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的好听是来印度比赛的,说的不好听就是来“渡劫”的!
国乒从印度捧回双冠后,收拾完行李就直奔机场,连夜往家赶,谁都能看出来,这地方是真待够了。
可刚回国就得备战,休息时间满打满算才12天.......
谁能想到,拿冠军的难度,竟比不上在印度“生存”的难度。
国乒10月9日抵达时,20多个小时的航程还没缓过来,就被当地环境结结实实地“上了一课”。
后勤人员刚出机场就发朋友圈吐槽:“空气辣眼睛,吸一口像吞了胡椒粉”。
到了官方酒店更傻眼:水龙头拧开流出黄黑色的水,得放20分钟才勉强变清。
还好队员们早有准备,从国内自带了过滤花洒,没备着的只能用矿泉水洗漱。
教练邱贻可更无奈,双人间的两张床紧得像粘在一起,他和体能师只能挤着睡,窗外望去全是低矮棚屋。
这条件,真是还不如国内县城招待所。
比赛场馆堪称“大型意外现场”,开赛头一天还在连夜赶工,地胶没铺平、电子屏闪不停,工人扛着梯子在场地边刷油漆,和热身的运动员擦肩而过。
孙颖莎打半决赛时,头顶屋顶突然漏水,水滴顺着灯线往下淌。
王曼昱更倒霉,躺在地上拉伸时,一泡鸟屎“精准空降”在脚边,抬头只能看见裸露的电线和忽闪的灯泡,吓得她赶紧弹起来。
要知道,这已经是本次赛事第三次出现“鸟屎袭击”了。
最离谱的是赛场“不速之客”。
男团决赛打到关键分,一架无人机突然低空掠过球台,螺旋桨声盖过了球拍撞击声,林诗栋吓得暂停发球,抬头确认安全后才继续。
连解说都懵了:“这是比赛还是航模表演?”
更戏剧的是,没过多久一只青蛙跳进场地角落,被志愿者慢悠悠捉走,保安却面无表情,仿佛这是常规流程。
38℃的高温加90%的湿度,场馆空调形同摆设,队员们的比赛服拧得出水,王楚钦擦汗的毛巾能当“吸水泵”,只能攥着塑料袋装湿毛巾,画面又心酸又好笑。
饮食和颁奖环节更是槽点满满。
当地提供的咖喱手抓饭没几个人敢碰,国乒早有准备,提前空运了200箱矿泉水和一堆速食,方便面、能量棒成了“三餐标配”,连治腹泻的药都备了三大箱。
颁奖时,林诗栋拿到鲜花下意识闻了闻,结果当场干呕,转头想塞给周启豪,对方像躲病毒似的赶紧躲开。
他不死心又去闻吉祥物,鼻子刚凑过去就吐舌头,那副嫌弃的模样被拍下来,成了全网播放千万的表情包。
即便在这样的“渡劫”环境里,国乒还是把男团、女团冠军稳稳揣回了家。
孙颖莎对阵日本队时,15分钟就以3-0速胜,赛后只轻描淡写说“节约能量”,却没人知道她赛前差点因闷热中暑。
王楚钦在决胜盘9-10落后时,顶着场馆噪音连得3分,下来才发现后背的汗把队服印出了白盐渍。
用教练组的话说:“对手是来比赛的,我们是来‘闯关’的,能赢全靠咬牙扛。”
夺冠当晚,全队就定下连夜回国的机票,连庆功宴都省了。
20多个小时的转机路上,队员们没闲着,要么翻看比赛录像复盘,要么在机舱里做拉伸——毕竟休息时间实在太紧张。
回到国内的时候,队员们眼睛里都有血丝。
可没人敢真的休息,因为10月28号WTT蒙彼利埃冠军赛就要开始了,满打满算只有12天的备战时间。
这场比赛含金量可不低,总奖金50万美元。单打冠军能拿4万美元奖金,还有1000点世界排名积分,对年底的排名至关重要。
这是2025年倒数第二站冠军赛,各国都派了最强阵容。
队里没给大家放长假,第二天就集合训练了。
孙颖莎练发球练到胳膊酸,王楚钦专门加练了反手技术,就为了应对欧洲选手的强力冲击。
教练组更忙,连夜分析蒙彼利埃赛事的对手资料,制定针对性战术。
更要命的是,蒙彼利埃比完赛,11月7号全运会又要开始了。
到时候队员们得赶回国内,代表各自省份参赛。
王楚钦要代表北京队打男单和男团,跟马龙、闫安并肩作战;孙颖莎是河北队的核心,要冲击金牌;王曼昱则要带领黑龙江队争冠。
全运会的激烈程度可不比世锦赛差。
奥运冠军陈梦要复出,代表山东队参赛;刘诗雯这些老将也会回归。
到时候国乒队友变对手,每一场都是硬仗。
虽然赛程密集得让人喘不过气,但队员们都没抱怨。
孙颖莎接受采访时说:“拿了冠军更得努力,后面的比赛更重要。”
王楚钦也说:“休息少点没事,只要能赢球就行。”
现在训练馆里,每天都能看到队员们挥拍的身影。
从印度的糟糕环境里拼出来的冠军,让大家更珍惜每一次比赛机会。
国乒连夜回国的样子,藏着所有运动员的不易。
糟糕的环境没打垮他们,密集的赛程更不会。
期待他们在蒙彼利埃再拿冠军,也等着全运会上的精彩对决。
毕竟,这就是中国乒乓的底气!
对此,您怎么看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更新时间:2025-10-19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