/最大回撤”表现靠前的信用类产品。
从今天的市场来看,5年的利率债差不多也是表现最好的期限。
3、跟投建议。
今天,表韭量化,表韭固收加,主理人有发车,感兴趣的,可以去销售平台,查阅发车理由。
更新一下,雪球平台制作的组合持有人盈利比例的图,还是继续践行基金投顾的初衷,和大家一起,做一些看得懂、拿得住、睡得着的投资,始终把投资者的盈利情况,视作最重要,乃至于唯一的评判准绳。
就聊这么多。
......
求赞、在看。
更新时间:2025-08-08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