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河南的信阳,曾经有过多少个国家吗?翻开信阳的地图,你会看到‘息县’‘潢川’‘固始’这些名字,它们可不是普通的地名,而是三千年前,诸侯国留下的‘印记’。摊开中国地图,你会发现,信阳,就像一把插入中原的楚剑,这里是中原的最南端,北接“黄淮平原”,南连“江汉沃野”。商周时期,中原王朝要想控制,长江流域,就必须拿下信阳;楚国要想,问鼎中原,也必须突破信阳。于是,这片山水之间,就成了诸侯国扎堆登场的‘舞台’。”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分封了71个诸侯国,其中7个,都挤在信阳。到春秋初期,更是小国林立,光是《左传》里提到的,就有十多个!它们像棋子一样,散落在信阳的山川之间,虽然最终,都被楚国,一一吞并,但每个国家,都留下了或传奇,或动人的故事……有的国家,因为一场婚礼,而被灭国,有的国家,因为一棵树,名垂青史……今天,咱们就来盘点一下,信阳的古代国家。
首先,就是“息国”,息国的国君,也堪称历史上,“最悲情男主”之一!息国的都城,就在今天的息县“青龙寺”一带,他们的开国国君,是周文王第37子,血统可以说,十分尊贵,但它最出名的,却是‘息夫人’的传说。公元前684年,“息侯夫人”省亲路过蔡国时,被姐夫“蔡侯”当众调戏,息侯一怒之下,请楚国相助,灭掉蔡国,结果,还是因“息夫人”的绝世容颜,反被楚文王‘截胡’,息国,也惨遭灭亡,息夫人成了楚国王后,但她在楚宫三年,无论楚国极尽宠爱,始终不说一句话,她以“不置一词”的姿态,让楚国人,永远记住了息国的尊严。但后人还是把她写成了‘红颜误国’,连杜甫都写诗感叹!
潢川县的“隆古乡”,曾经是“黄国”的都城,黄国国君,是嬴姓诸侯,春秋时期,它敢和楚国叫板,还联合齐国、宋国,搞‘反楚联盟’,硬是扛下了楚国,三次进攻。公元前648年,当楚成王派大军压境时,黄国国君的选择,令人震撼,他没有卑躬屈膝的“纳贡称臣”,而是将国库中所有的青铜,都熔铸成了兵器,在城头,架起了比楚国更先进的“连弩”。可惜三年后,黄国还是因‘不交贡品’,被楚国所灭,但黄国人的硬气,是连《左传》都承认的“孤勇者”!潢川县,还做过“光国”的都城,国君是“少昊”的后代。史书对它的记载极少,只知道它,也是被楚国吞并,之后,原本的国名,演变成‘光州’!
光山县的“仙居乡”,曾经是“弦国”的国都,他们的国君,可是炎帝的后裔。公元前655年,楚国北上争霸时,‘顺手’就灭了它,弦国国君,只好逃到黄国避难,却意外的成了,黄国灭亡的导火索,还引发齐桓公,率“八国联军”伐楚,差点就改写了春秋格局,所以呀,小国的命运,往往在巨人的博弈间,飘零凋谢。原本在南阳境内的“申国”,被楚文王灭国后,其贵族,被迁到了信阳,重新建立了一个小国,叫“东申国”。后来“晋楚争霸”的关键战役,城濮之战中,就有他们的身影!信阳古称‘申城’,现在还有一条‘申碑路’,都是“东申国”留下的历史印记,对了,听说‘申碑路’的碑文,是颜真卿亲笔所写!有机会,一定要去看看。
固始县的“蓼liǎo城岗”,曾经是“蓼国”的,最后一座都城。蓼国的国君,本是夏朝宗室的后裔,被楚成王灭国后,族人一路南迁,到了安徽、湖北,甚至福建!如今的“廖liào姓”、蓼liǎo姓,也都源于固始县!
淮滨县的“期思镇”,曾经是“蒋国”的故都。开国君主“伯龄”,是周公旦第七子,他的封地,原本在河南新乡的获嘉县境内,西周中期时,迁到了信阳。蒋国共存在了400多年,最终,被楚国所灭,但‘蒋’姓,却从这里走向了全国,蒋介石的祖先,就是蒋国人。
息县的“包信镇”,曾经是“赖国”的都城,也是周武王分封的,姬姓诸侯国。国名为‘赖’,并不是贬义词,是源自一棵古树,象征其,品格坚韧。可惜公元前538年,楚灵王以‘不参加会盟’为由,灭掉了赖国,国君更是可怜,被押到楚国做苦力,但赖姓却由此发源,如今,已经成了南方大姓。比如,曾经的走私大王:赖昌星!
原本在河南温县的“番国”,西周时,迁到了信阳,战国时,又迁到了湖北。它们的君主,是祝融的后裔,和楚国同源,却成了楚国的‘眼中钉’。“番国”青铜器,出土极多,上海博物馆的‘番君鼎’,就是“番国”存在的有力证据。
“平桥区”的狮河边,曾经有过一个“樊fán国”,国君是秦国祖先,“少昊”的后代。它和“江国”、“黄国”并称‘江淮四嬴’,曾联手抗楚。樊国遗址,虽然至今没有找到,但《左传》记载它是,‘临水而居’,或许,“樊fán国”国王的玉玺,就藏在“平桥区”,某片农田之下,说不定,还有很多稀世珍宝。
公元前278年,秦国战神“白起”,攻破楚国郢都,楚顷襄王,逃到今天的信阳,平桥区,长台关,建立了一个,临时都城。这里的‘楚王城’遗址,出土了很多珍贵的:编钟、青铜器,甚至,还有战国时的女性骸骨!谁也不知道,这里到底发生过什么惨烈的事情。
这些古时的国家,虽然都已经消失在历史的云烟中,但却给信阳,留下了无数的‘彩蛋’:司马光在“光山”砸缸、孙叔敖,在淮滨,修了我国最早的,水利工程:期思陂bēi、孔子周游列国的终点,就在信阳……,甚至,就连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升空时,播放的《东方红》,都是用信阳出土的“战国编钟”录制的!更神奇的是,汉族100个大姓中,黄、蒋、赖,等13个姓氏,都是起源于信阳。唐代‘开漳圣王’陈元光,从这里南下福建,信阳,成了‘唐人故里,闽台祖地’,谁能想到,一杯信阳毛尖里,竟然,还泡着半部中华迁徙xǐ史?从地理位置看,信阳,是中原与楚国的缓冲带,淮河与山脉,构成了天然屏障,所以,才有众多小国,在此‘夹缝求生’;文化上,楚风与中原礼乐,在此碰撞,催生了‘豫风楚韵’的结合;政治上,楚国为北上争霸,必须拿下信阳,所以,这些小国的命运,早已注定。反观今天,信阳的息县、潢川、固始等地名,依然带着这些古国家的印记,所以,历史从未远去,它只是换了一种方式,活在信阳的每一寸土地里。评论区告诉我,你的祖上,曾经是哪个国家的君主?
更新时间:2025-04-30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