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忠告:患上高血压的人,一定要补充2种维生素,预防脑梗上门

不少人可能没意识到,自己每天走在去超市或者上班的路上,其实离“脑梗”只有一步之遥。不是危言耸听,而是因为一个很常见的问题——高血压。

它就像埋在身体里的一个隐形炸弹,平时不痛不痒,一旦引爆,脑子里一根血管“啪”地一声,那就是脑梗找上门了。

很多人都听过高血压是“沉默的杀手”,可真正能听进去并采取行动的人,真的太少。医生们反复讲、媒体反复报,还是挡不住有人一边吃着重口味外卖,一边说着“我血压有点高”。

有意思的是,一些看似简单的营养补充,反而能成为关键一环。这不是卖保健品的套路,也不是养生达人的玄学,而是实实在在被研究佐证的:有两种维生素,对高血压人群尤其重要,补对了能让血管更乖,脑梗更远。

这两种,一个是维生素B族,另一个是维生素D。可能很多人都听过这两个名字,但听过不代表真懂,更别说知道它们和高血压、脑梗之间的关系。

维生素B族不是一个单一的东西,而是一个大家族,包括了B1、B2、B6、B12等等,每一种都在身体里干着不一样的活儿。这个“家族”的共同点是,它们都和神经、代谢、血管健康息息相关。

有研究发现,缺乏维生素B6和B12的人,血液中的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更高,这种物质一旦堆多了,就像给血管贴上了“易爆”标签。

高同型半胱氨酸会损伤血管内皮,使得血压更难控制,而且也增加血栓形成的风险。用通俗一点的话来说,这玩意儿就像给血管里倒了一点毒药,让它更容易出问题。

而维生素B6、B12恰好是身体分解和代谢这种毒素的重要工具。缺了这些维生素,身体就像少了锤子和钳子,想修血管也修不好。有一项在中国做的大型流行病学调查显示,补充维生素B族的人群,发生脑血管意外的风险比不补充的低了约18%。

虽然这个数据不是100%,但已经足够说明问题,尤其对于血压已经超标的人来说,多补一点维生素B族,不是多此一举,而是给自己的脑袋买份“安全保障”。

除了B族以外,维生素D也是经常被忽视的一员大将。很多人以为维生素D只是跟骨头有关,最多就补补钙,防防骨质疏松。但医生告诉大家,维生素D的作用远远不止于此。它也参与了血管收缩、钠排出、炎症调节这些和高血压直接相关的环节。

缺乏维生素D会让血管更紧绷,肾脏调节钠的能力变差,血压就更容易升高。换句话说,维生素D也是“血压调节系统”的一部分,一旦这环出问题,整个系统都会变得不稳定。

有个有意思的数据来自《中华高血压杂志》的一项研究,在对5000多名中国中老年人群体进行跟踪调查时发现,维生素D水平偏低的人群中,患高血压的几率高出了将近27%。这个数字已经不是小概率的事了,而是非常普遍的问题。

尤其是对于平时户外活动少、不晒太阳、长期宅在室内的人来说,维生素D缺乏简直就是“家常便饭”。而这类人往往又是高血压的重点人群,年龄偏大、活动少、作息不规律。

这两种维生素的摄入方式其实并不复杂,完全不需要靠什么昂贵的保健品。维生素B族在动物肝脏、瘦肉、蛋类、全谷类中含量很高,尤其是糙米、燕麦这种没经过精细加工的主食。

可问题就在这儿,现在很多人吃饭只吃白米白面,偶尔吃肉还挑肥的扔瘦的,肝脏又觉得“腥气”,蛋黄嫌“胆固醇高”,结果就是啥都吃不对。吃得讲究但营养失衡,正是现代人常见的误区之一。

而维生素D的获取更简单也更难,简单在于晒太阳就行,难在于大部分人都晒得不够。想通过日晒合成足够的维生素D,需要每天至少20分钟以上的阳光直射,还得把手臂、脸等暴露在外。

但看看周围人,天天上班坐办公室,早出晚归,穿得还严严实实,维生素D缺乏几乎成了现代城市病。吃的话也可以补,比如三文鱼、蛋黄、奶制品都有一定含量,但要达到对高血压人群的干预剂量,光靠吃还是远远不够。

医生建议,高血压人群在常规控压之外,可以考虑适当补充这两种维生素,尤其是B6、B12和D3这几个关键成员。不少医院已经将维生素B族纳入高血压患者的基础营养支持中,而且也有越来越多研究支持这种做法。关键在于,不是等脑梗来了再补,而是提前把身体的防线加固。

高血压不像感冒,说来就来,说走就走,它是一场慢性的“攻坚战”,想要打得赢,除了吃药、控制饮食、规律作息这些老生常谈外,这两种维生素补得对不对,也许能决定关键时刻的大局。

现在还有个值得一提的问题,就是不少人盲目迷信保健品,结果反而越补越乱。维生素B族和D确实重要,但不是多多益善。

过量同样会带来麻烦,比如维生素B6摄入过多,可能导致神经毒性,维生素D吃太多可能引发高钙血症,伤害肾脏。所有补充都要在医生或者营养师的指导下进行,特别是有慢病基础的人群,更不能随便吃。

高血压的危害并不体现在某一刻,而是日积月累的摧毁。如果说药物控制是一种“硬手段”,那维生素的合理补充就是“软支持”。二者结合,才是更全面的策略。与其说这些维生素是“治疗手段”,倒不如说它们是“生活习惯的一部分”。吃对了东西、晒够了太阳,血压稳了,脑梗自然也就离得远了。

很多人到了四五十岁,开始逐渐关注健康,但这时候身体已经出现很多细小的变化。血压高一点点,没症状就不当回事;偶尔头晕,归咎于没睡好;走路没劲,觉得是年龄的原因。这些都可能是高血压在背后捣鬼,等到脑血管堵了,或者一边身体动不了了,才追悔莫及。

说到底,健康从来不是某一件大事做对了,而是许多小事坚持做对。维生素B族和D的补充,就是这些小事中的一件。不花大钱,不折腾,关键是知道它们为什么重要,知道怎么补,什么时候该补,就已经比多数人更有“健康意识”了。

很多人每天在吃三餐、在走路、在笑,但血压高着、维生素缺着、血管炸着,自己却一无所知。这不是生活的节奏问题,而是观念的问题。谁能早点想明白这些,谁就多了一层保护。

补对两种维生素,也许只是生活中一个微不足道的选择,但它背后可能藏着改变结局的机会。高血压不可怕,可怕的是对它掉以轻心。血压稳了,脑子也稳了,日子也才过得更安心。

参考文献:

[1]李勇,张颖.同型半胱氨酸与脑血管疾病关系研究进展[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24,27(5):11-14.
[2]王倩,李树坤.维生素D与高血压的相关性研究[J].中华高血压杂志,2025,33(3):204-208.
[3]张莉,郭晨光.维生素B族在慢性病防治中的应用进展[J].中国公共卫生,2025,41(4):470-474.
[4]刘敏,邢海燕.老年人维生素D缺乏状况及健康管理建议[J].中华老年医学杂志,2024,43(2):129-132.
[5]周宇,陈涛.城市居民维生素B族摄入现状分析[J].中国营养学报,2023,45(1):78-83.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0-28

标签:养生   高血压   忠告   维生素   医生   血管   血压   身体   中国   半胱氨酸   人群   健康   中华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