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香港澳门,中国还有一处租了99年的地方,如今叫啥名?

您可能听说过香港被英国租了99年,澳门被葡萄牙租了99年,但您知道中国还有第三块地方也被外国租了99年吗?

这块地方现在就在广东省,名字说出来您肯定听过——湛江。不过在百年前,它有个让中国人揪心的名字:广州湾。

这事得从清朝快散架的时候说起。1898年,大清刚被日本揍趴下没几年,北边闹义和团,南边列强虎视眈眈。

法国人这时候盯上了广东雷州半岛边上的一片好地方,那里水深港阔,全年不冻,法国军舰往那一停就能控制整个北部湾。他们拿着地图找清朝官员,张口就要租借"广州湾"。

可当时地图上压根没有"广州湾"这个地名!法国人其实是把雷州府吴川县南三都的一片小海湾,错认成了葡萄牙人地图上标记的"广州湾"。

这个乌龙闹得荒唐,但法国人硬是咬定就要这块地,还放出话:"不给就开炮。"最后划走的区域比原计划大了20倍,足足占了1300多平方公里,相当于两个新加坡。

签条约那天更憋屈。1899年11月,法国军舰开进海湾,炮口对着岸边。清朝谈判代表坐着小船去军舰上签字,海风把官袍吹得呼呼响。

条约上白纸黑字写着:租期99年,法国人在这里能驻军、收税、修铁路,中国官府反倒成了看客。

但法国人高兴早了。条约墨迹未干,当地百姓就抄起锄头鱼叉跟他们干上了。

最出名的要数南柳村吴氏家族,族里汉子们用抬棺材的杠子当武器,把法国兵撵得跳海逃命。这场仗打了半年,法国不得不增派三艘军舰,最后还是靠清兵帮着镇压才站住脚。

法国人在广州湾搞了四十多年,修了西式医院、邮局,还建起中国南方第一个飞机场。

但老百姓不吃这套,商铺坚持用杆秤不用法式天秤,渔民出海前照样给妈祖上香。

1943年日本人打过来,法国人连枪都没放就跑了,倒是当地游击队跟日军死磕了两年。

1945年8月15日,日本投降的消息传到广州湾,老百姓连夜缝了面青天白日旗。

等国民政府接收大员赶到时,发现城头早就飘满国旗——原来卖布的陈老板把店里所有蓝布白布都拿出来,带着伙计们通宵赶制了上百面旗子。

1946年元旦,这块被租借了47年的土地正式改名湛江,比港澳回归早了半个世纪。

如今走在湛江赤坎老街上,还能看到法国人留下的黄色小楼,但楼里飘出的是海鲜粥的香气。

霞山天主教堂成了网红打卡点,但礼拜天挤在教堂门口的,是等着买虾饼的游客。当年法国总督府变成了幼儿园,孩子们在百年榕树下唱着"我和我的祖国"。

要说这事给咱什么启示?看看地图就知道:香港澳门在珠江口东边,湛江在西边,三地刚好形成个三角。


当年列强以为抢了这三个支点就能掐住中国脖子,哪想到如今港珠澳大桥把这三角连成了金腰带。那些租借条约上的99年期限,倒像是给中国人定的倒计时——时间一到,该回家的都得回家。

不过您可能不知道,法国人当年在广州湾留了道"后手"。他们偷偷在条约里塞了句话:"若遇重大变故,租期可提前终止。"这话听着像给中国留活路,其实是给自己找台阶——后来二战爆发,法国本土都被德国占了,哪还顾得上远东这块飞地?

1943年日本占了广州湾,法国人连抗议电报都没发。倒是重庆国民政府硬气,直接宣布废除所有不平等条约,吓得日本人撤军时连档案都不敢烧。

湛江能提前52年回家,还有个关键人物不能忘——首任市长郭寿华。

这位留过洋的狠角色,上任第一把火就烧向法国殖民痕迹:把"贝丁路"改回"中山路","杜美街"改成"民主路"。最绝的是把法国人修的中央广场炸了重建,市民们扛着锤子铁锹连夜拆殖民雕像,石料全拿去铺了码头。

郭市长说得好:"殖民者留下的东西,有用的我们改造,没用的就地埋葬。"

再看如今的湛江港,当年法国人建的小码头,现在能停十万吨巨轮。南海舰队司令部设在这儿,航母山东舰常来驻泊。法国人当年做梦都想不到,他们强租的"远东煤站",成了中国挺进深蓝的跳板。去年湛江钢铁厂产钢量超过整个法国,霞山机场的航班量是殖民时期的300倍。

那些99年租约就像扎在中国身上的刺,拔得越早,伤口好得越快。湛江比港澳少挨了半个世纪的殖民,反而跑得更快——2023年GDP冲到广东第9,比法国人老家马赛还高。当年法国总督府门口挂的"自由平等博爱",现在看更像是给湛江人写的预言。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5-09

标签:历史   澳门   香港   中国   地方   法国人   广州湾   法国   条约   军舰   当年   雷州   远东   清朝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