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中秋假期,333.45万人次游武侯!

10月9日

小武从武侯区文体旅局获悉

双节期间

武侯区文化和旅游市场产品丰富

共接待游客333.45万人次

实现旅游总收入40.69亿元

用热闹与温情交织的8天

书写了属于蓉城的金秋记忆



其中

武侯祠、锦里接待游客约82.4万人次

大悦城接待约76.8万人次

天府芙蓉园接待约1.5万人次

天艺浓园接待约3.7万人次



三国文化焕新颜

夜游剧场引爆沉浸体验


作为三国文化核心承载地,武侯祠在双节期间推出“月满华诞·万象三国——2025成都武侯祠中秋国庆主题活动”,以数字技术赋能传统,打造AI互动体验区。游客可通过数字技术“穿越”至古战场,与诸葛亮、关羽等历史人物对话,让每位游客成为故事的共创者。“太好玩了!”游客魏先生说,“这次文化的体验不仅有热度,也有深度。”



首演的夜游剧《望江梦华·薛涛吟》则以薛涛的诗酒人生为线索,结合光影秀与实景舞蹈,在望江楼公园的夜色中演绎了一场穿越千年的浪漫邂逅,场场爆满,好评如潮。



民谣音乐季唱响玉林路

街头艺术点亮城市烟火


作为成都最具烟火气与文艺气息的文化地标之一,玉林路再次迎来一年一度的民谣盛事。在国庆期间推出了“把爱唱给祖国听”主题演出,以音乐为媒介,凝聚市民游客爱国情怀。



本次活动不仅延续了“像成都人在玉林那样生活”的理念,更以系统化、产业化、可持续化的运营思路,推动民谣从街头艺术向文商旅体融合的生态品牌跃迁。



音乐季还同步开放了民谣市集,设置60余个非遗、文创与美食主题摊位,营造出“边走边听、且逛且唱”的沉浸场景。市民李女士感慨:“在这里,音乐不是表演,而是每个人生活的一部分。”



博物馆穿越之旅

历史的浪漫温暖人心


四川大学博物馆推出“盛世留声机:改革开放‘回声走廊’国庆特别场”,通过老式收音机、黑白电视机、泛黄的家书等百余件展品,搭配口述史录音与情景剧,还原了40余年来成都人的生活变迁。一位参观者留言:“看着展柜里的粮票,听着奶奶那辈人的故事,突然懂了什么是‘时代记忆’。”



此外,香港迪士尼20周年庆典主题展览也落地武侯,经典动画场景复刻与互动装置吸引亲子家庭争相打卡,成为假期遛娃新地标。



书香漫卷武侯

线上线下共读金秋


双节期间,武侯区图书馆化身“知识游乐场”,线上线下活动同步发力。线上“喜阅365·书香漫秋”诗词竞赛视频征集活动收到全国投稿超千份,网友用创意短视频演绎“月是故乡明”的诗意;线下“集章探秘·书香之旅”活动则吸引读者手持“任务卡”穿梭于各楼层,解锁知识彩蛋。大、小朋友们积极参与图书漂流活动,一位参与者笑着说:“我的《苏轼传》已经‘旅行’到第三个读者手中了!”



一组组翔实的数据

一幕幕热闹的场景

从三国文化到民谣音乐

从文博场馆到实景夜游

武侯区正以全维度的精彩

诠释“万千气象成都行”的独特魅力




记者:杨麒玉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0-14

标签:旅游   中秋   国庆   假期   成都   民谣   游客   国文   书香   音乐   主题   场景   地标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