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7日晚,第二十七届哈尔滨冰雪大世界启动造雪,园区内多台造雪机同步运转,空中飘起密集雪雾,地面逐渐堆积起用于雕塑的雪材,新一季冰雪景观建设拉开帷幕。
造雪过程需持续监测气象条件,工作人员根据实时风向、湿度调整设备参数,以保证雪的密实度和黏性,若湿度过高或风向突变,雪质可能变松软,影响后期雕刻的稳定性。

现场造雪机持续喷出雪雾,形成连绵雪堆,这些并非普通自然雪,而是专为雕塑定制的人造雪,首批达标雪料已运往东检票厅外侧场地,将用于制作本届首个大型雪雕“童话小马一家”,该设计造型活泼,预计亮相后会引起游客关注。
本届园区总面积120万平方米,计划使用冰雪总量40万立方米,这些冰雪将逐步转化为各类建筑与雕塑,形成规模宏大的冰雪景观群。

造雪设备通过雾化水珠并喷射至低温空气实现造雪,关键在于控制冰晶颗粒的粗细与密度,温度低于-25℃时雪质过干,高于-15℃则成形困难,需要经验丰富的操作人员全程调控。
冰雪建造周期紧凑,施工人员常在凌晨开工,每日持续工作十余小时,他们在低温中完成采冰、砌筑、雕刻等工序,确保园区按期开放。

哈尔滨冰雪大世界历经27届发展,已成为冬季旅游的标志性项目,不少游客从造雪阶段就开始关注建设进展,提前安排行程以便观赏完整的制作过程。
本届以童话为主题,除主雪雕外还规划了互动娱乐区,游客可在冰砌城堡中穿行,或体验冰制滑梯等设施,感受独特的寒地游玩体验。

关于冰雪景观的偏好,游客各有选择,有人喜欢晶莹的冰建筑,有人钟情生动的雪雕,也有游客更青睐可参与的冰雪娱乐项目。
冰雪大世界的建设融合了工艺技术与自然条件,从造雪到雕刻,每个环节都影响最终效果,施工团队需在严苛环境中保持精细作业,才能实现设计蓝图中的景观效果。

对初次到访的游客而言,合理的游览准备能提升体验,包括保暖装备选择、游览时段安排以及热门项目的参与顺序等细节,都值得提前规划。
随着造雪工作持续推进,更多冰雪结构将逐步呈现,园区建设预计持续数周,最终在开园时形成完整的冰雪艺术景观群。

消息一出,评论区立马就热闹起来了。
“哈尔滨的冬天虽迟但到,但冰雪大世界的雪是准时准点!这造雪机一响,年的味道就开始浓了。”
“作为一个没见过真雪的南方人,看到造雪机工作都觉得好神奇!原来我们看到的雪雕是用这种‘特制雪’砌起来的,还讲究干湿度和黏性,真是隔行如隔山,长知识了。”
“看到说工人师傅要顶着寒风连夜干活,真的太不容易了,我们到时候去玩得开开心心,背后是他们的辛勤付出,必须点个赞!”
“造型太可爱了,我家孩子肯定喜欢,已经列入寒假旅行必打卡清单!”
“就等着开园了,每年都有新惊喜,规模还这么大,120万平米,够逛一天了!”
如果今年冬天你去哈尔滨冰雪大世界,你最想体验的是什么?是挑战一下刺激的冰滑梯,还是和“童话小马一家”这样的巨型雪雕合个影,或是就想尝尝东北的冻梨、马迭尔冰棍是啥味儿?快来评论区说说你的冰雪心愿吧!
信源:央广网
更新时间:2025-11-19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