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大明开国太祖朱元璋殚精竭虑编纂了一本《皇明祖训》,里面对于如何处置亲王给出了指导意见:“虽有大罪,亦不加刑;重则降为庶人,轻则当因来朝面谕其非。”
然而实际上被废为庶人的亲王,在明朝的数量可不少。那么这些人都犯了什么罪呢?我们今天就来聊一聊。
明代首封晋王朱棡,太祖朱元璋第三子,洪武三年(1370年)册封,洪武十一年(1378年)之国太原,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去世,谥曰恭。
晋恭王朱棡剧照
朱济熺,晋恭王嫡长子,先封晋世子,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袭封晋王。成祖朱棣靖难成篡位之后,将身为太祖长孙的朱济熺视为眼中钉肉中刺。
经过多年的准备,朱棣在永乐十二年(1414年)亲征漠北之时,突然召晋王朱济熺来鸡鸣山(位于今河北张家口)见驾,随即将其废为庶人,发守晋恭王坟园。
永乐二十一年(1423年),朱济熺迁居平阳(今山西临汾)。朱棣驾崩后,仁宗朱高炽恢复了朱济熺的冠带,还尊称其为“兄王”,这在明朝是独一份。
赐晋济熺书曰:“皇帝致书兄王,念昔与兄朝夕同侍皇祖,同学讲习,又同饮食起处。兄弟之怀,夙夜惓惓。”—《明仁宗实录卷四》
太原皇庙:明代晋王府家庙
宣德十年(1435年)正月,朱济熺去世,以其子朱美圭袭爵,追封为晋王,谥曰定。
朱济熿,晋恭王庶第三子,洪武年间封为昭德王,靖难后改封平阳王。在朱棣针对朱济熺的棋局之中,朱济熿一直是冲杀在前的得力棋子。
永乐十二年(1414年)朱济熺被废黜之后,朱济熿如愿以偿进封晋王。此人小人得志,将兄长幽闭于空室中长达十年,每天仅给粝食(指粗恶的饭食)充饥。
宣宗朱瞻基剧照
此后朱济熺迁居平阳,其子朱美圭封平阳王,朱济熿大为不满,史书记载其“出悖逆语”。宣宗朱瞻基即位后,朱济熿与新天子的二叔汉王朱高煦频频私下串联,意图不轨。
宣德二年(1427年)四月,受汉王谋反的牵连,朱济熿也被削爵废为庶人,发凤阳看守皇陵。
朱棣,太祖朱元璋第四子,洪武三年(1370年)封为燕王,洪武十三年(1380年)之国北平。
燕王朱棣剧照
建文元年(1399年)七月,在新天子朱允炆的逼迫之下,燕王朱棣起兵造反,称“奉天靖难”。建文君臣早有准备,当即命开国元勋长兴侯耿炳文率军北伐,同时昭告天下,废朱棣为庶人。
邦家不造,骨肉周亲屡谋僭逆。去年,周庶人橚僭为不轨,辞连燕、齐、湘三王。朕以亲亲,故止正橚罪。今年齐王榑谋逆,又与棣、柏同谋,柏伏罪自焚死,榑已废为庶人。朕以棣于亲最近,未忍穷治其事。今乃称兵构乱,图危宗社,获罪天地祖宗,义不容赦。是用简发大兵,往致厥罚。—《明史卷四·本纪第四》
建文四年(1402年)六月,燕军由金川门杀入京师,朱允炆自焚,朱棣随即称帝,改今年为洪武三十五年,明年为永乐元年。
建文帝朱允炆剧照
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七月,朱棣驾崩,谥曰“体天弘道高明广运圣武神功纯仁至孝文皇帝”,庙号“太宗”。嘉靖年间改谥号曰“启天弘道高明肇运圣武神功纯仁至孝文皇帝”,庙号“成祖”。
朱橚,太祖朱元璋第五子,洪武三年(1370年)封为吴王,洪武十一年(1378年)改封周王,洪武十四年(1381年)之国河南开封府。
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闰五月,朱元璋驾崩,遗诏皇太孙朱允炆继位。当年八月,新天子命曹国公李景隆率军突袭开封,将周王全家废为庶人。四年的囚徒生涯中,周王全家备受屈辱,史称“穴墙以通饮食”。
周王朱橚剧照
朱棣靖难成功之后,朱橚复爵,得以重回开封。洪熙元年(1425年)闰七月,周王朱橚去世,谥曰定。
朱榑,太祖朱元璋第七子,洪武三年(1370年)封为齐王,洪武十五年(1382年)之国山东青州府。洪武年间,齐王颇有战功,史称“榑数历塞上,以武略自喜”。
建文元年(1399年)四月,朱榑以“性凶暴,多行不法”的罪名,被削爵废为庶人。朱棣靖难成功之后,朱榑复爵。
成祖朱棣剧照
永乐四年(1406年)八月,朱榑以“要结外夷、图为不轨”的罪名,再一次被削爵废为庶人,齐国除封。宣德三年(1428年),福建男子楼濂称自己为“七府小齐王”,准备造反。事平之后,囚禁多年的朱榑暴卒。
朱桂,太祖朱元璋第十三子,洪武十一年(1378年)封为豫王,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改封代王,当年之国山西大同府。
建文元年(1399年)四月,朱桂被削爵废为庶人,朱棣靖难成功之后复爵。建文年间被废的诸王之中,可能代王是最不无辜的一个。到了永乐年间,朱桂又因为在封国“纵杀戮,取财物”等等恶事,被四哥列了三十二条大罪,然后削去了他的大同三护卫。
夫天下之人,皆皇考四十年辛勤保养以遗子孙。今兄嗣位,亦惟体皇考之心,保之爱之,岂敢轻有所伤害?而吾弟视之不如土芥,杀之不如鸡豚。夫其罪当杀,犹请命于朝,况不闻有罪?吾弟纵恣暴戾如此,独不记建文时拘囚困苦之辱耶?—《明太宗实录卷十七》
大同代王府
正统十一年(1446年)十二月,代王朱桂去世,谥曰简。
明代首封辽王朱植,太祖朱元璋第十五子,洪武十一年(1378年)封为卫王,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改封辽王,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之国辽东广宁(今辽宁北镇)。
建文年间,朱植听从朝廷诏令,弃国从海道返回南京。朱棣即位后,命朱植改迁荆州,永乐二十二年(公元1424年)去世,谥曰简。
朱贵烚,辽简王庶次子,永乐二年(1404年)封为长阳王,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袭封辽王。
辽简王墓园
正统四年(1439年)三月,朱贵烚因与妹妹私通,以“罔顾大伦”的罪名削爵废为庶人。
朱宪㸅,辽简王六世孙、辽庄王庶长子,嘉靖十四年(1535年)封为句容王,嘉靖十九年(1540年)袭封辽王。
由于和世宗朱厚熜有着相同的爱好:修道,朱宪㸅在嘉靖朝混得风生水起,还被封为“清微忠教真人”,史书中也称当时的辽藩: “宫室苑囿、声伎狗马之乐甲于诸藩”。
世宗朱厚熜画像
然而在世宗驾崩,穆宗朱载坖登基之后,朱宪㸅的好日子也算到了头。隆庆二年(1568年)十月,朱宪㸅以“僣拟淫虐”的罪名,被削爵废为庶人,辽国除封。
明代首封庆王朱栴,太祖朱元璋第十六子,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册封,建文年间之国宁夏,正统三年(1438年)去世,谥曰靖。
朱台浤,庆靖王玄孙,弘治十六年(1503年)袭封庆王。正德五年(1510年)安化王朱寘鐇作乱,朱台浤被迫这位堂叔行君臣礼,事后被武宗朱厚照将敕切责,削夺三分之一的禄米。
武宗朱厚照剧照
嘉靖四年(1525年)六月,朱台浤又以“渎乱人伦”的罪名,削爵废为庶人,在府闲住。嘉靖三十年(1551年)去世,以次子朱鼒枋袭爵,追封为庆王,谥曰定。
明代首封宁王朱权,太祖朱元璋第十七子,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册封,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之国大宁(今内蒙古宁城县)。靖难后改迁南昌,正统十三年(1448年)去世,谥曰献。
朱宸濠,宁献王玄孙、宁康王庶长子,弘治七年(1494年)封上高王,弘治十一年(1498年)袭封宁王。
宁王朱宸濠剧照
正德十四年(1519年)六月,朱宸濠在封国南昌起兵造反。七月二十六日,赣南巡抚王守仁在鄱江南岸的八字垴,用火攻击败宁王大军,朱宸濠本人被俘。就在同一天,朝廷正式昭告天下,削去朱宸濠的“封爵属籍”。
正德十五年(1520年)十月,武宗朱厚照赐朱宸濠自尽。
朱楩,太祖朱元璋第十八子,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封为岷王,洪武二十八年(1395年)之国云南。
建文元年(1399年)六月,朱楩被削爵废为庶人,囚禁于福建漳州府。朱棣靖难后,朱楩复爵并重回云南。然而这位岷王在云南擅拘印信,杀戮官属,被朱棣召回南京,削去三护卫。
岷王府复原图
朱棣驾崩后,朱楩才得以改迁湖广武冈州。景泰元年(1450年)三月,岷王朱楩去世,谥曰庄。
朱橞,太祖朱元璋第十九子,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封为谷王,洪武二十八年(1395年)之国宣德府(今河北张家口)。
燕王朱棣起兵之后,朱橞不敢抵抗,放弃封国,率领王府护卫南下逃回了京师。建文四年(1402年)六月,燕军渡过长江,谷王朱橞代表宗室出城求和,结果被四哥策反。
六月十三日,谷王打开金川门,放燕军入城,战后以“金川门迎驾之功”,改迁长沙府。
谷王朱橞(右)剧照
永乐十五年(1417年)二月,朱橞以“潜萌异图”的罪名,被削爵废为庶人,谷国除国。
明代首封唐王朱桱,太祖朱元璋第二十三子,洪武二十四年(公元1391年)册封,永乐六年(公元1408年)之国南阳,永乐十三年(公元1415年)去世,谥曰定。
朱聿键,唐定王八世孙、唐裕王嫡长子,崇祯五年(公元1632年)袭封唐王。崇祯九年(1636年)八月,后金多罗武英郡王阿济格率军由雕鹗堡入长安岭,一路烧杀抢掠,掳走十余万人口,京师为之戒严。
隆武帝朱聿键(左)剧照
闻讯之后,朱聿键在崇祯帝没有同意的情况下,率护卫军由南阳北上勤王。当年十一月,朝廷下诏,将朱聿键废为庶人,发凤阳高墙监禁。崇祯十七年(1644年)五月福王朱由崧在留都南京即位称帝后,朱聿键被封为南阳王,改迁广西平乐府(今桂林南)。
弘光政权覆灭后,朱聿键于弘光元年(1645年)闰六月在福州即位。隆武二年(1646年)九月,清军攻陷仙霞关,朱聿键撤离延平,打算取道汀州去江西,但不幸在此被清军追上,并遇害殉国,谥曰“配天至道弘毅肃穆思文烈武敏仁广孝襄皇帝”,庙号“绍宗”。
明代首封伊王朱㰘,太祖朱元璋第二十五子,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册封,永乐六年(1408年)之国洛阳,永乐十二年(公元1414年)去世,谥曰厉。
朱典楧,伊厉王五世孙,嘉靖七年(1528年)封为伊世子,嘉靖二十二年(1543年)十二月袭封伊王。
明代亲王府大门
袭爵之后,朱典楧先是扩修王府,修建了槐椿殿、清和殿等诸多“上僣不道”的宫室。接着又在洛阳城内大搞选秀,夺人妻女四百余口。甚至当河南布政使带着敕牒进入王府之时,朱典楧还口出狂言:“牒何为者,可用障棂耳!”意思就是圣旨还不如糊窗户纸。
嘉靖四十三年(1564年)二月,朱典楧以“屡抗明旨,私造兵器”的罪名,被削爵废为庶人,伊国除国。
朱高煦,成祖朱棣次子,洪武年间封为高阳郡王。
靖难兵起之后,以“轻趫善骑射”著称的高阳王,成为燕军之中至关重要的一员,史称“成祖屡濒于危而转败为功者,高煦力为多”。
高阳王朱高煦剧照
靖难成功后,朱高煦和大哥朱高炽展开了一场为期一年多的太子之争。永乐二年(1404年)四月,储位之争暂告段落:燕世子朱高炽册立为皇太子,高阳王朱高煦册封为汉王。
永乐十五年(1417年)三月,因豢养三千死士事情败露,朱高煦被迫之国山东乐安州(山东惠民县)。宣德元年(1426年)八月,汉王在封国起兵造反,被御驾亲征的大侄子宣宗朱瞻基平定。朱高煦被削爵废为庶人,汉国除国,此后死于京师紫禁城西安门内的居所。
明代首封荆王朱瞻堈,仁宗朱高炽第六子,永乐二十二年(公元1424年)册封,宣德四年(1429年)之国江西建昌府(今江西南城),正统十年(1445年)改迁蕲州府(今湖北蕲春),景泰四年(公元1453年)去世,谥曰宪。
朱见潚,荆宪王嫡长孙、荆靖王嫡长子,天顺八年(1464年)袭封荆王。
袭爵之后,朱见潚先是逼死生母靖王妃魏氏,再接连杀害亲弟弟都梁王朱见溥、堂弟都昌王朱见潭、镇国将军朱见滏和朱见淲。
孝宗朱祐樘剧照
弘治五年(1492年)十二月,朱见潚以“罔遵宪典,大肆凶残”的罪名,被削爵废为庶人,禁锢于皇宫西内。弘治六年(1493年)九月,因为诬告堂弟樊山王朱见澋谋反,孝宗朱祐樘命朱见潚自尽,世子朱祐柄废为庶人,由其侄嗣封都梁王朱祐橺进封荆王。
明代首封徽王朱见沛,英宗朱祁镇第九子,成化二年(1466年)册封,成化十七年(1481年)之国河南钧州府(今河南禹州),弘治十八年(1505年)去世,谥曰庄。
朱载埨,徽庄王朱见沛曾孙、徽恭王朱次子,嘉靖十五年(1536年)封辅城王,嘉靖二十九年(1550年)进封徽王。
世宗朱厚熜画像
由于向世宗朱厚熜进献“含真饼”,朱载埨得以被皇帝封为清微忠孝翊教辅化真人,并赐金印。然而此后这位徽王殿下竟然化名张世德,离开封国钧州府(今河南禹州),一路先到扬州,再到南京,随后又转到了凤阳,因为没有官府开具的“路引”,被羁留了三天。
明代亲王擅离封国是重罪,故而朱载埨回到钧州府之后天天疑神疑鬼,生怕朝廷对他秋后算账。嘉靖三十五年(公元1556年)九月,朱载埨遭言官弹劾其“越制僣窃,包藏祸心”,世宗随即下旨将其削爵降为庶人,发凤阳高墙禁锢,徽国除封。
抚按取入招词,法司勘上,旨下: “徽王稔恶怀逆,僭儗窥伺。姑革了王爵降为庶人,押发高墙好生禁锢。削去世封,册宝、章服、财产籍没,违制亭台尽行拆毁。—《国朝献征录卷之二·宗室二》
不过朱载埨还算硬气,在司礼少监王臻奉旨擒拿他的时候自缢而死,王妃沈氏、次妃林氏以下六十余人也一并自尽而死。
结语:明初亲王权力大,实力强,所以建文帝即位之后才会大肆削藩,燕王、周王、齐王、湘王、代王、岷王悉数被废。
此后被废的亲王,大多数的罪名还是谋反,比如晋王、汉王。但是到了明代中晚期,罪行也算不上非常严重的辽王、徽王自己被削爵也就罢了,居然连封国都被削除,可见朝廷难免有趁机消除经济包袱之嫌。
更新时间:2025-08-15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