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日,话题#低人一等座#引发关注。
近期,不断有网友在社交平台称,购买了高铁一等座车票后发现座位被安排到了商务舱车厢内,本来以为捡到便宜,结果发现座椅和商务舱内的其他座椅明显不同,有些尴尬。不少网友将这些座位戏称为“低人一等座”。
当事乘客李女士表示:我买的是一等座,但坐的是商务舱,沙发(座位)是没有扶手的,人坐在上面就一直往下滑,靠背也是不能调节的,坐起来挺不舒服的。
记者注意到,在2024年便不断有网友发布视频,进行了吐槽。8月1日,记者拨打了铁路12306客服热线。客服人员表示,出现这一情况是由于部分列车编组时会有“混座”情况,即商务座与一等座混合在同一车厢内。客服人员解释,部分列车在编组时可能额定不能设置这么多商务座,所以就出现了“混编”情况。
根据网友们发布的视频可见,与一等座相比,这些被安排在商务车厢的一等座座椅间缺少扶手分隔,靠背也无法调节。不少网友吐槽:“坐在这样的座位上真尴尬。”
乘客能否要求更换座位?客服人员称需视列车余票情况,如果一等座车厢内还有空座,可与乘务员协商进行调换。客服人员还表示,会将相关意见记录并向上级部门反馈。
据中国铁路官方微信公众号显示,一等座通常是2+2的方式分布AF为靠窗座位、CD为靠走廊座位,扶手内侧有调整座椅按钮,按住按钮后,身体轻轻向后靠就可调整靠背角度,部分车型的一等座配有绒面脚踏板和普通面脚踏板。
低人一等座戳中谁的软肋?
花着一等座的钱,却被“塞”进商务舱的特殊座位——没有扶手、靠背锁死,这种“看似沾了安静环境的光,实则吃了舒适度的亏”的安排,任谁遇上都得心里打个结。
乘客买的从来不止是一段位移,更是与票价匹配的体验和尊重。即便因调度需要设置“特殊席”,最起码该在购票时亮明底牌:座位有何不同、体验是否打折,让乘客清清楚楚做选择。
毕竟,没人愿意在毫不知情时被动接受“降配服务”——就像点了份招牌菜,上桌却发现食材缩水,店家还振振有词“都是一个厨房做的”。所以,高铁在服务细节更该少些“想当然”,多些“换位思考”。
(羊城晚报•羊城派综合自纵览新闻、大河报、封面新闻等)
编辑:梁泽铭
来源:羊城晚报•羊城派综合
更新时间:2025-08-05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