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个月前,他还是特朗普口中被提及12次的"明星"朋友。
如今马斯克却面临被驱逐出境的威胁,美国党还没党纲就可能要凉了。
从第一朋友到政治弃子,马斯克用48小时体验了什么叫世态炎凉!
作者-水
先说说马斯克的辉煌时刻。半年时间,他在效率部砍掉了13.5万联邦员工。特朗普胜选演讲里12次提到他的名字,那时候真是风光无限。马斯克给特朗普捐了2.77亿美元,成为史上最大个人捐款人。
这已经不是支持了,这是把命运绑在了一起。
不过呢,好景不长。大而美法案一出来,直接踩了马斯克的红线。电动车补贴没了,债务上限还要再加5万亿。
说实话,马斯克这次是真急了。对他来说,这简直是要了命。特斯拉和SpaceX的商业模型,高度依赖联邦贷款支持和绿色税收政策。
6月30日,马斯克发出最后通牒:"如果这个疯狂的支出法案通过,美国党将在第二天成立。"很多人以为他只是开玩笑,结果7月5日马斯克说到做到。
建党威胁刚发出去,48小时不到,特朗普就翻脸了。这就导致了一场前所未有的政治大地震。曾经的座上宾,如今连门口都进不去。
除此之外,制度这道墙可不好翻。你知道吗,历史很残酷。美国第三党想成功?不足5%的概率。这可不是开玩笑的。
政治舞台上只有两个主角,想挤进来的配角基本都是炮灰。更要命的是,美国这套"一家独大,其他全都靠边站"的赢家通吃制度。
哪怕你拿到20%-30%的选票,最后还是可能一个席位都捞不着。历史上自由党在全国有65万注册选民,结果连一个联邦席位都没拿到。
乔治敦大学的专家说得很直接:"小党几乎不可能在美国制度中获得实质地位。"这就是现实,制度这台机器碾压过来,个人再厉害也没用。
马斯克的美国党到目前为止,连基本的注册都没完成。按美国法律,政党要合法存在,得先召开党代会,选出临时官员。
还要制定党纲,完成州与联邦的注册程序。马斯克的"党"现在只是个想法。甚至连真正的成员名单都没有,就是在社交平台上喊了一嗓子。
虽然124.9万人参与投票,65.4%支持建党。话说回来,民意支持是一回事,制度认可又是另一回事。
各州对第三党登记要求极高,有些州要求候选人必须有固定住所。有些还要提前几年注册,对马斯克来说,这套程序几乎是高墙。
真是屋漏偏逢连夜雨。就在马斯克忙着搞政治的时候,欧盟关税来了个意外一击。欧盟宣布对中国进口电动车征收最高38.1%的临时反补贴关税。
特斯拉虽然是美国公司,但也被列入征收名单。原因很简单,特斯拉上海工厂是全球最大产能基地。
大量出口到欧洲的车都贴着"Made in China"的标签。欧盟的做法,是针对在中国制造的所有品牌,一视同仁。
有一说一,这个结局谁都没想到。马斯克本来想在政治上翻身。结果商业上又被补了一刀,这就是全球化的风险。
你的商业帝国再大,也抵不过单一国家政治环境的变化。Model 3和Model Y在欧洲可是销量冠军,这一下子成本就上去了。
马斯克现在是前有狼后有虎,左右都不是人。在美国被特朗普威胁驱逐,在欧洲被关税政策打击。
更让人意外的是,民主党对马斯克建党居然没明确表态。对他们来说,马斯克动摇共和党票仓,等于送来意外之喜。
如果共和党在关键州失血,民主党自然会坐收渔利。这也是特朗普最忌惮的地方,两面受敌的滋味不好受。
很多人以为马斯克建党是意气用事,其实更像一场商业自保。马斯克曾经是特朗普的金主,如今两人又成了敌人。
在经济上,马斯克虽然是世界首富,但得罪了掌权的特朗普。肯定不会有什么好果子吃,政府光是砍掉合作订单,就足以让他损失惨重。
说到底,这更像是一场风险对冲策略。与其被动挨打,不如主动搅局。与其被排挤边缘,不如自己成为搅局者。
马斯克没有野心要当总统,他更关心的是选票的杠杆效应。他表示美国党将从小处着手,在2026年中期选举中专注获得关键席位。
目标是拿下2-3个参议院席位、8-10个众议院席位。鉴于共和党和民主党目前在两院占据的席位差距微乎其微。
这足以作为对争议性法案的决定性投票,成为政治天平上的砝码。这本来是一套精密的算盘,不过现实比想象要骨感。
特朗普的策略很简单,先打掉马斯克的资金,再切断舆论阵地。随着特朗普与马斯克交恶,政府可能削减SpaceX的军工合同和NASA订单。
特朗普曾表示:"节省数十亿美元预算的最简单方式,就是终止马斯克的政府补贴。"到那时,马斯克再想谈条件,就没多少筹码了。
马斯克手里的唯一武器,是选民。美国党能否在中期选举里拿到议席。成为他最后的防线。他的逻辑大概是:哪怕只拿下两个席位。
就能在国会形成"关键票"。可一旦进入制度障碍,再多资金也未必管用。马斯克很聪明,他瞄准了特朗普的"MAGA"支持者。
在成熟的政治制度面前,再成功的商业天才也可能碰得头破血流。这不是政治野心的膨胀,更像是一场精心计算的风险对冲。
2026年的中期选举将是这场博弈的真正考验,无论美国党最终成功与否,马斯克已经撬动了美国政治的一条裂缝。
你认为马斯克的美国党最终会成功吗?在评论区说说你的看法,这场商业巨头与政治制度的较量,究竟会以什么方式收场?
更新时间:2025-07-12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