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A股迎来季度末交易日,但不知道大家会不会发现,盘面和直观有很大区别。
三大指数集体回调,上证指数下跌0.81%,创业板指跌幅达2.31%,科创50亦跟随下行。

表面看,市场情绪有所降温,但结构上却呈现出明显分化:两市超3700只个股上涨,上涨家数为本周最高,中小市值品种表现尤为突出。
其实,并非偶然。
回顾整月走势,我们发现,市场正在经历一轮从权重主导到结构活跃的节奏转换。
我们可以从三个维度来理解当前的市场逻辑:市场节奏、哪个板块逆势上涨、11月市场规律。
10月整体来看,上证指数上涨1.85%,一度站上4000点,反映出在素材预期和流动性支持下,大盘蓝筹板块阶段性占优。
然而,到了这周下半周,前期涨幅较大的权重品种(AI科技)出现一定获利回吐,这方面也直接把成交量整体缩量,显示出市场短期进入整固阶段。
与此同时,北证50月涨幅超过3.5%,中证2000指数年内累计上涨32%,微盘股指数更是连续10个月录得正收益,年内涨幅达77%。
这一系列数据表明,在大盘指数高位震荡的背景下,资金正积极寻找具备弹性空间的方向。
但是大家也别太担心,因为这种轮动本质上是市场运行的正常节奏。
尤其在季末阶段,机构调仓、题材活跃度提升,为中小盘提供了更好的表现环境。
另外一点,就是当部分权重板块估值修复到位后,资金会自然向估值相对合理、成长性突出的中小市值公司倾斜,这样说明当前市场资金对未来行情还是比较有信心。
尽管今日算力硬件链(如CPO、存储、半导体)出现回调,但支撑本轮行情的两大主线——AI应用与创新药。
1、AI应用
OpenAI近期发布Sora 2.0,并同步推出Sora APP,支持用户对视频内容进行二次创作、植入虚拟形象并实现社交分享。
这一变化标志着AI视频正从“技术演示”迈向“大众化创作平台”,内容生产门槛显著降低。
从这个趋势来看,AI视频有望深度赋能影视、游戏、IP运营等领域,推动内容产业效率提升。
另外就是前面AI办公的行业龙头三季报业绩出来,超预期,也直接带动市场资金对AI应用的关注。
从资金结构来看,AI投资主线可能正从算力基础设施,逐步延伸至内容生态与商业化场景,而这一链条中,许多具备技术或内容优势的中小型企业或迎来发展机遇。
2、创新药
2025年医保谈判正在进行中,抗肿瘤药、慢病药物为本轮谈判重点。
值得关注的是,今年首次引入“商保创新药目录”机制,探索医保与商业保险在创新药支付上的协同路径。
这一机制有助于缓解单一支付体系的压力,为高价值创新药提供更灵活的准入和定价空间。
长期来看,有利于提升药企研发回报预期,增强行业创新动力。
此外,全球流动性环境趋于宽松,美联储进入降息周期,对高研发投入、长周期回报的创新药企形成估值支撑。
历史数据显示,在利率下行阶段,全球生物医药资产往往表现相对稳健。
当前,具备真正研发能力的创新药企业,或迎来基本面与估值的双重改善窗口。
从历史经验看,11月往往是跨年度行情的重要观察期。
三季报披露结束后,市场进入业绩真空阶段,资金对政策预期、产业趋势和成长弹性的关注度提升,中小市值品种因题材丰富、灵活性强,往往表现活跃。
Wind数据显示,过去五年中,万得微盘股指数在11月上涨概率较高,且常出现具备较强弹性的标的(历史统计仅供参考)。
而今年以来,微盘股指数已连续10个月上涨,反映出市场对成长性和灵活性的持续偏好(历史收益不预示未来表现)。

中证2000指数年内呈现“五阴五阳”的震荡上行格局,累计涨幅达32%,显示出结构性行情仍在延续,只是主线在不断轮动。

当前环境下,具备技术突破、模式创新或政策支持的小市值成长股,仍具备较强的关注价值。
综合来看,10月市场在指数层面呈现震荡整固,但个股活跃度显著提升,反映出资金在寻找新的发力点。
短期看,权重板块进入休整,中小盘可能迎来表现机会。
长期看,流动性环境与市场结构的变化,使得具备真实成长潜力的公司更受青睐。
当然,大家也不妨放下对指数短期波动的过度关注,转而聚焦产业趋势与公司质地。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绝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引导或承诺,仅供学术研讨。
如果觉得资料有用,希望各位能够多多支持,您一次点赞、一次转发、随手分享,都是笔者坚持的动力~
更新时间:2025-11-02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