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岁半的儿子第N次把同学推倒在地,幼儿园老师委婉暗示"要不要去看看心理医生",今天一个家长向我咨询,其实对于语言发育迟缓宝宝,那些看似攻击性的推搡,都是说不出口的"妈妈帮帮我"。
据相关儿童行为临床记录显示,约68%语言发育迟缓幼儿,会通过肢体动作替代语言表达。家长跟我说:我儿子在幼儿园推人的场景有惊人的规律性:每次都是他想要玩积木但说不出口时发生。这与发育行为科提出的"需求-挫折-动作代偿"行为链条完全吻合。
这类孩子往往具备三个特征:
心理学表明:每种情绪的背后,都潜藏着一个心理需求。当你发现宝宝总用推人来表达时,不妨蹲下来看着他的眼睛说:"妈妈知道你很想说话,我们慢慢来。"根据孩子这个情况,我为其提供了阶梯干预方案:
2. 创造成功表达体验
曾和北京儿童医院主任沟通,超过83%的"推人行为"被错误归类为品行问题,对于孩子语言发育迟缓的一些误区,家长们一定早重视:
误区1:"贵人语迟"的侥幸心理
确实有部分孩子属于"语言爆发型",但临床标准很明确:如果18个月仍无功能性短语(如"妈妈抱"),就需要专业评估。
误区2:将社交障碍等同于自闭症
语言发育迟缓儿童与自闭谱系的核心区别在于:前者有强烈的社交意愿(比如孩子会主动拉人衣角),只是缺乏表达能力。
误区3:等长大就好了
从我接触的案例来看,很多家长就是抱着这种侥幸心理,而错过了语言发育敏感期,通常孩子一周岁开口,虽然个体发育会存在差异,但如果发育晚于标准6个月,家长就应抓紧干预,孩子三岁前的大脑可塑性非常强,三岁大脑发育完成80%, 同时3岁前也是语言的敏感期,所以,当意识到孩子有问题时,一定要抓紧前三年,年龄越大越难改善。
#孩子语言发育迟缓##育儿#
我发布了很多提升孩子语言的训练方法,如想系统学习,也可订购专栏:《如何让宝宝说话,远离孤单》:
点击下面图片《如何让宝宝说话,远离孤单》,即可订购!
更新时间:2025-09-23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