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泡沫,可能是件好事

大家好,一起看看本周发生了哪些大事吧~


希望我们的解读,能让你收获有用又易懂的理财知识,逐渐培养经济敏感度。


号外,这个11月,我们推出了年度VIP,价格更优惠,新增了主题月社群。


如果你也想和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探索、一起成长,期待你的加入~

扫码了解一下↓↓↓

01 双十一结束了,今年有啥亮点?

今年的购物节时间特别长,被称为「史上最长双十一」。从星图数据看,全网销售额1.69万亿,同比增长14%。


这意味着什么呢?


仔细看数据,会发现一些有意思的变化——


首先,综合电商里,天猫还是第一,京东第二,抖音已经冲到第三。不过大家都不公布具体销售额了。


再来,即时零售增长特别快,美团闪购、淘宝闪购这些30分钟送达的服务,销售额(达到670亿),同比增长138%。但社区团购反而下降了三成(90亿)。看来大家更愿意为「即时满足」买单。


还有个现象是AI全面渗透。淘宝的AI导购、抖音的AI荐货、小红书的AI电商布局,不仅在帮你挑东西,还在帮商家做选品、投放、客服。整个链条都在自动化。


消费者这边,高端护肤、智能家居这些实用性的品类继续增长;日用品方面,大家更看重性价比。同时,一些情绪消费类产品,比如盲盒、明星同款,也还不错。


国产品牌(如服饰、化妆品),靠设计和文化加成也能快速出圈。


图源:星图数据


这有什么影响呢?


可以看到,双十一的形态变了。原来是一天的狂欢,现在拉成一个月;原来满减、凑单算到脑壳痛,现在直接「一口价直降」。


对咱们来说,这些变化意味着购物会更方便。你可以在外卖APP买化妆品,在短视频平台买电脑,附近的东西30分钟就能送到。


对平台来说,这是一次大洗牌。谁能把本地生活、零售、会员体系和AI结合得最好,谁就能胜出。

02 AI泡沫,可能是件好事

今年,科技大厂疯狂投入AI基础设施,没人打算停下来。对于AI泡沫的讨论,也甚嚣尘上。


不过,也有观点认为,泡沫未必是坏事。


这意味着什么呢?


历史上,很多改变生活的科技进步,都是泡沫时期「硬砸」出来的。


比如电力。20世纪初,电力公司像雨后春笋一样冒出来,泡沫过后,倒下的公司留下了发电厂、输电线、变压器等基础设施。


结果发电成本大幅下降,普通家庭终于用得起电,有了冰箱、洗衣机,女性从家务中解放出来,工厂能24小时运转,生产效率大幅提升。


可以说,电力泡沫,催生了现代工业社会。


再比如互联网。为了竞争,微软在1999年发明了网页「局部刷新」技术,让网页能「像工具一样互动」。


这个小发明,让网页从只能看新闻的「报纸」,变成了能写邮件、在线办公的「工具」,催生出谷歌、脸书这样的互联网巨头。


泡沫,看似混乱、浪费,其实是在创造两种力量:物质产能(更便宜的资源);和认知产能(新的做事方式)。


现在的AI浪潮,也在推进类似的事情:从更便宜的算力,到全新的软件架构,我们正在为未来几十年的创新打地基。


这有什么影响呢?


对整个社会来说,泡沫让我们愿意冒险。没有泡沫的时代,往往保守、害怕变化。


而在泡沫中,资本敢投不靠谱的新想法:新型芯片、新型光刻机、新AI架构,甚至一些「现在看不懂」的研究方向。


对我们投资者来说,可以用长期的钱参与未来趋势,用短期的钱稳住生活。泡沫破裂是常态,但留下的基础设施和能力,会继续推动世界前进。

03 1个沟通模型,有效讨论

网上冲浪的时候,我们经常会看到有人一言不合,就在评论区吵架。两方都很愤怒,没法进行有效的沟通。


今天介绍一个「反驳金字塔」,网上的辩论可以归纳为7个层次——



一,辱骂:比如「脑残」之类,这是最低级的表达方式,它不包含任何实质性内容,完全无助于讨论。


二,人身攻击:攻击发言者,比如个性、长相或背景,而不是针对观点本身。


三,批评语气:同样指向对手论点之外的东西。


四,表达反对:宣告自己不同意,却不提出任何理由,缺乏说服力。


,驳斥。提出反驳并提供相应的理由,然而理由不见得有效。


举个例子,有分析师认为「科技股两年内能跑赢大盘,因为AI将彻底改变商业模式,推动行业利润快速增长。」


反对者会说「我不同意,虽然AI有潜力,但估值过高,会限制未来回报」


虽然反驳给出了相反观点和理由(高估值),但没有直接针对核心论点(AI改变商业模式)展开讨论。


六,反驳原文。抓住对方表述中的漏洞进行反驳,不涉及核心观点。


科技股的反对者可以说:「XX报告提到,AI投资到产生回报平均需要5年时间,远超作者预测的两年。」


七,直接反驳核心论点。


「颠覆性技术,从概念到真正改变商业模式通常需要5-10年时间。另外,技术投入转化成利润障碍很多,财报显示,科技公司AI资本支出大幅增加,但收入没有同步提升,表明AI没有进入到收获期。」


这有什么影响呢?


如果反驳时把目标放在别人的主要论点,用提出理由取代人身攻击,那么辩论就是有建设性的,否则就是浪费时间。


你可以对照这个金字塔,看看自己经常在哪一层。


——

关注简七读财 (ID:jane7ducai),回复「头条」可领取40个赚钱小工具。

一起让理财更简单,人生更自由。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1-18

标签:科技   泡沫   好事   论点   理由   观点   星图   销售额   基础设施   商业模式   反对者   大幅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