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孩子的数学总是学不好,这不是孩子笨,而是可能小时候被 “搞崩溃” 过,可能是被老师、父母的严格要求吓到了,导致思维转不过来。
可以做一个简单的测试:随便问他一首古诗,比如《将进酒》的第一句,孩子会说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 ,家长马上追问孩子 “你确定是这句吗?”,孩子如果支支吾吾由于,家长会发现,这类孩子不是不够聪明,而是心里有恐惧。
其实,数学、理科等需要逻辑的科目学不好的孩子,大多长期泡在紧张、恐惧的氛围里,反应变慢,成绩自然上不去。
有很多这样的孩子:你拿一道简单题问他,他开始有答案,当你质问 “你确定吗?”,他就犹豫了,赶紧换一种回答;你再问 “这次是对的吗?”,孩子更不坚定了,但孩子平时很聪明,就是从小被严格的家人吓怕了。
光找问题不行,得解决。核心是给孩子 “确定感”:不管是考试还是生活琐事,不确定的事情别让他做;
每天做一道题,耐心等他想。比如:问 “-2 的绝对值是 2,2 的绝对值是什么?绝对值是 2 的数有哪些?”,等他慢慢说出 “正负 2”,你再跟他确认 “对吗?是不是只有这两个?”,最后给他肯定,像吃定心丸一样,帮他重塑信心。
别总想着靠补课。遇到有耐心、懂得帮助孩子树立信心的老师还好,如果遇到只讲题还打击孩子的老师,孩子只会更讨厌这门科目,越补越差。
不补课也可以,但家长必须要有耐心,如果孩子怕成这个状态,家长还没耐心,孩子很可能会躺平甚至自闭。
很多孩子小学成绩好,初中、高中突然掉下来了,就是因为小时候被过度要求,透支了信心。
就算孩子现在是初中阶段,还在补小学、初一的课程也别慌,熬几个月,等孩子信心上来了,成绩自然会突然爆发,而且能稳住。要知道,孩子缺的不是能力,是信心,有信心的孩子,做题速度是恐惧孩子的上百倍。
教育不是把孩子扔到残酷环境中,而是给孩子一个安全的环境,让他在这样的环境里成长,再进入社会,这才是真正的教育。
更新时间:2025-09-22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