间歇性禁食对体重及心脏代谢风险因素的影响

随着全球肥胖率持续攀升,心血管疾病与2型糖尿病已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慢性病。世界卫生组织数据显示,2025年全球超重人口已突破23亿,其中约6.5亿人患有肥胖相关代谢综合征。在此背景下,间歇性禁食(Intermittent Fasting,IF)作为一种突破传统持续节食模式的饮食策略,近年来引发科学界与公众的广泛关注。近期发表在《英国医学杂志》(BMJ)的一项系统性综述与网络meta分析,综合了99项随机对照试验数据,深入探讨了不同间歇性禁食策略对人体体重及心脏代谢健康的影响,为间歇性禁食的科学应用提供了重要参考。

研究背景与方法

随着全球肥胖及相关代谢疾病发病率的上升,饮食干预成为预防和改善健康的重要手段。间歇性禁食作为近年来备受关注的饮食模式,主要包括三种形式:交替日禁食(ADF,隔日禁食)、限时进食(TRE,如16:8模式)和全日禁食(WDF,如5:2模式)。

该研究通过对比间歇性禁食、持续能量限制(CER,每日减少热量摄入)与自由饮食,分析了它们对体重、人体测量指标(如BMI、腰围)、糖代谢、血脂谱、血压等多项心脏代谢指标的影响。

核心发现:禁食策略的差异化效应解析

体重管理效果

所有饮食干预策略(包括间歇性禁食和持续能量限制)均比自由饮食更能减轻体重。其中,交替日禁食在减重效果上表现突出:与持续能量限制相比,交替日禁食模式平均多减轻1.29 kg,证据确定性为中等;与限时进食和全日禁食相比,分别多减轻1.69 kg和1.05 kg,均达到统计学显著差异。

从时间维度看,短期(<24周)试验中,交替日禁食的减重优势更为明显;而在中长期(≥24周)试验中,所有干预策略与自由饮食相比仍有减重效果,但间歇性禁食与持续能量限制之间的差异不再显著。这提示,间歇性禁食的短期减重效果可能更具优势,而长期坚持时,各类限制性能量摄入模式的效果趋于接近。

心脏代谢指标改善

在血脂调控方面,交替日禁食相对更能降低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和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而全日禁食会导致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小幅升高,需警惕心血管风险。不过,所有饮食模式对糖化血红蛋白(HbA1c)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均无显著影响。

此外,交替日禁食在改善身体质量指数(BMI)和腰围方面也表现更优:与自由饮食相比,交替日禁食能使BMI降低1.22,腰围减少1.19 cm,且证据确定性较高。在糖代谢指标上,包括空腹血糖和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所有干预策略均比自由饮食有轻微改善。

不同禁食模式的特点与适用人群

交替日禁食(ADF):通过隔日禁食实现能量限制,短期减重效果显著,适合希望快速减轻体重并改善血脂的人群,但对依从性要求较高。

限时进食(TRE):如16:8模式,通过压缩每日进食窗口实现限制,操作相对灵活,更易融入日常生活,适合长期坚,但减重效果略逊于交替日禁食。

全日禁食(WDF):如5:2 模式,每周2天严格禁食,其余时间自由饮食,平衡了限制与灵活性,但其对血脂的影响需注意监测。

研究还发现,对于2型糖尿病患者,交替日禁食的减重效果更为显著(平均比自由饮食减轻 4.42 kg),同时能改善血糖控制,提示特定人群可能从特定禁食模式中获益更多。

科学视角与实践建议

既往研究表明,体重减轻2 kg即可对肥胖人群的代谢健康产生临床意义的改善。本研究中,交替日禁食等模式的减重效果虽未达到大幅水平,但结合其对血脂、血压等指标的综合改善,仍不失为一种有效的非药物干预手段。

与药物干预(如GLP-1受体激动剂)相比,间歇性禁食更适合作为基础生活方式干预,尤其适合无法或不愿接受药物治疗的人群。不过,专家提醒,禁食需循序渐进,避免过度饥饿导致的不良反应(如低血糖、头晕等),且应根据个人健康状况选择合适模式,如糖尿病患者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防止血糖波动。

研究证实,间歇性禁食(尤其是交替日禁食)在短期体重管理和心脏代谢风险改善方面具有一定优势,且与持续能量限制效果相当。对于追求健康的人群,选择适合自身习惯的禁食模式并长期坚持,可能是一种可持续的健康管理策略。临床医生在制定饮食干预方案时,应综合考虑个体健康状况、生活方式及长期依从性,避免过度追求短期效果。未来研究需建立标准化评估体系,并探索禁食方案与药物、运动的协同效应,为慢性病防控提供更精准的解决方案。

资料来源:Zhila Semnani-Azad, et al.Intermittent fasting strategies and their effects on body weight and other cardiometabolic risk factors: systematic review and network meta-analysis of randomised clinical trials.BMJ 2025;389:e082007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8-20

标签:养生   间歇性   体重   心脏   因素   风险   模式   饮食   效果   脂蛋白   能量   策略   全日   自由   血脂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