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国资委全资控股的新凯来技术有限公司正在成为中国半导体设备产业的一股新兴力量。这家成立仅四年的公司在2025年湾区半导体产业生态博览会上展示了涵盖刻蚀、薄膜沉积、量检测等六大类产品线,每个产品系列都直指当前中国半导体制造业面临的核心技术瓶颈。与此同时,其子公司在EDA设计软件和超高速示波器领域也取得了显著突破,标志着中国在半导体产业链关键环节的国产化替代正在加速推进。
新凯来的快速发展反映了当前中国半导体设备产业的发展态势。在美国持续加大技术封锁的背景下,从刻蚀设备到量检测仪器,从薄膜沉积到物理气相沉积,中国企业正在半导体制造前道工艺的各个关键环节寻求突破。这种全方位的技术攻关不仅体现了中国对半导体产业自主可控的迫切需求,也展现了国资力量在战略性新兴产业中的重要作用。
六大产品线的技术突破
这家公司业务范围覆盖半导体设备的PVD、刻蚀、薄膜沉积等前道核心工艺设备,以及高端量检测仪器等
新凯来的产品布局展现出清晰的战略思路:集中攻克半导体制造中技术壁垒最高的前道工艺设备。每个产品系列都以中国名山命名,从技术参数来看,多数产品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在外延沉积设备领域,新凯来的"峨眉山系列"在8英寸硅基外延工艺中实现了膜厚均匀性±0.5%的技术指标,与美国应用材料公司的同类设备处于相同技术水平。这一突破具有重要意义,因为EPI设备的技术壁垒和市场垄断程度可与光刻机相提并论,全球前道EPI设备市场长期被美国应用材料公司和日本东京电子垄断,合计占据超过90%的市场份额。
在原子层沉积设备方面,新凯来推出的"阿里山系列"三款产品分别针对不同应用场景。其中阿里山1号搭配五边形平台和Twin腔领先架构,覆盖先进逻辑和存储前中后段介质薄膜应用场景,支持向未来先进节点演进。这类设备对于7纳米及以下先进制程的实现至关重要,目前全球市场主要由荷兰先晶半导体和日本东京电子主导。
物理气相沉积设备"普陀山系列"的技术亮点在于其多重电磁调控与高离化自电离等离子体技术,实现了高质量金属填孔能力。在这一领域,美国应用材料公司长期占据85%的市场份额,尤其在12英寸先进制程的铜互连沉积领域几乎处于独占地位,新凯来的产品为打破这一垄断格局提供了可能。
量检测设备的关键突破
表:光刻机制造关键核心领域国产化现状 来源:华金证券
值得特别关注的是新凯来在量检测设备领域的进展。这一领域被认为是半导体设备中国产化率最低的品类之一,全球市场长期被美国科磊、应用材料和日本东京电子垄断,三者合计占据超90%的份额。
新凯来的量检测设备包括明场缺陷检测、暗场缺陷检测、表面缺陷检测等光学量检测产品,以及原子力显微镜量测、X射线类量测等PX及功率检测产品。据公司方面透露,光学量检测产品基本完成客户侧验证,将于2025年进入量产状态,而PX量测产品已进入量产交付阶段。
更为重要的是,新凯来量检测装备产品线总裁郦舟剑表示,公司量检测装备在核心零部件上均实现了国产化。这一成就的意义不仅在于技术突破本身,更在于为中国半导体产业构建了完整的自主可控供应链基础。
子公司技术创新亮点
新凯来的技术布局还延伸到了产业链的其他关键环节。其子公司启云方专注于EDA设计软件开发,这一领域长期被美国新思科技、楷登电子和明导科技三大厂商垄断。EDA软件被誉为"芯片设计的母机",是半导体产业链的最上游环节,其国产化对于中国半导体产业的自主发展具有战略意义。
另一家子公司万里眼在超高速示波器领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该公司开发的新一代超高速实时示波器带宽突破90GHz,位列全球第二,将国产示波器性能提升到原有水平的500%。这一技术突破直接回应了西方国家禁止向中国出口60GHz以上实时示波器的技术封锁,为国内半导体、6G通信、光通信、智能驾驶等领域提供了关键测试设备支撑。
万里眼首席执行官刘桑透露,华为、上海交大等多家机构已成为其客户,产品可以稳定批量向客户提供服务。这表明国产高端测试仪器不仅在技术上实现了突破,在市场应用方面也获得了认可。
国资力量的战略布局
新凯来的快速发展模式值得深入分析。作为深圳市国资委全资控股的企业,新凯来体现了地方政府在半导体产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与民营企业相比,国资背景为新凯来提供了更强的资金支持和更长的投资周期,使其能够同时在多个技术领域进行大规模投入。
这种"全面开花"的布局策略与传统的专业化发展模式形成了鲜明对比。在半导体设备领域,多数企业通常专注于某一细分领域深耕细作,而新凯来则选择了横跨多个关键技术领域的综合性发展路径。这种策略的优势在于能够为下游客户提供更加完整的解决方案,同时也有助于在技术封锁环境下构建相对独立的产业生态。
从产业发展角度来看,新凯来的崛起也反映了中国半导体设备产业整体实力的提升。与北方华创、中微公司等传统龙头企业相比,新凯来虽然起步较晚,但其在多个细分领域同时取得技术突破的能力,展现了中国半导体设备产业的技术积累和人才储备已达到相当水平。
尽管新凯来在技术参数上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但从实验室产品到大规模商业应用仍面临诸多挑战。半导体设备不仅需要优秀的技术指标,更需要在长期稳定运行中证明其可靠性和经济性。客户对于新产品的接受通常需要经历漫长的验证过程,特别是在关键工艺环节,任何设备故障都可能导致巨大的经济损失。
此外,人才队伍建设也是新凯来面临的重要挑战。半导体设备行业需要大量具有跨学科背景的高端技术人才,包括材料科学、精密机械、电子工程、软件开发等多个领域的专家。如何在激烈的人才竞争中建立稳定的技术团队,将是决定新凯来未来发展的关键因素。
新凯来的发展轨迹为中国半导体产业的未来发展提供了重要参考。在技术封锁日益严峻的环境下,通过国资力量推动关键技术领域的集中攻关,可能成为中国半导体产业实现自主可控的重要路径之一。
更新时间:2025-10-19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