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呐!午睡竟会影响寿命?50岁后牢记午睡“三不要”


家人们,你能想象吗?午睡这件看似平常的小事,居然可能和寿命扯上关系!是不是觉得特别惊讶?今天咱就来好好唠唠这个事儿。

先给大家讲个真实发生的事儿。王大叔,那可是个工作狂,退休前忙得脚不沾地,中午就那么十几分钟的午休时间,根本睡不踏实。好不容易退休了,想着这下能好好体验一把睡觉不受时间限制的快乐啦。于是,每天中午他都要美美地睡上一两个小时。

可结果呢?王大叔经常发现,午睡醒来后,脑子昏昏沉沉的,一点精神都没有,就像被一团乌云罩住了似的。有一次,他和老友聚餐,说起这事儿,老友笑着说:“午睡可不能随心所欲啊,睡太久难免头晕脑胀,想通过午睡养生,那也是有不少技巧的。”王大叔一听,不禁感叹:“原来午睡还有这么多讲究啊!”那午睡到底有哪些益处,又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地方呢?咱接着往下看。

午睡益处多多,简直是个“宝藏”

午睡啊,就像是给身体短暂充电的过程。你想想,经过一上午的工作学习,胃里的食物大部分都被消化了,大脑和其他器官也都在高强度地运转着,这时候来一场午睡,就像是给疲惫的身体注入了新的活力,能让咱下午和晚上精力更充沛,工作学习效率也能大大提高。

从老祖宗的养生规律来看,午睡全在午时,也就是中午11点到下午1点这个时间段。这可是阳气最盛的时候,之后阴气就会逐渐占上风。在这个阶段进行修整,顺应自然界的阴阳变化规律,人体就能更好地维持阴阳平衡。

从中医角度讲,午时对应着五脏六腑中最重要的心脏。通过短暂的休息,能让心脏正常工作,就像给心脏这台精密的机器加了润滑油,有利于预防心血管疾病。子时和午时,对应着一天之内阴和阳最盛的时候,通常人体都要避其锋芒,以静养生。

特别是到了夏季,中午气温高得像个大火炉,人更容易出汗。要是进行剧烈的运动,还会造成人体津液流失过多。这时候躺下来休息,就像给身体按下了一个“暂停键”,能减少身体的消耗,让身体维持在更健康的状态。西医方面也有研究发现,午睡能帮助人体更好地适应炎热的环境。《柳叶刀·全球健康》杂志上公布的一项研究指出,午睡减少中午的活动量,是人类进化中自我保护的一种机制,就像给身体穿上了一层“防护衣”,能使机体免受高温环境的伤害。

工作学习了一上午,大脑就像一台高速运转的机器,时间久了难免有些吃力。适当的午休就像是给大脑重启了一下,能让大脑重回巅峰状态,记忆力和注意力都会得到提升。情绪也会因为午睡而更加稳定,《Cereb Cortex》的论文研究发现,能规律性进行午睡的人,就像给情绪装了一个“稳定器”,可以更好地控制自己的负面情绪,也能应对更多的挫折。

除了大脑,身体的其他器官也因为午睡而受益。别以为只有夜间入睡,才会进行皮肤的修复和免疫系统的完善,午睡也能达到相同的效果。人体进入睡眠状态后,其他组织器官新陈代谢速率慢下来,皮肤就像一个勤劳的小工匠,成为代谢最旺盛的组织,进行自我修复,还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皮肤衰老。

如今,工作学习都离不开电子屏幕,经常会出现视力疲劳、眼干眼涩的情况。午睡就像是给眼睛做了一次“SPA”,能缓解劳累了一上午的眼睛,让眼睛得到充分放松,同时泪腺正常分泌泪水,保持眼球的滋润,进而恢复视力。

由此可见,午睡的益处可真不少。特别是对中老年人来说,身体机能逐渐退化,午睡的作用就更加突出了。不过,午睡可不是闭上眼,倒头就睡那么简单,特别是对年龄超过5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在午睡时,一定要特别留意这些细节。

50岁后午睡,这3点千万别做!

1. 别趴着睡

午间休息时间短,有些人就懒得转移地点,直接在桌子上趴下睡,把脸埋在两臂之间,觉得特别有安全感,有些人甚至还睡得很香。可这趴着睡,问题可不少。

趴着睡的时候,人体整个后背的肌肉和骨骼就像被拧成了一股麻花,扭曲着保持一个姿势不动,时间长了,就容易导致颈肩腰痛,甚至肌肉拉伤。特别是对于年龄超过50岁的中老年人,骨骼本身就像老化的机器零件,变得僵硬,恢复起来更慢。某些颈部小关节还会变得狭窄,就像水管被堵住了一样,造成脑供血不足。

要是本身就患有颈椎病,那趴着睡简直就是“雪上加霜”,还可能加重原有的病情。趴着睡的时候,心肺就像被关在一个狭小的笼子里,会被胸腔挤压,气体交换不如坐姿或者是平躺时顺畅,对肺的伤害很大,心脏也会受到影响,还可能加重中老年人的心脑血管疾病。

所以啊,午睡可别糊弄。要是没有适宜的休息空间,经济情况允许的话,可以购买一张小型折叠床,午睡时展开,再枕着枕头充分休息,睡醒后再将床收起来。要是折垫床放不开,可以把座椅向后放开,或者是几个座椅摆成一排,躺在上面睡一觉。不过要注意,一定要确保头后方有承重点,可以放在椅背颈枕上或U型枕上,让颈椎不额外用力,并且脊柱处于放松状态。

要是空间实在狭小,只能趴着睡,那也得在头下面垫一个比较高的午睡枕,抬高头部,减少脸朝前趴着时对颈椎和腰椎的拉伸,将伤害降到最低。要是因睡觉姿势,导致午睡起来出现头晕,可以进行适度的颈椎、头部按摩,特别是突然惊醒时,容易引起血压波动、头晕目眩。对于存在体位性低血压的中老年人,此时别着急起身,按揉面部、颈部、腰背部等位置,等身体各组织器官“清醒”过来后,再起床。

2. 午睡时间别太久

午睡贵在精,而非时长。午睡不宜超过半小时,这可不是随便说说的。从科学的角度来分析,午休半个小时,能平衡交管神经和副交感神经之间的正常代谢,就像给身体的神经系统来了一次“微调”,使大脑进入更佳状态,专注力、认知能力以及反应速度等都能得到改善。

午睡20分钟,就能改善疲劳感,恢复精力,在情绪上也能得到改善,就像给心情注入了一股清泉。可要是睡眠达到半小时,就会进入深度睡眠,就像打乱了身体的“生物钟闹钟”,打破既定的生物钟规律,导致晚上不容易入睡。午饭后,血液就像一群勤劳的小蜜蜂,更多地流向消化道,参与消化过程。午睡时长过久,容易导致脑供血不足,出现头晕头痛等症状,就像给大脑“断了电”。

很多相关的疾病研究显示,午睡时长超过半小时,很多疾病的患病风险,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增加。包括腰围、血压、空腹血糖等,与代谢有关的疾病风险增加41%,就像给身体的代谢系统埋下了一颗“定时炸弹”。《欧洲精神病学杂志》的研究显示,患有高血压的群体,午睡时间超过半小时,发生中风的可能,会与睡眠时长成正比,就像高血压和中风之间搭起了一座“危险桥梁”。

加利福尼亚大学的研究证实,每天午睡超过一小时,还会增加患痴呆的风险。午睡过长,会使大脑部分毛细血管关闭,等人醒过来后,对应的功能还未恢复,就会出现健忘,长时间处于这种状态,离老年痴呆就不远了,就像给大脑的记忆功能蒙上了一层“迷雾”。

权威机构对午睡时常的研究就是在15 - 30分钟,在此期间,心血管系统最稳定,发生房颤的危险最低,就像给心血管系统上了一层“保护锁”。

3. 别吃完午饭就睡

饭后,身体就像一个忙碌的工厂,将工作重点放在了对食物的消化吸收上,需要大部分的血液会流经消化系统,参与消化过程。要是吃完午饭接着就倒头睡,身体就像进入了“待机”模式,全身新陈代谢速率降低,对食物的消化吸收自然也就减慢,容易导致食物在胃内累积发酵,就像在胃里开了一场“发酵派对”,引发腹胀腹痛,还会加重心脏的负担,有猝死的风险,这可不是开玩笑的。

即便能将食物进行消化,在未经过运动或其他新陈代谢的情况下,更多的热量会转化为脂肪储存起来,增加肥胖的概率,就像给身体贴上了一层“脂肪膘”。尤其是对5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本身血管和血液就不如年轻人健康,饭后即睡,更容易导致糖尿病、高血压等疾病,就像给这些疾病打开了“方便之门”。

长时间迫使胃肠道在其他器官休息时加班,还会影响胃肠道的正常功能,导致肠系疾病的患病率增加,就像给胃肠道的工作增加了“额外负担”。吃饭后胃处于扩张状态,压力大,如果平躺下可能会造成食物的反流入食道,胃酸会刺激食管,反流性食管炎的发病概率增加,就像给食管来了一次“酸洗”。

除此之外,饱餐状态下,大脑也相对比较兴奋,相较于半饱时,入睡更加困难。特别是对于奶酪、腌制的肉类等发酵食品,各种加工的零食、甜点等,不要在饭前吃,会增加入睡的难度,就像给入睡设置了一道“障碍”。

午饭后不要立即入睡,适当休息或运动一二十分钟后,使胃内食物消化片刻,不会妨碍消化系统的正常工作,就像给消化系统留出了“工作空间”。

午睡怎么才能睡出健康?

除了以上三点,在午睡时还要注意,午睡是为了保证下午会有精力,并且不影响晚上的正常睡眠。午睡最好在12点左右就开始,定好闹钟半小时左右就起床,就像给午睡设定了一个“时间闹钟”。要是因工作或其他原因,耽误了正常的午休时间,超过3点就不要再睡了,睡得太晚,也容易打破原有的生物钟,影响夜间睡眠,就像打乱了身体的“睡眠节奏”。

有些人午休时间短,只能在桌子上凑合趴着休息会,在午睡的过程中要做好保暖,因为人在入睡后体温会下降,抵抗力变弱,无论是夏季开空调还是冬季,都要适当盖条毛毯或披件衣服,防止寒气入体,就像给身体穿上了一件“温暖外套”。

午休再凑合,也不要在太过嘈杂的环境中睡觉。要是睡眠地点过于热闹、不合格,很难休息好,并且自身的注意力也容易被外界打扰,因此午睡时,要在比较安静、光线适宜的地方。环境嘈杂或光线过于明亮,可以选择戴耳塞或者是眼罩,就像给睡眠环境加上了一层“隔音罩”和“遮光帘”。

有些人觉得午睡时间短,就会强迫自己一定要快速睡着,这可能会适得其反,越发睡不着。其实午睡并不一定要睡着,只是让身体有短暂的放松,别有太大的压力。躺下后闭上眼,并且放慢呼吸频率,让身体各组织器官得到放松,就算是睡不着,也能恢复精力,就像给身体做了一次“放松按摩”。

为了保证下午有更充沛的精力,午睡前可以喝适当浓度的咖啡,咖啡从被摄入到被吸收在大脑中发挥作用,需要20多分钟的时间,正好能满足午间小睡,

醒来后,大脑会更容易清醒,就像给大脑注入了一股“清醒剂”。

午睡是恢复精力,改善大脑专注力的一个重要办法。对于5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要想午睡休息好,不要吃完午饭就睡、更不要趴着睡,做好午睡时的小细节,才能更健康。家人们,你们平时午睡都有哪些习惯呢?欢迎在评论区分享分享。


参考文献

1.《夏天午睡和不午睡的人,身体差在哪?》生命时报2025.7.9

2.《午睡可能影响健康?再次提醒:年过50,午睡切记“3个不要”》青岛广播2025.5.29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7-18

标签:养生   午睡   寿命   身体   大脑   睡眠   中老年人   午休   时间   工作   器官   食物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