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吃得越饱,饿得越快?

明明吃得很饱,转眼就饿了。有时候晚上吃到撑,第二天却被饿醒了……这,到底是不是错觉?




01

反常识真相:吃撑了反而饿得更快


“刚吃完大餐就饿” 不是错觉,而是胃发出的求救信号。

人的胃像弹性气球,空腹时仅拳头大小,暴饮暴食能让它撑大 10 倍。

当你撑到打嗝时,胃壁神经已被过度拉扯,消化初期胃稍一收缩,神经就会误判“空腹”,催你再进食。

更危险的是血糖过山车效应:大量米面甜食让血糖骤升骤降,短暂愉悦后随之而来的是心慌嘴馋,迫使你不断吃零食、加夜宵。

长期如此,胃会被反复撑大难以复原,血糖、血脂、血压也会逐渐失控。

02

七分饱福利:护肠胃,抗衰老


1. 给消化系统减负担

七分饱时肠胃无需超负荷工作,能更高效地消化吸收营养,还能维持肠道菌群平衡。研究显示,长期过饱易引发胃炎、胃食管反流,而七分饱可降低这类风险。

2. 激活身体 “自噬清洁”

适度饥饿会启动细胞自噬程序,优先清除衰老、受损的细胞,相当于给身体“大扫除”。密歇根大学实验证实,这种状态能减少衰老相关蛋白,让衰老速度减缓 2-3%。

3. 稳血糖护血管

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研究发现,适度饥饿能切换身体供能模式,用脂肪酸替代葡萄糖供能,既平稳血糖又分解脂肪,降低心血管疾病风险

03

晚餐吃多比白天吃多危害更大?

正常情况下,夜间胃肠渐渐进入休息模式,消化液分泌减少、蠕动速度变慢。突然过量的晚餐与夜宵会突然打乱原本的节律,迫使即将休息的脏器开始工作。

晚餐过饱会使人感到腹部胀满不适,同时消化过程中的胃肠蠕动与消化腺液分泌的过程需要向大脑传递神经信号,使大脑处于兴奋状态,难以进入深度睡眠。

04

精准实操:3 步吃到七分饱



1. 餐前 “打底” 很关键

饭前 15-30 分钟喝 150-200 毫升蔬菜清汤,既能占据胃容量,又能激活消化酶活性。喝完汤先吃青菜垫肚,再吃主食和蛋白质,能减少高热量摄入。

2. 吃饭慢下来:等大脑接信号

胃向大脑传递饱腹信号需要 20 分钟,狼吞虎咽必然吃撑。建议每口咀嚼 20 次,用筷子放下的间隙给身体反应时间,避免 “胃撑爆了大脑还没察觉”。

3. 认准七分饱的 “黄金标准”

停下筷子后 5-10 分钟,仍觉得 “能再吃点但非必需”,就是精准的七分饱。切忌吃到 “一口都塞不下”,更别靠 “撑到打嗝” 判断饱足。

05

关键提醒:胃长期撑大不可逆

胃被长期撑大后,没有药物能让它完全复原。三高、肠胃病等生活方式病,靠保健品无法逆转,唯有坚持七分饱、慢进食、先汤后饭的习惯,才能从根源改善健康。

“穷养身体,富养精神”,真正的养生从好好吃饭开始。今天起,试着放慢筷子,留一分饥饿感,身体终将给你最实在的反馈。

(来源:中国食品网)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1-01

标签:养生   吃得   血糖   大脑   身体   信号   筷子   衰老   晚餐   神经   夜宵   胃肠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