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默 达
日前,重庆三峡学院通报“花75万采购299元路由器”后续结果,多人被调查,涉事公司被处罚。然而许多网友仍不满意,认为“没有抓住重点”。
网友们有这样的质疑,是因为采购招标领域的“黑幕”确实不少,需要弄明白问题究竟出在哪儿。事实上,招标要购买的就是1台出口防火墙和2台DNS(域名系统),并非网传的路由器,技术标准写得也很清晰,市场价格对照采购预算,“吃回扣”的概率不大。
问题处在竞标评审环节,两家不知名的空壳公司根本不可能有提供精密设备的能力,却靠着仿造标书、乱填数据,将路由器品牌安在防火墙上,蒙混过关;又或是说,这两家公司本来就是“陪跑”,报价都十分接近,唯一有技术能力的第三家企业弄巧成拙?
总之,程序表面合规,实则漏洞百出,让人啼笑皆非。
进一步追问,招投标怎能是“内定”“陪跑”,允许“围标”“串标”?专家评审更不能变成走过场,难道如此明显的造假都揪不出?
尽管违法情况与公众猜测有些差异,但反映出的问题是共性的——招投标领域该来一次彻底的体检了。
【作者】 张宇驰
南方评论
更新时间:2025-09-10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