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真州府和仪征大码头首席摄影师周晓明2025年8月17日摘编《仪征发布》微信公众号平台发布的信息:铜山高耸于我市西北部,是“苏中第一峰”,因汉代吴王刘濞在此铸铜炼币得名。这里森林覆盖率高达91.59%,是宁镇扬城市群的“绿肺”与核心生态区。尤为可贵的是,它未被开发,始终坚守生态底线。这背后,是我市生动演绎“两山”理念,以“一山一策”精准发力的生动实践。
雨后的铜山宛如绿意氤氲的秘境,空气中弥漫着泥土的芬芳,蝉鸣声与鸟叫声交织成美妙的乐章。
绵延的山体仿佛是大地母亲舒展的臂膀,将胥浦河、白鹭湖环抱其中。
市民俞先生告诉记者:“我们是仪征本地人,听朋友推荐说这边空气特别好,所以特地过来感受一下。”
铜山的好生态不是与生俱来的,更不是一朝一夕造就的。上世纪五十年代末,铜山土地贫瘠,植被稀少,是生态建设让它摇身一变,成为了森林公园。
生态好了,也吸引了更多候鸟来此过冬、繁育。自2024年铜山鸟类AI自动识别系统运行以来,共记录鸟类16种,均属于“三有保护动物”。
护林员张庆山感慨道:“变化确实太大了!现在树木都长得又高又密,整片山林郁郁葱葱。野生动物也多了起来,我们经常能发现野鸡、蛇、野兔的踪迹,甚至还亲眼见到过两只野猪。”
今年60多岁的张庆山,20年如一日默默守护着铜山,也亲眼见证了这座山的变化。
国家对生态保护的重视与日俱增,铜山愈发葱茏秀丽。山脚下的铜山村,400多户居民因土地征用搬进集中居住区,完成从村民到社区居民的转变。
如今,他们精神焕发,热衷爬山、跑步,还踊跃参与马拉松、音乐节,尽显时代新风貌。
张庆山指着山路说道:“以前这儿全是坑洼的石子路,开车上山颠得厉害。现在可好了,柏油路做起来了,游步道也修得平整,来游玩的人自然就多起来了。”
在铜山北侧有个活力满满的冠军部落国际营地,营地依托仪征生物多样性观测站与铜山,四季开展活动,每月策划主题公益活动。
今年以来,该营地已吸引5000多名游客。
冠军部落国际营地研学中心负责人徐雯雯介绍:“自2022年12月正式运营以来,我们主要接待华东地区的青少年群体。同时,每年暑期还会吸引大量来自国内其他地区及海外的参与者。”
徐雯雯的另一个身份是仪征生物多样性观测站工作人员,这里可以实时监测铜山的鸟儿并进行智能识别。日前,我市生物多样性观测二期工程在铜山森林公园启动。
徐雯雯表示:“我的工作重点是统筹和策划,主要基于生物多样性等现有主题素材,针对不同年龄段青少年的特点,研发相应的研学产品内容。”
2018年第十届江苏省园艺博览会、2021年扬州世界园艺博览会落户枣林湾,为铜山带来流量与发展契机。
为展现最美枣林湾,当时我市将“两园”环境整治纳入“263”行动,其中就包括铜山。如今铜山正积极开展“一山一策”工作。
枣林湾旅游度假区管理办公室工作人员周钰介绍:“截至目前,我们已顺利完成铜山山体边缘环境整治工程,并新建了森林公园旅游公厕,同时打造了部分景观小品。”
如今,在铜山森林公园4.94平方公里规划范围内,道路通畅、乡村河道成景观。山上林木繁茂,山南有千步梯可达山顶,山顶天池虽小但大旱之年不枯、大涝之年不溢,成为铜山一大独特景致。
周钰表示:“下一步,我们将重点推进三大工程:一是实施南山路、天池北路道路改造工程;二是完善森林公园大门及停车场配套设施建设;三是开展胥浦河水系环境提升工程。”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铜山的生态变迁佐证了这句话。曾经这里最稀缺的颜色,变成了最厚重的底色。叠翠流金、林荫环抱、步步皆景、处处如画,铜山大地“以绿为底”正绘就美丽新画卷。
更新时间:2025-08-19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