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德市第二人民医院##常德头条#
2025年11月6日清晨,常德市第二人民医院产科上演了一场与时间赛跑的生死救援:孕37周的孕妇刘女士(化名)胎心突发降至50次/分,产科团队联动多学科紧急处置,仅用15分钟便完成紧急剖宫产,成功挽救母婴生命。
据悉,刘女士因产检发现脐血流异常,于11月4日入院接受吸氧、补液治疗,住院初期胎心及胎动监测均正常。11月6日7时30分,值班助产士常规胎心监测时,突然发现胎心异常——这是急性胎儿窘迫的危急信号。
“立即启动紧急抢救!”随着第一声预警,产科团队迅速行动:医生现场评估后决定紧急剖宫产,一边安抚孕妇并指导其左侧卧位吸氧,一边同步下达指令:通知麻醉科、手术室备好抢救设备,呼叫新生儿科到场准备复苏,向家属说明情况并完善手术签字。
从胎心异常发现到手术启动,各环节无缝衔接,产科、麻醉科、新生儿科多学科团队迅速集结。
最终,随着一声清脆啼哭,胎儿顺利娩出并转危为安。从识别危急情况到胎儿娩出,全程仅耗时15分钟,这场“生死时速”的救援,用专业与高效换来了母子平安。
目前产妇术后恢复良好,新生儿在新生儿科接受进一步观察治疗。
急性胎儿窘迫是分娩期危急症,及时识别是抢救关键。其典型表现包括:
1.胎心异常:缺氧早期胎心>160次/分,严重时<120次/分,伴晚期减速或变异减速;
2.羊水污染:羊水呈黄绿色(Ⅱ度)或棕黄色(Ⅲ度),提示胎儿缺氧;
3.胎动异常:初期胎动频繁,随后逐渐减弱甚至消失;
4.酸中毒:胎儿头皮血pH<7.20,提示严重缺氧。
脐带绕颈、胎盘早剥、宫缩过强、产妇休克等均可能引发该病症。一旦发生,需立即让产妇左侧卧位、吸氧,停止使用缩宫素,并根据宫口开放情况选择紧急剖宫产或阴道助产,同时做好新生儿复苏准备。
随着三孩政策推进,高危孕产妇数量攀升,对产科急救能力提出更高要求。紧急剖宫产的“决定手术至胎儿娩出时间(DDI)”有明确规范:Ⅰ级(孕妇或胎儿即时生命危险,如本次胎儿窘迫)需控制在30分钟内;Ⅱ级(有损害征象但无即时危险)控制在30-60分钟内。
临床常说的“5分钟剖宫产”,并非精确时间,而是指面对子宫破裂、羊水栓塞等极危情况时,以最快速度完成手术的急救理念,核心是最大限度降低母婴风险。

湖南医聊特约作者:常德市第二人民医院 妇产科 朱燕芳
关注@湖南医聊,获取更多健康科普资讯!
(编辑ZS)
更新时间:2025-11-17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