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大跌300亿后放量砸盘?看懂这3个信号,现在是牛市送钱时刻

近日早盘的A股行情把不少人吓懵了:前15分钟缩量300亿,紧接着400亿抛单集中砸向科技板块,跌幅榜一片绿油油。

估计评论区早有人备好台词要“教训”敢喊加仓的人,但懂行的都知道,牛市里这种侥幸后的情绪崩溃,本质上就是送钱的机会。

那些在恐慌中割肉的,恰恰踏空了最关键的进场节点。

信号一:盘面数据不会说谎。

先看板块细节:本轮牛市6、7月份率先启动的PCB、CPU等创业板权重,虽然跌得猛但缩量严重,这根本不是机构出货的迹象,明显是在等三季报落地的观望行情。

再看锂电龙头,业绩确定性摆在那,跌下来纯粹是涨多了的正常回调。

更关键的是,早盘所谓的“老登股”想站出来救场却带不动人气,这反而印证了核心逻辑,现在是科技牛市,科技歇菜了大盘才会真垮,而眼下这顶多是中场休息。

想想2019到2021年的新能源牛市,指数中旬就见顶,龙头却硬撑到12月才熄火,主线的韧性从来都超出短期情绪。

有人说指数大跌、涨跌比难看,这是牛市见顶的信号?但仔细对比会发现,今天的涨停跌停比和涨跌比,其实和昨天没本质区别,昨天指数看着温和,反而藏着更多侥幸。

信号二:技术面更直白。

不少优质科技股已经跌到20天线甚至30天线,这都是经典的反弹支撑位。做短线的做T性价比拉满,中长线布局更是踩准了节奏。

信号三:短期看不懂就看长期。

这轮行情站在康波周期从萧条到复苏的节点上,叠加AI浪潮的暴击,根本不是小打小闹。

从地产、互联网到移动互联网,首富变迁早把时代脉络写清楚了,现在轮到AI登场:算力大模型让机器有了“大脑”。

人形机器人、自动驾驶、智慧医疗全被激活,这是制造业大国向科技强国转型的必答题。

这轮牛市的核心叙事就是“中国科技资产全球价值重估”,光靠情绪撑不起这么大的盘子。

再看巴菲特指标(资产证券化率)才75%,经验告诉我们,没到100%之前谈牛市到顶都是空谈。方向上不用纠结,认准科技就对了。

信心不足的可以选科技指数,相当于买了一篮子机会;想精挑细选的就看估值,不管是有业绩支撑的还是有预期的,横向跟同行比、纵向跟自己比,只要PB、PE、PS、PEG这些指标在合理区间,都是潜力股。

那些喊着“科技完了”的,要么是没看懂时代趋势,要么是被短期波动冲昏了头。

股市的钱从来不是给胆小鬼赚的,更不是给情绪用事的人赚的。纪律才是核心:该追的时候忍住,该扛的时候别逃,在别人最恐惧的时候捏着鼻子加仓。

今天的放量砸盘,砸出的是恐慌,更是机会。记住,康波周期的复苏不会因为一天的大跌逆转,AI的浪潮更不会因为短期回调熄火。

现在要做的不是盯着跌幅榜发愁,而是拿着估值工具挑标的,毕竟牛市里的每一次大跌,都是给有准备的人送钱。

#上头条 聊热点##我要上头条##热点##头条##经济##财经##A股#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0-21

标签:财经   牛市   信号   时刻   科技   情绪   指数   热点   跌幅   核心   机会   涨跌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