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赋能慢性疲劳防治,佛中医举办国家级护理学习班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10月15日至18日,由广东省护理学会主办、佛山市中医院承办的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中医适宜技术在慢性疲劳综合征中的临床应用与推广”暨“中医护理专项技术资格培训班”在我院学术报告厅举办。10月16日,广东省护理学会副理事长周丽华、广州中医药大学护理学院院长邓丽丽、我院党委书记蒋开平等领导共同为培训班启幕。

本次培训聚焦慢性疲劳综合征这一现代常见健康问题,以中医适宜技术为核心内容,致力于系统提升中医护理技术在慢性疲劳综合征防治中的规范应用与推广。来自全国各级医疗机构的近200名护理骨干齐聚一堂,共学共进。

广东省护理学会理事长成守珍十分关心医院对中医护理工作的推进及学习班的举办情况,通过视频连线寄语学员通过此次培训掌握技术精髓,在中医专科、专病和专项技术的推进以及在适宜技术的推广方面贡献一己之力。

周丽华在会上强调,中医适宜技术标准化、操作规范化、人才专业化,是保障疗效与安全、推动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希望本次培训成为赋能平台,激发中医护理在科研转化与临床推广中的更大潜能。

蒋开平代表医院向与会领导、专家及学员表示热烈欢迎。他表示,作为佛山市中医适宜技术推广指导中心和培训基地,医院将持续发挥平台优势,推动优质医疗技术下沉基层,服务更多人群。他鼓励学员以“空杯心态”投入学习,实现“以学促干、以干促能”。

培训紧扣“慢性疲劳综合征”主题,围绕辨证思维、技术规范、体系构建、特色技法等核心内容展开深度教学。在专题讲座中,成守珍提出以护理学科建设为核心,积极构建“十、百、千”中医骨干人才培养梯队,依托技能培训基地、护理学院和护理学会等平台,强化中西医结合的护理实践与科研能力,培养兼具中医底蕴与创新能力的专业人才,推动中医护理事业高质量发展。广东省中医护理质控中心主任林美珍教授以《中医适宜技术的规范应用与安全防范》为题,系统梳理了操作要点,强调评估与适应证把控,并结合案例强化学员的安全防范意识。邓丽丽教授则在《辨证施护思维赋能,临床护理双提升》中,深入讲解了八纲、脏腑等辨证方法,助力提升学员临床评估与个体化施护能力。我院护理部主任黄少娟则分享了《中医适宜技术培训体系的构建与应用》,详解如何构建中医适宜技术“理论、实践、考核”三阶认证与“基础、中阶、高阶”技术三级分类管理体系,提出三年培养“千名护理技术骨干计划”,为基层系统化培育“会操作、善应用、能推广”的护理人才,推动护理价值从个体疗效向群体健康拓展。

此外,多位专家还围绕针刺、灸法、推拿、耳穴、膳食调理、功法等专项技术展开讲解,多角度展现中医“整体观念、辨证施治”在临床中的独特价值。

为强化学习成效,本次培训班创新设置了为期一天的“工作坊+单项技能考核”环节。围绕耳穴压豆、隔物灸、小儿推拿三项中医特色技术,近20名导师分组进行现场系统讲解、规范示教与“手把手”指导。学员分9个小组,轮转式参与三项技术的实操训练。考核环节则在分成12组在12间标准化考室进行,由中医护理专家精心设计临床案例,实行逐人逐项考核制,确保人人过关。通过“理论+实践+考核”闭环式培养,有效推动学员从“学会”到“会用”的转变,这一严谨务实的教学设计赢得了学员们的广泛好评。

工作坊

黄少娟在考核后总结,这次培训班不仅是我市中医适宜技术培训推广的重要节点,更是中医护理专科化、标准化建设的具体实践。未来,佛山市中医院将继续在市中医适宜技术推广指导中心和广东省护理学会的指导下,进一步完善中医适宜技术培训推广体系建设,推动中医药服务深入基层、社区和家庭,为中医护理高质量发展注入更多佛中医护理智慧与力量。

来源:护理部

摄影:邱果、刘瑞南

佛山市中医院全媒体团队出品

点分享

点收藏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0-31

标签:养生   中医   学习班   疲劳   适宜   技术   学员   广东省   培训班   佛山市   护理部   综合征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