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方宾客汇聚泉州——赏非遗之美 品文化魅力

江加走木偶头雕刻展示区前围满游客

泉州网10月8日讯(融媒体记者 杨泳红 文/图)非遗,是历史的馈赠,是智慧的结晶,也是文化自信的源泉。江加走木偶头雕刻、永春纸织画、泉州妆糕人、南音、泉州花灯……作为全国唯一拥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三大类别非遗代表性项目的城市,泉州非遗“家底”厚实。国庆中秋期间,不少游客来泉享受自然风光和美食之余,也近距离观赏了泉州非遗项目,体验传统文化之美。

游客沉浸体验 感受非遗之美

假期里,泉州非遗馆邀请了非遗传承人展示展演非遗项目,让游客沉浸式体验泉州非遗之美。

“它的鼻子和眼睛都动了!”在江加走木偶头雕刻展示区前,围满了前来观赏和体验的游客,来自江西的毛女士是其中一位。她轻轻扣动木偶头里的机关,木偶头随即张开了眼睛和嘴巴,引得她连连惊叹。“之前听过泉州的木偶头雕刻技艺精湛,今天开了眼界。”毛女士把玩着手中的美猴王造型木偶头,赞叹木偶头五官、表情雕刻得栩栩如生。“小木偶大匠心!”在非遗传承人的讲解下,毛女士了解到一块普通木头经过雕刻、刷粉底漆、画五官等步骤,成为栩栩如生的木偶头的制作过程。当下,她决定将观赏木偶戏表演列为接下来的行程,期待这些木偶头登上戏台后演绎出的故事。

“这是泉州的纸织画,全都是用纸条编织而成的!”在永春纸织画展示区,祖籍晋江的初一年学生小谢,正兴奋地给家人讲解着永春纸织画的制作原理。小谢与父母常年生活在南京,很少回泉州。此次一家人趁着国庆假期回泉探亲之余,一起到非遗馆参观体验泉州的非遗项目。

“泉州的非遗丰富且充满魅力!”来自北京的张先生夫妇,连日来在非遗馆内观赏和体验了泉州提线木偶戏、泉州妆糕人、泉州布雕画、梨园戏等多个项目。“非遗是一个地区展示文化底蕴的窗口。”张先生表示,他们感受到了泉州历史文化底蕴的深厚和本地对非遗文化保护的重视。

购买手工艺品 将非遗带回家

非遗手工艺品凝聚着非遗传承人的匠心与智慧,是可触碰的非遗文化。假期里,泉州工艺美术合作社迎来了不少观赏和选购非遗手工艺品的游客。

“这是泉州的非遗手工艺品,需要支持也值得支持!”在泉州工艺美术合作社二楼的文创馆内,老家南安的尤先生选购了一套8只装的德化白瓷茶杯。他表示,多年来自己一直喜欢使用德化白瓷杯,不仅因为这是泉州著名的非遗手工艺品,更是因为德化白瓷杯有着细腻、洁白、透亮、耐温等优点,极具匠心与观赏性。

“好多精美的非遗手工艺品,令人大开眼界!”来自湖南的陈先生在泉州朋友的推荐下来到了文创馆,观赏非遗手工艺品。陈先生表示,从栩栩如生的木偶头到造型多样的闽南红砖雕,再到晶莹剔透的德化白瓷杯、活灵活现的剪纸,各式各样精美的非遗手工艺品令人目不暇接。他表示,品味这些作品的匠心与智慧,犹如经历一场文化的洗礼。

据现场工作人员介绍,此次“双节”期间,德化白瓷杯、永春纸织画、木雕手串等多项泉州非遗手工艺品颇受游客欢迎。

在守正创新中传承 为城市注入文化灵魂

我市拥有底蕴深厚的历史文化遗产和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截至目前,泉州共拥有人类非遗8项、国家级36项、省级128项、市级333项、县级726项,是全国唯一拥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三大类别非遗项目的城市。

记者还了解到,“双节”期间,泉州非遗馆从1日到8日,每天邀请多位非遗传承人现场展示展演非遗项目,各县(市、区)也纷纷推出了丰富多彩的非遗演出和体验活动。泉州各地在持续把非遗“厚家底”转化为发展“强引擎”,让游客一同感受世遗之城文化魅力的同时,也不断为千年刺桐城注入生生不息的文化灵魂。

责任编辑:林嵘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0-09

标签:旅游   泉州   宾客   魅力   文化   木偶   手工艺品   德化   永春   游客   匠心   项目   栩栩如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