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后半场:修心、惜缘、守常,留白

很安心的一段话:“前半生像画浓墨重彩,后半生该学淡笔勾勒。老话说小满胜万全,日子不是越满越好,留白处才有滋味;人心不是越躁越明,沉淀后才见清明。”

走着走着,就到了“不慌不忙”的年纪。

前半生总想着“多做点、多要些、多证明”,把日子填得密不透风;

后半生,该学做减法了:修心、惜缘、守常、留白。

这才是岁月酿出的醇厚。

一、修心

周国平说:“人生任何美好的享受都有赖于一颗澄明的心。”

前半生总被“外相”牵着走:

别人的评价能搅乱心绪,一时的得失能困住脚步,外界的喧嚣能扰了安宁,像个被风吹动的草。

后半场才懂,心是日子的根。

心乱了,看什么都拧巴;心定了,遇什么都从容。

就像湖面,风平才见倒影,心净才识本真。

后半生,学着在日常里修心:

晨起静坐片刻,睡前复盘几分,遇事先等一等再开口。

心修得澄明了,日子自会清透;

心养得安稳了,走到哪里都像在家。

二、惜缘

梁实秋在《送行》里写:“你走,我不送你;你来,无论多大风多大雨,我要去接你。”

这便是对缘分最好的态度:不纠缠已走的,珍惜眼前的。

前半生或许总在“追逐新缘”:

忙着认识更多人,忙着挤进更大的圈子,却忽略了身边早已相伴的人。

后来才明白,人生的缘分像筛子,滤掉的是过客,留下的是亲人。

后半生,把精力分给“值得的人”:

陪父母多说说话,听他们讲重复的往事;

和伴侣多待一会儿,哪怕只是并肩看看夕阳;

约老友喝杯茶,聊聊当年的傻事。

缘来珍惜,缘去祝福,不辜负每一份真心,就是对缘分最好的交代。

三、守常

汪曾祺说:“人间至味是清欢。”

这“清欢”,藏在寻常日子里。

前半生总觉得“日子要过得不一样”:

追新奇的体验,求特别的仪式,盼不凡的成就,把“平凡”当成了平庸。

后半场渐渐懂得,最难得的是“守得住常”:

柴米油盐里有真味,一粥一饭里有温情,日复一日的重复里,藏着生活的底气。

就像老钟表,每天滴答走着,不慌不忙,却从未误了时辰。

后半生,学着在寻常里扎根:

认真做一顿家常菜,把屋子收拾得干净整齐,在固定的时间散步、读书。

这些看似重复的事,像定海神针,让日子有了安稳的模样。

守得住日常,才能品得出岁月的甜。

四、留白

朱光潜说:“人生第一桩事是生活,我所谓‘生活’是‘享受’,是‘领略’,是‘培养生机’。”

留白,就是给生活留出生机的空间。

前半生总想着“把时间填满”:

日程表排得满满,手机消息秒回,连休息时都在想“该做点什么”,活得像上紧的发条。

后半场才懂,日子不能太满,满了就没了透气的缝隙;

人心不能太挤,挤了就容不下惊喜。

就像画水墨画,留白处才显意境;

日子留了白,才能生出新的可能。

后半生,学着给生活留白:

每天留半小时发发呆,每周空一天不安排事,偶尔把手机调成静音。

在空白里,听听风的声音,看看云的形状,和自己好好待一会儿。

留了白的日子,才会呼吸;

有缝隙的人生,才够舒展。

人生后半场,不必求轰轰烈烈,能在平淡里活出滋味,就是圆满。

修心,让内心有定;

惜缘,让生活有暖;

守常,让日子有根;

留白,让人生有韵。

愿我们往后的日子,心有清明,身有安稳,把寻常的每一天,过得有滋有味。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8-02

标签:美文   后半场   人生   日子   后半生   澄明   前半生   安稳   寻常   人心   不慌不忙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