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分,那一份时光里的金色乐章


再过两天,也就到了秋分时节。

所有的等待,都会在秋分时节才会有了答案。当你看一眼丰收的颜色,心里那份感觉也就能有答案了。

“燕将明日去,秋向此时分。”当清晨的风带着丝丝凉意轻拂面庞,当午后的阳光褪去夏日的炽热变得温柔明媚,当夜幕降临,月光如水般倾洒带来更深的静谧与安宁,我们便知,秋分已至。

秋分,作为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六个节气,像一位优雅的使者,轻盈地将秋天一分为二,也将时光的画卷渲染成绚丽的金色篇章。它是自然的节奏,是岁月的韵律,承载着千年的故事与人们的美好祈愿。

从天文角度看,秋分这天,太阳几乎直射地球赤道,全球各地昼夜等长。这一天,宛如时间的天平,被大自然小心翼翼地校准,白昼与黑夜平分秋色,不偏不倚。此后,太阳直射点继续南移,北半球的白昼逐渐缩短,黑夜慢慢变长,昼夜温差也逐渐加大,仿佛是大自然在悄然提醒着人们,时光在流转,季节在更迭。

在古老的传说里,秋分有着特殊的地位。据说,周朝时,帝王就有春分祭日、夏至祭地、秋分祭月、冬至祭天的习俗。那时,秋分曾是传统的祭月节,人们在月下设香案,摆上“月神”牌位和月饼、瓜果等供品,全家人虔诚拜祭月亮,祈求福佑。后来,由于秋分在农历八月里的日子每年不同,不一定都有圆月,祭月而不见月,无月露出终归是件憾事,于是“祭月节”便慢慢调至中秋。但那古老的仪式与美好的心愿,却如同璀璨的星光,在历史的长河中熠熠生辉。


而在民间,特别是黄河中下游地区和南方如广东等地,秋分也有着诸多有趣的习俗。送秋牛便是其中之一。所谓秋牛,其实是把两折开的红纸或黄纸印上全年农历节气与农夫耕田图样,名曰“秋牛图”。送图的人多是说唱俱佳的民间艺人,被称为“秋官”。他们走街串巷,每到一户人家,便会讲些秋耕的吉祥话,言辞虽随口而出,却句句有韵动听,饱含着对丰收的祈愿和对生活的热爱。听着秋官的说唱,看着那一幅幅充满生活气息的秋牛图,仿佛能感受到土地的温暖与力量,以及人们对土地深深的眷恋。

秋分,更是农耕活动的重要时期,是农民们一年中最忙碌也最喜悦的时刻。此时,农作物逐渐成熟,田野里一片金黄。稻谷沉甸甸地弯下了腰,仿佛在向人们展示丰收的喜悦;玉米饱满圆润,像是一颗颗金黄的珍珠,在阳光下闪烁着光芒;棉花白茫茫一片,如同冬日的初雪,柔软而纯净。农谚云:“白露早,寒露迟,秋分种麦正当时。”华北地区的农民们正忙着播种冬小麦,他们深知,此时种下的不仅是种子,更是来年的希望。而在长江流域及南部广大地区,晚稻的收割工作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着,农民们抢晴耕翻土地,准备播种油菜。“三秋”大忙,贵在一个“早”字。及时抢收秋收作物,能避免作物受早霜冻和连阴雨的侵袭,正所谓“秋分不割,霜打风磨”。每一滴汗水,都倾注着对土地的深情;每一次劳作,都饱含着对丰收的期待。在这片广袤的土地上,农民们用勤劳的双手,谱写着一曲曲丰收的赞歌。

今年的秋分,似乎比以往更多了几分独特的韵味。前段时间,三伏天的持续高温让人难耐;近段时间,连阴雨又连绵不断。与风调雨顺年月里那湛蓝的天空、洁白如棉的云朵、金黄斑驳的光影相比,今年的秋分,呈现出另一番秋容。

但无论天气如何,在这个美好的时节里,我们仍应放下忙碌的脚步,走进自然,去感受秋分的独特魅力。看那南飞的大雁排成整齐的队列,向着温暖的南方飞去;看那凋零的树叶在空中翩翩起舞,完成生命中最后的华丽谢幕;看那成熟的果实挂满枝头,等待着人们去采摘。让我们用心去聆听大自然的声音,去品味这丰收的喜悦,去感恩土地的馈赠,去珍惜这美好的时光。

秋分,是大自然给予我们的一份珍贵礼物。它让我们在忙碌的生活中,有了片刻的停歇,去感受时光的流转,去领悟生命的真谛。它是岁月的沉淀,是生活的赞歌,是我们心中永远的金色乐章。


(文中个别素材及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冒犯,请联系删除)


作者简介:李文杰,笔名文杰,闻杰。三农题材作者,曾发表多篇散文、诗歌或纪实文章、报告文学以及摄影作品等。

陕西省散文学会会员,陕西省职工作协会员,西安市诗书画研究会理事,西安市作家协会会员。北京润墨斋书画院院士。北京墨海书画院高级院士。网络作家,当代优秀文学家。

作者写作方向:

重拾传统文化,挖掘历史遗留。

关注三农题材,野说风土人情。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9-22

标签:美文   秋分   乐章   金色   时光   土地   节气   大自然   西安市   连阴雨   陕西省   美好   金黄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