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00点:牛市的山腰,散户的焦虑——为何指数回到三年前,账户却停在三年前?
周五收盘,大盘指数稳稳站上3500点,市场却出现一种诡异的分裂:有人弹冠相庆,有人黯然神伤;有人感慨“牛市来了”,有人吐槽“账户熊市”。
同样的点位,截然不同的体感,背后藏着A股最锋利的真相。
一、指数“牛市”,账户“熊市”:结构撕裂的3500点
把时钟拨回2021年2月,3731点那天,人声鼎沸的是白酒、医药、新能源。
如今3500点,领涨的却是银行、电力、微盘股。
统计一下差距:
一,中证银行指数早已突破2021高点,而医药生物仍趴在地上,距离高点还有40%的深渊;
二,微盘股指数年内涨幅超30%,创业板却落后20%;
三,半导体、光伏、白酒——散户曾经的“信仰三件套”,至今仍是大型“套牢盘”现场。
一句话:本轮行情是一场“绕过散户”的牛市。
主力选择了套牢盘最轻、筹码最干净的权重与微盘,避开了散户重仓的赛道。
于是,指数回来了,钱没回来。
二、量化镰刀下的“电风扇”行情
今年不缺题材:DeepSeek、机器人、低空经济、反内卷等等都有不错的表现。
但,行情持续性有限。
一是,量化的算法把题材切成“T+0”节奏:早盘点火,午盘收割,尾盘核按钮;
二是,高度板被监管压缩,连板高度有限,散户刚追上机器人,资金已杀进稀土;刚割肉稀土,AI又来撩拨。
三是,高频轮动下,短线客成了量化的“血包”。更无奈的是,基本面复苏像老牛拉车,估值修复却像高铁狂奔——持股体验被拉成橡皮筋,越拉越长,越拉越痛。
三、人性的修罗场:最怕的不是亏钱,是别人赚钱
心理学上有个词叫“相对剥夺感”。当隔壁老王三个月翻倍,而你原地踏步时,痛苦值远高于自己亏10%。
于是:
追风口→被量化收割→换赛道→再被收割;底部割肉,顶部站岗,循环往复;最终把“慢牛”玩成了“慢割”。
A股真正的对手从来不是市场,而是人性里的贪婪与恐惧。
四、散户的两条活路
1. 高手路线:
盯紧产业催化+政策风向,与量化共舞。秘诀只有一句——“买在分歧,卖在一致”,但要做到,得先戒掉频繁换股的瘾。
2. 菜鸟路线:
蹲守低位滞涨板块(医药、半导体、军工),等待均值回归。
记住:牛市不是匀速运动,而是板块轮动接力。
别人高潮时你冷静,别人恐慌时你贪婪,才算入门。
五、3500点的历史坐标
回望A股35年,真正意义上的3500点只有三次站稳:分别是 2007年疯牛、2015年杠杆牛、2021年赛道牛。
如今是第四次。
区别是: 前三次靠资金堆叠,这一次靠制度红利(分红回购、量化监管、退市提速)。
慢牛才刚开始,4000点、5000点不是梦,但前提是你得活到那一天。
别在半山腰把筹码割给机构,也别在山顶接盘别人的梦想。
最后一句:
牛市里最贵的不是股票,是耐心。
愿每一个在3500点焦虑的人,都能在4000点收获从容。
更新时间:2025-07-14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