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胜、吴广起义,揭开了反抗暴秦的序幕。无数起义军纷纷涌现,想要自立为王,割据一方。
而刘邦、项羽都算是后来者,若陈胜等人未死,会有着怎样的局面?至少陈胜若还活着,刘邦就没有了出头之日,这是为何?
天下苦秦二世久矣,百姓被沉重的赋税与劳役压着,心中早已麻木。
这个时候,一支前去服劳役的队伍选择起义,消息一经传开,老百姓们纷纷响应。
而这支队伍,正是陈胜、吴广的队伍,他们打着项燕的旗号,决定推翻秦朝的统治。又借着鱼腹藏书,陈胜成为真正的领头人。
于是,陈胜神秘色彩加深,百姓们对其推崇至极。他们拿着锄头、菜刀加入了起义的队伍。仅仅一个月的时间里,队伍从几千人就增至几万人。
至于这一切的主意都是吴广提出来的,一切操作都由吴广全权负责。因此,陈胜对吴广极为信任,只要动脑袋的问题,都由吴广出面。
在接连攻占大泽乡、蕲县等地之后,不止百姓前来投奔,许多郡县的官吏、旧臣等也纷纷响起俯首称臣。
此时的陈胜已经称王,慢慢地有了上位者习气。对待曾经一起奋战的兄弟,也将其划分为三六九等,甚至让他们用尊称称呼自己。
跟随陈胜很久的人都不太适应,对陈胜的做法极为不满。而吴广则充当和事佬,并表示要建立政权,必须要有制度,那不然跟别人有何区别。
众人听了吴广的话后,才悻悻同意。可以说,不论陈胜做什么,都有吴广在后面为其兜底。
不过,陈胜做的越过分,便越能展现吴广的能力。因此有许多人都看重吴广,甚至有了让吴广取而代之的念头。
但他们一说出来,就被吴广拒绝,只因陈胜是他兄弟,这样做无异于背叛陈胜。
随后,张楚军队决定西征,而他们的目标便是秦朝的都城咸阳。
为了尽快达成目标,吴广率领军队进攻荥阳。
然而荥阳的守军防御过于强盛,他们始终久攻不下。陈胜收到前线消息时,心中暗骂一声,对吴广还未攻破荥阳产生不满。
此时,其他人表示可以直接攻打咸阳,不必绕路,这样还能节省兵力与时间。
他们可是说到了陈胜的心坎上,费那么大力攻打荥阳、洛阳干嘛,直接攻打咸阳不就得了!
此时的他俨然忘记了吴广的警告,“欲速则不达”,终会迎来不好的结局。
于是,陈胜派遣周文带领大军进攻咸阳,直奔函谷关而来。
而函谷关易守难攻,周文打得极为吃力,虽然进了汉中,但没多久就被章邯打了回来。
秦军步步紧逼,起义军七零八落。而吴广他们依旧在攻打荥阳,得知秦军即将到来时,并未想着主动进攻。
田臧看到吴广的表现后十分生气,秦军马上就要来了,他们应该迎击,而不是还将目标放在荥阳城上。结果吴广依旧不同意,最后被田臧所杀。
难道就因为这件事,田臧就将吴广杀了?这其中是不是不太合理呢?
有人认为,田臧的背后其实有陈胜的影子。陈胜害怕吴广也想武臣那样自立为王,更何况追随吴广的人比追随他的还说,因此便决定先下手为强。
而有的人认为吴广之死不过是田臧的临时起意。
但是,不管是哪一种,吴广的死加速了张楚政权的灭亡。
在周文、吴广死后,章邯带领着秦军一路向东,直奔陈县。
陈胜只能亲率军队与之对抗,结果农民起义军怎么能打得过正规训练的军队,最后不得不逃离。
然而在逃离期间,陈胜却被车夫所杀,仓促结束了自己的一生。
虽并不知道车夫为何将陈胜杀害,但从陈胜的日常表现与也能看出端倪。自称王之后,陈胜对待手下过于苛责,只重视那些喜欢溜须拍马的臣子。
这无疑是让张楚政权变得岌岌可危,因此陈胜的性格可能是最重要的原因。
而在陈胜死后,农民军分崩离析,变成了另外一支军队,肩负起的反秦的大业。不过,没有陈胜的组织力、吴广的计谋,这支队伍十分弱小。
加之,各地起义军纷纷涌现,他们的力量更加强大,而刘邦的起义军就是其中一支。
当时刘邦似乎跟陈胜有着相似的经历,都是在去服劳役的路上,然后碰到了下雨天。只不过,陈胜遇到了“狐狸”,而刘邦遇到了“白蛇”。
既然“狐狸”嚎叫,让陈胜称王,那么刘邦也可以做到,直接斩蛇进行起义。
当然斩白蛇起义带有一定的神秘色彩,似乎是为了给自己的起义增添一点神奇力量。可能也是陈胜给刘邦提了这个醒,要不然还得费一番周折让众人相信。
不过,在历史上对刘邦的描述就够神奇了,不管是身负龙气,还是祥云阵阵,刘邦必然登上历史舞台,成为乱世的角逐者之一。
不过令人奇怪的是,为何刘邦身边也都是农民,陈胜身边也是农民,二者的结局为何不同呢?
原因很简单,陈胜一直是农民,而刘邦曾经也当过小官,经历的更多。刘邦知道如何维系与兄弟之间的关系,而陈胜称王后就不再相信任何人。
因此,萧何、韩信等人愿意追随,而陈胜的队伍多有背离的人,选择效仿陈胜。
可以说,陈胜的出场只是一个铺垫,为了让更多的人物冒出来的铺垫。
毕竟项羽、刘邦哪一个不比陈胜厉害,因此陈胜代表的始终是农民。
但与陈胜不同的是,刘邦称王的过程充满着艰辛,他又是如何克服的?
要是陈胜等人不起义,刘邦很有可能还在当他的泗水亭长。在起义之后,许多人前来投奔仗义的刘邦,其中便包括张良。
但无奈之下,刚开始的力量过于弱小,他们根本无法打过章邯的军队。因此在此时刘邦决定与项梁联合,当时刘邦算是项羽的手下。
两军合并之后,成为了一股十分强大的力量,连朝廷军队都无法与之抗衡。这个时候,刘邦奉命西征,最后来到了汉中。
也是在这个时候,刘邦与项羽的矛盾初现端倪。项羽本可以将刘邦杀掉,却看在曾为自己征战的份上,放了他一马,结果就是刘邦占据汉中,成为汉中王。
自此,刘邦与项羽呈对立局面,开始争夺最后的帝王宝座。
几年的楚汉争霸,在刘邦又得一大将韩信之后迎来高潮。
韩信率领汉军与楚军开战,将项羽逼到了乌江边上,最后项羽兵败自刎。
而刘邦坐稳帝王宝座,建立了汉朝。
但对于刘邦来说,他最应该的感谢不是张良、韩信等人,而是陈胜。
要不是他选择揭竿而起,并借上天来证明起义的正义性,他也不会这么快起义。
因此,他也给已经死去的陈胜封了一个王,也算是报答了拯救之恩。
不过,要是陈胜还活着的话,他可能一路攻进秦都城,可能到那时根本没有刘邦、项羽什么事。
毕竟陈胜是打着项燕的旗号,若是称帝的话,他是完全可以的。只不过,陈胜终是农民思想,走不上更高的高度。
陈胜承受不住权力的诱惑,成为了权力的棋子,而起义军掌握在陈胜的手里,注定分崩离析。
而刘邦与其经历相似,却靠自己的努力登基称帝,或许这就是差距吧……
更新时间:2025-05-09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