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
7月29日,据深圳发布消息,“深圳疾控-华大智造联合实验室”对4例基孔肯雅病毒感染者进行测序溯源,结果显示,1例本土及1例输入病例感染的病毒属于基孔肯雅东中南非型,另外2例境外输入病例感染的病毒属于基孔肯雅亚洲型。需结合人群流行病学调查结果,对上述基因组溯源结果做进一步判断。
“快速基因测序有助于了解本次流行的基孔肯雅病毒遗传背景,为疫情防控留下基础数据,测序溯源结果显示的2种分型,很可能说明目前广东流行的基孔肯雅热有多个不同的输入源。”7月29日,南方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教授赵卫告诉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
北京佑安医院感染科主任医师李侗曾也向记者表示,在全球范围内来看,基孔肯雅病毒有4个亚型,西非型、东中南非型、亚洲型和印度洋谱系型。此波流行的基孔肯雅病毒最初输入源或许分别来自非洲和东南亚。
传播基孔肯雅病毒的伊蚊。中国疾控中心图
针对大众关心的病毒变异问题,赵卫告诉记者,从目前的疫情通报情况看,广东感染者仍全部为轻症,尚不能说明基孔肯雅病毒在广东流行的过程中出现变异。他进一步解释:“病毒尤其是RNA病毒在传播的过程中,基因大概率会出现变异,这几乎在所有的病毒传播过程中都会发生。即便发现基因变异,也无法明确对防控工作的影响,更重要的是基因变异能否改变病毒的生物学特性,只有改变了病毒致病性和传播能力的变异才更有评估价值。”
李侗曾也认为,目前来看,基孔肯雅病毒的临床表现、致病力、传染性都不会有太大变化,即使后期病毒出现变异,也不会对临床的防控和治疗产生影响。针对该病毒的主要防控措施仍然为防蚊灭蚊。
本文来自【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更新时间:2025-08-02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